“农村初中语文作业形式改革的研究”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语文作业形式改革的研究”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微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课题背景

近几年,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中总少不了对孩子作业负担过重的同情和抱怨。这早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就提出“要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号召。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些关于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政策措施。我校素来重视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从一定程度上督促了我校教师对于作业布置的研究,提高了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但是,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差异性很大。有的教师布置作业较为随意,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降低作业的难度,导致学生复习巩固比较茫然;有的教师过多追求机械式作业,在作业量上有些失控,练习量虽大却泯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的教师课外作业多于课内作业,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运用作业,形式求新求异却不落实。

作业与教师设计与达成课堂效果有着密切相关,同样对于学生来说它是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语文作业设计的种种弊端,影响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改革语文作业设计势在必行。通过改革作业设计,让学生充满探索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学识,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为教师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界定

作业,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之后布置的需要学生完成的练习任务。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的完成情况是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直接反映。从作业的形式来看,通常可以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活动作业。

作业有效性,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其地位之重显而易见。学生的作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作业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巩固识记,理解运用,融会贯通。其次教师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政策、理论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就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进行说明和要求,第一次将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到国家层面、政府层面。

江苏省教育厅出台苏教基﹝2017﹞20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 意见中提出“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以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作业的质量。

(二)意义

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第一,作业数量多,而且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第二,作业没有层次,不尊重学生个性和能力差异。第三,作业脱离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建立正确的现代作业观,改变以往作业形式单一,效果低下,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力图通过改进语文作业的布置、检查和评价等环节,建构起与新课改相适应并能有效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作业模式,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作业设计与评价达到最优化,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内容,多种多样的语文作业形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改变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

(二)内容

1.初中语文作业现状调查。

2.作业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3.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尊重学生差异性。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显示作业的实践性。4.研究过程与方法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问卷调查,摸清方向。

在初期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切入点,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摸底,努力从实际出发,摸清初中语文作业的现状,并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原因,从而进一步确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目的。根据学生问卷调查中体现出的缺乏做作业的习惯与能力,做作业的环节落实不到位,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等问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展开课题研究。

第二 ,打破单一,形式多样。

在研究中,我重视学生的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针对学生缺乏做作业的热情与兴趣的问题,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从听、说、读、写等不同角度来设计,打破单一作业模式,形成多样的可操作性的作业形式,如手抄报、书签制作、采访记录、课本情景剧表演等。

第三,由简到难,分层布置。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单元教学目的,结合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设计一系列自选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一系列有梯度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程度有所选择地完成作业,以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第四,精挑细选,公开展评。

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作业,每周我都要比较挑选,挑出每个层次完成得好的作业,举办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作业的展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完成优质作业的意识,最终达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目的。

第五,总结经验,微博呈现

自从微课题申报以来,每个月我都要在微博上上传两篇心得体会。到目前为止,已上传20篇。比如《设计拓展性作业》、《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的策略》、《换种方式走进名著》、《期末复习如何分层》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还在省级刊物《语文天地》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基于语文元素设计拓展性作业》。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积极阅读,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教学信息。

(2)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方式。

(3)行动研究法:开展课题引路,研究展开活动,对作业方式多研究,多实践,认真分析.反思,选出最伏化作业方式。

(4)经验研究法:对作业设计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

五、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初步总结了加强语文作业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操作方法

1.改变作业内容,创造性地布置多元化作业,激发兴趣,实现学习情趣化、生活化的策略。

2.以作业有效性为为核心,落实语文教学实践性策略。

3.作业分层,落实尊重学生差异性策略。

4.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让学生乐于完成作业的策略

5.撰写了论文《基于语文元素设计拓展性作业》,并在《语文天地》上发表。

6、完成结题报告。

(二)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生从一定程度上逃离了茫茫题海;每日完成作业,目标性更强,训练点针对性更强,形式更为其喜闻乐见,内容更贴合每一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到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花心思、费功夫设计、评价、展示的语文作业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点滴含生活的真谛。他们的学习是快乐的,更是高效的。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

1.多样性、个体化的作业形式不一定符合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校作业检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个问题,我与班主任、其他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得到不少支持。

2.作业的分层设计和分层批改比较费时,工程较大,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我有选择性的将一部分简单类的作业交给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在自己进行作业批阅时,也尝试采取学生分层抽查和细致讲解、订正后复查的形式,既有效掌握了学生做作业的具体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3.个别后进生作业过程中出现弃难从易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与这部分学生经常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还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晓以利弊,堵住学生可能会钻的空子。

4.如何以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为切入点,进而形成一整套积极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会继续自己的研究,期待能够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