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项目类别              编号                  苏州  工业园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

科 研 课 题 申 报 书

 

 

 

 

 

 

 

 

 

 

 

 

 

 

 

 

 

   以读促写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张小红                        

课题所在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0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苏州市教育学会制

一、基本情况

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

   

张小红

   

34

性别

民族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中一

研究专长

英语教学

联系电话

(办)  62893808-8106

 

(手机)13862091195

电子邮箱

ooconnie@sina.com

通讯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津梁街10

邮编

215021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工 作 单 位

张小红

34

中学一级

英语教学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裴倩倩

29

中学二级

英语教学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高红燕

40

中学高级

英语教学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白云霞

43

中学高级

英语教学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陈志芳

36

中学一级

英语教学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孟亚莉

33

中学一级

英语教学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高蓓莉

29

中学二级

英语教学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焦晓骏

45

中学高级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理论价值:

美国语言学家克Krashen198125)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认为,决定二语习得的关键是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的、比学习者自身水平稍高一些的信息。Krashen在他的教学理论力作 The Power of Reading2004-08-19中指出,在非自然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大量地接触地道的书面语言。正确而又地道的语言输出有赖于充足而又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语言学家舒伯特在Reading is writing 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课文是写作素材的聚集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言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更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阅读文本,使之为随后的写作服务。

马广惠、文秋芳(199937)通过研究发现,阅读能力对写作能力有影响作用,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更有能力从阅读中获取表达词汇。英语表达(复用)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词汇量越大,可写的内容也就越多,文章会更长,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发展的可能性越大,文本的质量也越高。大量的阅读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通过上下文语境掌握词汇的准确性和句法知识。

近年来,结合阅读文本,贯穿写作技能训练,引导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引起了英语教师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很扎实。

1、当代的认知理论。当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相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包含着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和输出五个环节,缺一不可。没有信息的输入,即环境的刺激,学习者的接收器便不会发生作用,也就不会产生信息的输入、编码和储存。而没有信息的提取和输出,人类的学习过程也没有结束,也就不能称之为学习,更不要说是有意义的真正的学习。语言学习也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产出的过程。输入靠听和读方式来进行,输出则通过说和写来完成。二者紧密相连,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一不可。Flower L J Hayes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and the writing process中提出了认知模式(199739)。该理论认为写作是一种心理认知参与的、解决问题的行动。通过构思、转译和修改,写作者把元认知知识内化,转变成具体的写作技能和写作内容。所以一线教师可借助课文教学来突破英语书面表达的难点和关键,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极具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它给学生英语写作带来下列积极的影响:文章的组织结构,段落发展,英式句子的生成。

2、自主性活动理论。所谓自主性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下,在

明确学习活动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这里的“自主”,既包括学生“个体自主”,也包括学生“个体自主”基础上的学生“集体自主”。这种学习活动方式完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动力支配性和策略性等认识特性和情感特性。教师致力于促使教学活动化,提高学生主体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结合以读促写策略,在研读并分析文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三层阅读,即字面阅读(read the line),推理阅读(read between the lines) 和形象阅读(read beyond the lines)。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层次分别开展模仿性写作、创造性写作和交际性写作。教师的目的是致力于促使教学活动化,提高学生主体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在自主写作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3、人本化理论和相关法规理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亦即马克思主义人学,其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具体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育人为本,学生为本,体现在教学管理上就是实行人本化管理。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是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我们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就要求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所给文本提供的写作方向,注重学生写作技巧的渗透和培养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注重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创设知识建构的特定的生活情境和实践;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学习,有效学习。我们所追求的写作课堂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写作能力,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任务逐渐展开教学工作,通过以读促写,完成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也就是说把时间留给学生,在阅读之后让学生模仿阅读材料,采用相同的文章格式进行各自的写作。

新的课程改革关注每一位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从每年的苏州市英语中考卷上,我们都能感受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点,而其中对阅读和写作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相当大的比重。

实践价值: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英语优秀教师精彩的阅读写作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写作课堂教学的希望。然而,当我们走出课堂回到现实,却发现许多教师视新课标理念为浮云,将阅读与写作教学严重分离,相互割裂,不太涉及写作的指导,从而使得学生仅仅停留在语言点层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这一目标被束之高阁。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以读促写策略,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建构阅读与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1、本课题针对普遍存在于中学英语常态课堂教学中的忽视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现实问题而提出。

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很多教师把以阅读为基点的写作课上成了阅读课。在应试教育的

指挥棒下,由于课时的紧张,学生课堂写作的机会被一次次地剥夺了。在教学中出现了“读归读、写归写”的脱节现象,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加大。其不足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篇组织方面,其中语篇方面的不足尤为明显, 散乱而缺乏连贯性。不老师还是学生关注的只是写出的东西,而不是写作的过程;老师批改作文、评分也往往是从内容、词汇和语法的角度,通常忽略了语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写作的熟练技能才是根本。阅读之后的写作就是很好的拓展活动。

2、本课题针对中考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而提出。

现在初中英语毕业、升学考试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作文是中考试卷上举足轻重的一个板块。平时在阅读之后让学生及时模仿阅读材料,采用相同的文章格式写作。其中,句子是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遣词造句的能力是写作的基础(曹东,2005)。在读完文章后,师生找出文章中一些优美的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须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而写作又是阅读的深化。

3、本课题针对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提出。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具体地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可见,此次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重在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者的统一,其本质是交往、互动。当我们秉承用教材教这一课改理念,才有可能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目标。

4、本课题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存在着许多“痼疾”而提出。

应试教育下学生只知道被动地听,而没有时间思考并提出问题,“痼疾”很多:①没有很好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②呆板的教学评价机制,使老师不能及时获悉学生的课堂收获,从而缺乏适时的学情分析;③满足于知识层面的分析,缺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阅读和写作都是复杂的认知过程,他们之间紧密联系着。通过阅读材料,学生能够学到句型,词法和表达方式,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能够学到写作技巧。长久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写作出现了种令人担忧的倾向,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比较低。只有通过读的逐步领会,才能转化为写作的正确表达。读和写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课题所达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是根据新课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力求在现行初中英语总教学时间不作大调整的前提下,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和效果。过去的写作教学

通常是读写分离,基本上是孤立地教授写作文法,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整体基础和写作思维的经常性锻炼,写作课变成了对语词的重新讲解课,而没有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对文章主题、篇章结构、段落结尾的总体思考、逐次分解和合理安排。

"以读促写策略"的最大价值就是将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具体说就是通过阅读培养语感、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建构篇章的能力、通过写作层次训练培养写作能力。这样既能从更高层次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又使每一篇阅读材料成为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文,从而保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有充分的写作模拟训练。通过阅读,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沟通,学习写作技巧,获取写作经验,领悟见解,掌握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感悟,并开拓思路,扩大视野。阅读中培养的思维分析、推理习惯和能力以及学到的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等使得学生把写作变成表达思想的自然愿望,变成顺畅地传达思想、感情、见解的行为,而不再从心理上畏惧写作,把写作看作是被动应付的苦差事,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训练,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读促写策略"就是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把语篇结构的分析、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写作知识的灌输以及写作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其基本教学程序可以表述为:阅读语言材料(内容、形式)→领悟阶段,语篇分析(结构、连贯手段)→吸收阶段,语言实践(语言知识,写作技巧)→转化阶段。也就是说,借助阅读引导学生进入领悟和吸收阶段,通过写作使他们达到转化阶段,进而把阅读中所学的内容、结构、思想、方法等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完成这三个阶段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英语写作的特点和技巧,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根据新课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和教学实践,为了更加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在学习和查询相关资料后,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始摸索将阅读与写作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将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各种策略进行优化组合并应用到教学中去。具体如下:

一、提炼文本篇章结构,进行写作篇章思维训练 

新课标初中英语“以读促写策略”意在将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尤其是Main task课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每一课中都将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将写作作为阅读的深化。教师把写前的阅读文本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本。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词汇句型应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训练学生的语篇领悟能力。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解决学生写作上的难题。同时,在此基础上,将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筛选、优化组合, 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总结归纳,同时给学生类似写作材料,加以仿写,举一反三,写作中要求学生使用连接词为文章锦上添花,真正实现英语学科上以读促写的策略,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依托文体话题,进行写作话题拓展

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

话题内容。借鉴阅读材料中的话题,进行拓展性写作。教材中出现的课文是语言信息的载体,也是写作素材的聚集地,是表达方式的模板,也是学生写作的话题源泉。教师要立足课文,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地吸收和运用,进行适当的同话题延伸与拓展,开展续写活动。

三、借鉴文本词汇句型,进行写作词汇积累

在阅读文本中一些实用的词汇和句型,思想性极强,而且大多使用漂亮的词语、规范的表达,语句间衔接自然、地道,这些都是以后学生写作的源头。阅读课文为学生写作提供了语言材料与语言图式,学生要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的特性,获取语言信息,吸收语言材料,并把他们转变成写作的内容,以疏通从读到写之间的通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模仿,最后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积累。借鉴阅读材料的词、句等语言表达,先缩写原文,再仿写。教师把写前的阅读文本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的取之不尽的源头,既可以促进学生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培养语感,又能为学生英文写作提供广泛的素材,培养学生语篇领悟能力,词汇句型应用能力,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解决写作难题,从而使学生的习作清澈如斯

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4月——20123月)

拟定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就课题方案进行探讨,启动课题研究。

2、实施阶段(20124月——20133月)

制定研究计划,全面实施研究,及时写出相关论文研究报告。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的经验交流,以提高实效。

3.      结题阶段(20133月——6月)

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接受专家鉴定。整理出课题的终结性报告和结题报告。

研究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相关课题研究的影像、照片等,教师论文;学生成果展示。

主要措施:

1、健全组织,建立以正副课题组长为课题负责责任制的课题小组,全课题组组成员齐心参与的课题组。

2、通过培训,提高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就课题研究的开展作指导,特别是就课题研究涉及的理论。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其他相关知识进行指导。

3、做好课题研究实施前的宣传发动工作,协调好各方关系,特别是学校与家庭、

社会间的沟通,为课题的研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以赢得家庭、社会的支持,创建良好的实施氛围。

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方法准确。

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

本课题组成员共8名教师,其中省教材研究先进个人1人,园区学科带头人1人,园区教学能手1人,园区教坛新秀2人,园区教育技术应用能手1人,高级职称教师,2人,年轻教师1人。

课题组长曾几次获得省、市英语论文评比二等奖,其他教师也有不断的进步与成长。

课题组成员团结向上,有一定的钻研精神和研究能力。

科研保障条件: 

    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工作相当支持,会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

本课题需要在课堂进行,不太需要经费等条件,只需每位成员潜心钻研,对主观要求高,而教师研究能力强,教研经验丰富,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科研热情高涨。

学校硬件条件好,摄影机、录音笔等学校都能提供,对客观条件的要求并不高。

 

三、课题所在单位的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四、课题所在学会(或市属专委会、教研室)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五、苏州市教育学会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