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立项方案设计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立项方案设计
  
  临沭街道中心中学课题组    申请人 张明燕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众多国家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未来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也要求语言一体化,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即在世界范围内用英语进行交际,尤其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电子媒体的广泛使用,英语听力理解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外语学习中,要求听、说、读、写,其中信息获得的45%在于听,这足以说明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随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强调基础教育要面向21世纪,在理论和实践上倡导和重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强化英语的社会功能,提高运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材在编排内容上充分考虑到“听”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每个单元都有听力训练的题目,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随着国家中、高考考试制度的改革,英语加试听力。这样就把“听”能力的考察摆到重要位置上,是中学英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转轨的一个重要体现。现在教师和学生对听力教学和学习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听力教学起步晚,基础弱,导致学生考试中听力丢分。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如何上好听力课,加强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
  
  另外,我在调查研究中得知,许多教师已在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广播、电视、录音机、VCD、电脑等多媒体工具在进行听力能力训练。可许多学生时常抱怨说,听英语太困难,一听英语就发蒙,一看文字,恍然大悟。因此,有人感到苦恼,不知从何着手提高听力,也有同学练了一段时间,由于不得法,花了不少时间,成效不大,继而失去信心,甚至半途而废,这也是激发我选此课题的重要原因。
  
  此外,“听力”是听、说、读、写“四会”能力之首,其排列体现了学习语言的先后顺序,也反映了学习语言时的先易后难。正常人学母语,都是先会听,后会说,再会读,最后才会写。由于听的机会最多,又无文字负担,比较起来是最容易学会的。听也是学习其他语言能力的基础和手段。对初中生学习英语来说,听可带来好处:一是印象深刻、促进记忆;二是快速反应,增强语感;三是用英语思维,直接理解原文。总之,听是语言能力之一,它对其它几种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我选此课题的原因之一。对照新课程的新理念,冷静思考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如何解决听力教学问题,就摆在了我们英语教师的面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认真面对。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导致学生“听”不好的因素,及时发现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出提高学生听力的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规范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研究,使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本课题国内外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听力教学测验历史上,听力一直被认为是一项被动技能。以前我们学习的是“哑巴”英语:只会做题应试,不会开口交际,课本上也从未有过听力材料,老师只是现学现卖,从未听过听力磁带,更不知道纯正的英语是咋样的。只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听力才被当作一种技能得以正确地用在教学中。课本也以交际实用为主,因此说,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在经过多年的反复实验、论证,直到近些年来才被认为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环节。
  
  50年代美国人弗里斯,拉多提出《听说法》强调听说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学生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学生有了听的能力,才能获得正确的外语信息,从而得到模仿的样板和校正的标准。60年代,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阿拉特斯说:“听”能增进外语语感,使学生具备说的信心和勇气。到80、9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语言学家如Brown.Woss等就听力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对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论证,从而得出此结论。
  
  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吕淑湘、李庭芳、马俊明、李勤、曹宝健等英语语言学家倡导在英语教学中以听说领先的原则。东北师大教授于永年在《试论外语教学中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听”的技巧为诸技之先;西南师大张正东教授在《外语教育学》一文中指出:“听力训练包括辩音和会意,并对耳听会意提出八点要求和十种常用方式。”90年代李观仪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中说到“听”内容要求广泛,要求听懂大意,兼顾细节;2000年9月出版的由邹申主编的《英语语言测试》一书中指出:“听力理解是一个非常积极、非常活跃的动态过程,是背景知识、语境和知识相互撞击、相互作用的过程。”
  
  以上诸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听力教学以及作用都做了大量的实践和论证。但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听力教学的研究还须进一步发展,尤其涉及初中听力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和调查所得,以此为题加以研究,目的是丰富我国初中阶段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内容,并指导英语教学实践。
  
  三、理论依据
  
  1.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
  
  “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正确的知识通过能力的训练可以转化为能力,能力又可以丰富正确的知识,二者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飞跃,将正确的知识变为真正的有用的可靠知识。再用这个被能力丰富了的知识去再一次指导实践(再次能力训练)又会产生第二次飞跃——使知识变为更可靠更有用的创新知识。
  
  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就是“知识转化为能力”。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运用的过程,这就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标志。即在广采博取中对知识融会贯通,在提炼概括中对知识理性深化,在反复实践中对知识检验考察。本课题以“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理念,着重探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听力,把所学英语语言知识转化为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进而最终达到提高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2. 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为宗旨,彻底摒弃了片面的应试教育观,它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保健、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要点是:人皆有天赋的学习潜力;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习目的时才会产生学习;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景下才会有效学习;主动、自发、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还应该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变化。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对策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听力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技能的培养,包括学生对句子、文章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但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多数学生存在怕听力,面对极其简单的听力题仍束手无策,速度跟不上。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顺利有效地完成听的教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当前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分析,认为造成以上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的词汇量不够
  
  有的学生基础不好,词汇掌握的不牢,还有的是因为发音不准,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单词的纠音,要让学生多模仿标准的发音,语音语调等。
  
  2.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当前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民族、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了解不多,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词汇量少,基础语言知识匮乏,发音不准确,加上又没有养成良好听的习惯等等,都成为了听的过程中的阻力,从而产生怕听的心理障碍。
  
  3.听力教学前教师的引导缺乏合适的“度”
  
  一些教师把要进行听力训练的教材,在听之前处理的过细。在听前从生词、句型及因果关系都详细引导。学生根本不需要仔细去听,就可以选择正确的选项。把放听力变成摆设或是走过场,这样的听力失去了听力教学的意义。或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听力环节当作考试训练,而学生缺乏对话题的熟悉,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做铺垫。另外,听力教材中还有很多生词,而教师是直接播放教材中的听力任务。有些学生听了一遍后干脆就不再听了,等待教师的答案。这种听前缺乏引导或引导不够的听力活动,会给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挫折感,这与《新目标》提出的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的理念相违背。所以,如何把握听前的引导,是教师在听力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4.听力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缺少必要的“导”
  
  (1)为听而听,使听处于一种盲目状态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有的教师一味盲目地让学生听,听一遍学生不能完成任务就听两遍、三遍……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听的过程听力策略的指导和监督。比如不是忽视学生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就是毫无任务地听,使听成为机械的放录音的活动等等。
  
  (2)未能有效地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结合起来
  
  任何听力材料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有一定的主题和体裁信息,是学生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很好的范例。一些教师把“听听录音、对对答案,跟读解释”作为听力课的主要模式,在完成听力任务之后认为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操练,没有真正达到语言交际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对策:
  
  听在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训练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学习策略,以达到提高其听力水平的目的。
  
  1.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学生的听力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词汇量的大小也有直接联系,语言是由单个的词汇组成的信息,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语言的理解程度,因此扩大词汇量,尽量掌握较多的词语和固定搭配,会对提高听力理解有很大帮助。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按读音规律记单词,按结构记单词,分类记单词,单词的对应词等,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扫除词汇方面的障碍。 
  
  2.让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听前活动是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铺垫的关键所在,新目标每个单元所设计的文化内容比较丰富,材料也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进行一定的文化铺垫,学生听的效果会不太好。因此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文化背景输入,熟悉有关文化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听的欲望。其次,生词太多也会影响学生听的能力,有必要在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的时候引出相关的词汇,以克服学生语言方面的障碍,并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猜词义的能力,但在介绍文化背景和新单词时要掌握一定的度。
  
  3.训练学生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过好语音关
  
  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教师要让学生接触标准规范性的语音语调,听录音带进行规范性模仿。模仿的时候,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楚,口型要到位,一字一句要反反复复地进行模仿。要强化语音的基本训练,集中进行音素练习,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辅音连缀等辨音练习,力求有一个较好的语音基础。具体的操作方法是:(1)选择标准音;(2)以模仿朗读为主;(3)给自己录音且对照,找出差异,使他们逐渐熟悉英语的发音规律,不断培养语感,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听力。
  
  4.引导学生确定听力的任务和目标
  
  《新目标》英语非常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每个单元都有多篇听力训练内容,材料很好且比较口语化,一般以对话为主。其信息量大,词汇覆盖面广,语速较快且有生动丰富的语境。许多学生对听力产生恐惧感,缺乏信心。作为教师在处理听力教材的时候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及内层。对材料所采取听的方法也应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先整体,后局部;先大意,后细节,逐渐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因此,把英语听力课分成听前、听时和听后三个活动模块是个合理的教学设计。
  
  (1) 听前活动
  
  训练学生有目的地接受语言材料是课堂听力训练的一个原则。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听前准备并提出要求,明确听力目的和任务。这些准备活动能帮助学生决定重点听什么,从而在听的过程中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听懂重点内容上。
  
  (2)听时活动
  
  教师要关注学生听的过程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对处理教材上整体的把握。学生在明确听的任务后,教师开始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理解。着重听出关键词语,理解重要细节,抓住主旨大意。同时在听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听的技巧。教师在指导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时,要加强对学生听的技能的训练,如抓住关键词语包括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等等,目的是培养学生捕详细有用信息的能力。在听力训练时,明确听力任务,让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带着任务去听材料,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尽快寻找到有用的语言信息。没有听懂的,暂且放一放,不要死盯不放,以免影响听下一个句子的机会。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可以进行大胆的猜测、推理,并注意英语背景知识与习惯用法。强调的一点是,听力不仅仅是听句子,更是听段落和整个语篇,因此也要训练学生对整个短文大意的理解能力。
  
  (3)听后活动
  
  《新目标英语》强调: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教师可以对听力材料中所学到的文化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听的输入,把听激活和扩展到说、读、写,从而实现从语言的输入向输出的过渡。
  
  总之,英语听力是一项综合技能,它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设计合理的步骤及有效的活动,教给他们听的技巧,培养良好听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自觉地在课外寻找一切听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听力能力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五、核心概念界定
  
  “听力”,在本课题研究中是指学生启动听觉器官,接收语音信息和对该语言的听和理解的一种能力。
  
  “问题”意为“要求解答的题目”, 在本课题研究中是指在听的过程中解答题目中所提出的问题。
  
  “对策” 在本课题研究中是指针对听力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和策略。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和相关内容
  
  1. 2012年9月——2012年10月,准备阶段,制定计划、人员分工、搜集材料,对研究课题做好充分准备。(1)对学生英语听力学习情况的调查,
  
  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学生的心理情感和心理障碍调查分析。
  
  2. 2012年11月——2013年8月,研究阶段,初步对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过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形成阶段论文。
  
  3. 2013年9月——2014年12月,总结阶段,深入研究解决听力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1),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设计、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的角色等方面分析学生的听力学习。(2),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分析听力问题产生原因,采取抽取样本的方式研究听力问题。(3),面对以上现象我们该怎么办?深入研究克服以上现象的应对措施。最后汇总材料,撰写论文。
  
  七 、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时代发展的要求。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就我国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尤其是加入 WTO 和成功举办2008 年北京奥运会,更是让我国走到世界的大舞台中来。作为国际性交流的工具——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各行各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加上家长的要求,社会的呼声,强烈要求学生学好英语。
  
  2. 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教会学生学习,会学,乐学。
  
  3.课题适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贴近生活,走进课堂,老师和学生便于操作和研究,且我校有浓郁的教研氛围,及软硬件配套设施,为课题的顺利实验奠定了浓厚的基础。
  
  4.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5.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的研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保障了课题的顺利实验与研究任务的完成。
  
  八、课题组人员构成
  
  1.课题指导小组:临沭县教育体育局教科室
  
  2.课题研究小组:临沭街道中心中学课题研究小组
  
  3.课题领导小组: 李士国 (临沭街道中心中学校长)
  
  李宝华(临沭街道中心中学副校长)
  
  于恒远(临沭街道中心中学教导处主任)
  
  郗美  (临沭街道中心中学教科室主任)
  
  4.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组组长:张明燕(全面负责课题的立项申报、课题设计方案、
  
  阶段性总结、撰写结题报告等工作)
  
  课题组副组长:王京彪(参与课题研究并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同时
  
  负责课题会议记录以及文书档案建设)
  
  课题组成员:李彩凤(参与课题研究并负责文献资料的筹集整理工作)
  
  孙晓丽(参与课题研究并全面负责初一年级子课题
  
  研究工作同时负责文献资料的筹集整理工作)
  
  钟彩云(参与课题研究并全面负责初二子课题
  
  研究工作同时负责文献资料的筹集整理工作)
  
  袁文文(参与课题研究并全面负责初三年级子课题
  
  研究工作同时负责文献资料的筹集整理工作)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王庆军;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李文英;试论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一项基于图式理论的实证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3期
  
  3.曾宇钧,王家勇,刘育文;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4.李慧敏;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陈吉棠;文化因素与英语听力[J];外语电化教学;1999年02期
  
  6.杨茜;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和实践[J];外语界;2002年02期
  
  7.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10期
  
  8.孙飞;  浅谈英语学习中的听力训练[J];中国电力教育;2002年04期
  
  9.王亚明;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10.梁国慧;浅谈中专英语听力的训练与提高[J];卫生职业教育;2002年12期
  
  11.李伟;张丽;;提高英语听力的技巧[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05          期
  
  12.左焕先;积极进行英语听力训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5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