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题研究:《初中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明溪城关中学英语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网络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已逐渐呈现其特有的价值。现行的英语教育正经历一场变革,英语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全面推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际,针对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旨在寻找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困境及根源,从而采取合理对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堂活动交际化、课外活动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鼓励学生“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的教学格局,这是我们着眼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2001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定了教育改革的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我们感悟到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突出体现围绕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的实施,促使我们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确立了以“英语语境实践教学”为内容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实验理论依据

“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突出了环境对人的心智活动的正迁移作用。其模式的形成是多种理论学说交互渗透的时代产物。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给该课题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一是注重课内外泛听和泛读。《大纲》指出,“在教学中应适当扩大听和读的输入量。”其二是重语境,重实践。《大纲》要求,“教师要设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其三是课内外,室内外活动并重。《大纲》提出,“课外活动,室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本地条件,自主地,有创造性地组织课外活动。”

2、《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视把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作为课程内容,这就为学生在语境中实现交际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得体性,为语境实践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3、英国人帕尔默(Harold E. Palmer)认为:注重口语教学或听说领先要重视把口语教学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海姆斯(Hymes,1972)指出学习语言不仅要发展语言能力,还要发展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摘自《英语学习论》胡春洞著

4.更新关于教师角色的认识

《英语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摘自吕良环主编的《外语课程与教学论》

教师通过语境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从“应试型”“统一型”向“素质型”“个性型”转变,使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方面得到整体提升。在教学手段上实现同质化、静态化向多样化、动态化转变,充分利用CAI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直观、生动、新颖的图像、动画、声音、文本等方式,刺激学生感官,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策略上实现从注入式、管制式、封闭式向启发式、民主式、开放式的转变。体现师生双边互动关系的平行性、民主性、磋商性和合作性。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基本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三、课题研究内容:

“室内外并重,课内外并举”的语境实践教学模式

 1、室内外并重。根据教材的功能项目和话题确定不同的语境,并根据语境的需要设计各种实践课。室内、室外两种语境实践教学共同配合,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达到实用、提高的目的。

1)“室内语境实践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语言动作、手势等形体语言和音乐等进行情景教学;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教室进行一定布局,给学生创造贴近生活的语言活动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的积极性;第三、创办英语活动室。活动室的布置要充满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并且建立多媒体现代化电教设备于室内,便于教师合理使用。

2)“室外语境实践教学”对于一些较难在室内创设语境话题和功能项目的教学内容,创设“室外语境”,寓教于乐,寓语言学习和体验于自然生活中。①让学生自制卡片,卡片用英文写上祝福、吉祥的话,赠送亲朋好友和师长。②收集与该节目有关的英文背景材料;③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庆祝活动;④将成果装订成册或集中展览,丰富校园生活。

2、课内外并举。语境实践内容以教材为本,经课堂教学为中心,如适当向课外延伸,就能使学生把一种情景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运用到另一语境之中,从而培养语言应变能力。

1)课外输入活动——听和读。开办校园英语广播训练学生能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广播稿,内容可以是校园新闻、歌曲、朗诵、或穿插竞赛形式的内容,如:听广播找人、查找车、船和飞机的出发、到站时间,寻物启示等,每天规定同一段播放定期举办英语黑板报,英语手抄报活动,定期规定学生阅读英文书、刊、报、杂志举办一定数量的朗诵比赛和英文书、刊、报、杂志知识竞赛。

2)课外输出活动——说和写,学校定期开展“英语日”“英语会话角”“英语交友角”等活动,举办学生自创或教材的课本剧表演,“小品”“英语歌曲”、“讲故事”等英语竞赛活动,或主持学校举办的各种庆典活动时,让学生用英、汉双语报幕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多说英语机会。举办“书法展”“英语手抄报”“英语橱窗”“英语周记”“英语作文比赛”等活动,并集中展览,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中学英语语境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更新教育观念,贯彻纲要精神,借助理论经验,指导课题讨论。

2)行动研究法: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

3)经验总结法:组织全校乃至全县英语老师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

4)调查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家长对该课题所持态度及了解程度。

五、成果形式

1、 课题研讨观摩活动;

2、 课题研究报告;

3、 论文;

4、课堂教学设计;

5、论文汇编;

6、学生成果展;

7、建立课题管理规范;

8、课题推广。

六、研究步骤:

20049月开始,我校申报的《初中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被列为三明市104个市级重点课题之一。

在课题确定为市级重点课题后,经过讨论、选拔确定了课题组领导小组名单,(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初中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名单组长:谢世春副组长:陈惠文、吴秀琴 组员:罗峰、林忠东、王远彪、王彩玉)并且对课题组的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并在开学初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对象和实施步骤。

200410月中旬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报告会,我县教育局及进修学校领导、英语教研员、全县各校英语教师代表参加了报告会,观摩、研讨了王绍荣、王彩玉老师的课,两位教师的观摩课得到各级领导及兄弟学校教师的充分肯定。

会上,课题组组长谢世春校长做了开题报告,报告对课题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针对当前形式进行现状分析,肯定了该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课题组副组长、进修学校吴秀琴主任针对课题进行了理论方面的讲座。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加强了理论学习,教研组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进行一次理论讲座和理论学习。课题组每周一次围绕语境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开课、评课。实验小组成员在实验班举办观摩课;结合课题的要求,安排实验小组成员就课题的内容每学期定期上交优秀教案、案例分析、论文和学期课题小结一篇。

组织实验班学生开展书法展、手抄报展、口语测试、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听力竞赛等,使室内语境和室外语境相结合,构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全校英语组的其它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成为县级课题组成员,使课题研究进一步扩大。每次的期末考,实验班的成绩都要高于普通班的成绩,经过了两年的探索、研究,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两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本课题实施的时间为200491日至2006831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性阶段(200491日至20052月)

1、确定课题组成员:

组长:谢世春(校长)

副组长:陈惠文、吴秀琴

课题组成员:罗峰、林忠东、王远彪、王彩玉、张玉英、王绍荣、揭福生、吕云珠

2、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认真学习和贯彻初中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模式的各项要求,领会精神,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

3、探索初中英语“语境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尝试“室内外并重,课内外并举”,设计“室内语境实践教学”和“室外语境实践教学”的实验课型,购买相应的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和建立多功能电教化教研活动室,制定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措施和方案。周期为半年。

第二阶段:验证性阶段(20053月至20062月)

总结探索性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主体(学生)、客体(语言)和语境当做三维主体,充分发挥“语境”在教学中的潜能,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与教学的有机接合,形成较为科学的,合乎教学规律的,有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进一步改进“室内外语境实践教学”和“课内外并举”的教学模式,确定实验课型和课外活动形式,并定期开展各种研讨、听课、评课和竞赛活动。周期为一年。

第三阶段:深化和展示阶段(20063月至2006831

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展示在实验活动中涌现出的大量优秀作品,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课题管理规范,认真总结经验,由几个试验班推广到全校。周期为半年。

七、研究结论

()自我评价

1、通过语境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两年来,我校教师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实施新课改带来的一些变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喜人局面。学生好学会学。实验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创新意识增强了,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当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体会、解题方法、电脑作品、手工作品等成果展示在老师面前时,总让老师们感到惊喜和欣慰。语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文化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堂教学是进行语境教学的主阵地,该实验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活动途径,创设真实语境,突出实践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充分展示了图像、动画、声音、文本方式做背景铺设,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地大胆想象与创设。学生经过充分准备,施展自己的表演才华.并帮助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手机、电话、风筝等,使表演更加有趣、逼真。学生通过表演,内化了所学语言知识,发展了言语技能;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中广泛搜集与这一语境相关的语言点,从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维;同时又通过自身的分析,去处理和应用相关的语言信息,最终对所学语言点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每个学生在参与表演、展示自己学习过程的同时,也是在进行创造性的自学活动,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就像是一座立交桥,通过动态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性注入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2、通过语境实践教学,延伸了语言教学的空间和时间

我们在语境教学课题实践中,根据“室内与室外并重,课内与课外并举”的基本要求,尝试推行了多项教学活动,初步形成了英语语境实践教学由室内向室外延伸、课内向课外发展、单学科向多学科渗透的发展格局,确保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实验证明,开展英语语境实践教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堂的方寸之地和有限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境教学的深入发展,学生参与语境教学实践的人数受到限制,语境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也难免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将课题实验范围更多地定位于课内外衔接、多学科渗透语境实践教学综合教育模式的研究,组织了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演讲、英语课本剧、故事会、英语手抄报、英语卡片的手工制作等多项活动。我们一直坚持 “办好一份英语手抄报” “抓好节日英语活动课”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教师参与课题实验的热情倍增。

3、语境实践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成为新《英语课标》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1)教师积极探究。我校课题实验带来的最大变化要数教师的变化。课题实验使每位教师都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使每位教师都焕发出极大的改革热情,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操作、质疑和创新等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和技能,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使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积极的人生体验过程。虽然目前实验教师尚难较好地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整合“三维”目标,但是他们的意识和追求是十分可贵的。
  (3)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被实验教师掌握,较突出的表现是教师的学生观发生改变。每位教师都知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最高教育宗旨和核心教育理念,努力突破和超越学科本位观念,努力把学生作为主体的正在成长发展的人确立起来。努力挖掘课程资源,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论教,正在化为大部分实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自觉行动。
  (4)教师正在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让实验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逐渐形成了课程意识,为创造性教学提供平台和依据。在课题实验中,实验教师视野开阔了,开掘课程资源和开发建设课程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已不再是课程的从属者和教材的简单传授者,已变成课程的主体。他们不再单纯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进行课程教育和课程建设。

(二)实验成果:

1、各实验班教师每学期编写特色教案、撰写案例分析,论文各一篇,并在开学初装订成册,初一,初二学生进行了书法,手抄报,英语阅读,朗读,讲故事等竞赛活动。初三举行英语听力赛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英语能力大赛。实验班林忠东老师指导的学生严浩和涂星滨获得市一等奖,张玉英老师指导的学生曾绍攀、罗宪姬老师指导的学生吴洛明获得市二等奖,陈珊英老师指导的学生张宇颖获得市三等奖,王彩玉教师指导的学生雷晨曦获市一等奖。

2、实验两年以来,实验班的成绩都要高于普通班的成绩,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两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更大的进步(见实验班个别实验教师成绩一览表)。

3、通过教学开放周,课题组着力塑造我校青年教师风采,围绕课题举行教学比武赛,为学校培养后起之秀。也为今后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提高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适应时代挑战垫定了基础。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全校英语组其它教师也积极参与课改和课题的研究,成为县级课题组成员,使课题进一步扩大。

4、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方向和教学模式,使全校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效率以及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5、经过两年的努力,本课题初步形成课题的统筹管理。组 长――谢世春校长统筹课题的实施工作;副组长――陈惠文副校长 和县进修学校吴秀琴主任全面负责课题试点工作实施;副校长罗峰和教研室主任林忠东负责具体实施管理;教研组长王彩玉负责具体材料总收集。以下是课题实验具体材料的负责人:

实验班成绩质量分析对比――罗峰,叶艺四

案例分析――张玉英

论文,课题小结或心得(自选一篇)―――林忠东

优秀教案(需加教后反思)――吕云珠

优秀课件﹑相片﹑音像CD等磁带收集――揭福生

课题会议记录――王远标

学生手抄报,书法竞赛,朗诵比赛,奖状等资料收集并展示—陈惠文

每学期的理论学习、讲座、计划和阶段性总结收集---王绍荣

6、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2005年底本课题中期检查被评为市级优秀课题。

(三) 目前存在的不足

由于课题的不断改善和完备,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争取更大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存在不足的主要方面是:

1.如何健全完备课题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探索。

2.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如何提高师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和使用的意识还有待培训。

3.真正实现教学中心的转变和互动教学的滚动,仍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4.学生家庭的多层化使英语培养的多层化。

5.课题的统筹管理还有待于加强。

6.课题的经费投入有待于增加。

八、对未来实践的展望

开展课题研究两年多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我们坚信把教学的主体(学生)、客体(语言)和语境当做三维主体,充分发挥“语境”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与教学的有机接合,就一定会形成较为科学的、合乎教学规律的、有特色的英语教学研究,促使我校英语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杂志《中小学英语教学》20045

3、朱慕菊主编《走进课课程——与课程实验者对话》

4、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5、刘润清主编 外研出版社《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6、王松美主编《英语教育与素质教育》

7.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组织编写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英语卷》

8.吕良环主编的《外语课程与教学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