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教学新模型的建构与思考》子课题结题报告

《大学数学教学新模型的建构与思考》子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组长: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魏振军

          子课题编号:教协科(2002A047

          通讯地址:郑州市俭学街542号楼6

          联系电话:0371---3531840        

 E-mail:zhenjunweiliu@163.net

摘要:《大学数学教学新模型的建构与思考》子课题组,在本校各级领导和机关的支持下,圆满完成了预订的目标和任务。按实施方案撰写了有关论文,绝大部分论文都发表在重要会议或高水平刊物上;最终研究成果两项,其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虚拟实验室》,该成果先后获全军多媒体教材一等奖和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其二是:主论文《对现代技术条件下数学教学的思考》,论文经反复讨论修改,定稿附后。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模式

 

一、课题立项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学科,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基础科学。它是各门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发展和进步的有力工具。数学课是各类大专院校的窗口课,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领域习惯势力严重,忽视应用的倾向迄今依然存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技术手段仍没有被大多数数学教师所接受;很多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状态。探讨数学教与学的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课题的确立

   本校是一所亦理亦工的综合性大学,数学课是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学校办校时间长,数学师资力量雄厚,长期以来本校各级领导支持教学改革,支持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组主要成员对数学教学改革进行过长时间有意义的探索,组长魏振军教授等从1988年起就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韩中庚等同志组织本校学生参加建模活动多次获得突出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深感有必要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他人的经验,对自己的教改实践进行总结,对大学数学教与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正如立项申请报告中所述,“本课题旨在贯彻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探讨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更新观念,加强实践性环节,用辨证唯物论指导教学,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本课题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作为重点,既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又开发研制新网络课件。从理论与与实践两方面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数学如何教,如何组织好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本课题还着意分析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模式(灌输式、填鸭式),应用发现式、启发式,找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具体措施。”

 

三、课题研究过程

基于课题申报时确定的目标和任务,200210月课题组进一步制订了《实施方案》,(当年在昆明开会时曾报总课题组)在组长的协调下,合理组织人力,把主要工作分成两大块。

第一块工作是开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虚拟实验室》。这项工作投入人力较多,目的在于探索和总结网络课件研制的规律性并应用于教学。开发“虚拟实验室”使用JAVA语言编写程序,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主要试验进行动态演示,既能在单机也能在网络上交互运行(附第二稿完成版彩页),这项成果20022003年先后获全军优秀多媒体教材一等奖、全国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根据总课题组《课题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二条有关规定,这部分内容免于验收,故详情不再上报。

    第二块工作是在总结、调研、实验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分阶段撰写论文。这些论文大都投给国际学术会议,少数投给重要刊物,全部被录用。

二年半间提交给大型会议的文章有:

1、登载在《军事教育学刊》2003年第5期上的“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 积极推进数学教学改革”;

2031114日在深圳召开的“2003电子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投稿一篇,题目是“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收入论文集)并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一书收录

303122日在香港召开的“教育中计算机”(ICCE)大会上,发表论文一篇,题目是“用计算机技术改革概率统计教学”(收入论文集);

403127日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应用大会》(GCCCE)上,投稿一篇,题目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中信息化教学”。(收入论文集并在会议上宣读);

04年撰写的论文有

104722日在长春召开的“国际教育论坛”上投稿一篇,题目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数学教学初探”(收入论文集);

20488日在北京召开的基于网络的学习国际会上,发表文章一篇题目是:“Online Teaching of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收入论文集并在会议上宣读)

3、04年11月投寄给“中国教育新理论“杂志论文一篇“大学生数学学习模式的探索”已确定录用发表;

4、本课题的主论文,“对现代技术条件下数学教学的思考”附本报告后,上报总课题组。

四、课题主要成果

  《虚拟实验室》成功开发具有创新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无实验可言,据我们所知上个世纪末有些大学开出的数学实验课,主要在于软件的应用和建模。本子课题组研制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虚拟实验室》实现交互性数学实验,使用者输入参数后计算机即时给出数据和图形显示,既能演示又能验证概念,是理科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

    数学本质是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对数学理论的真切理解和应用,本校在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韩中庚等同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主笔撰写的论文“与时俱进勇于探索 积极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对多年实践进行了总结,有很强可操作性;

 

本子课题的主论文《对现代技术条件下数学教学的思考》是课题组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总结吸收校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经验的理论成果。论文提出了三个方面看法:1、数学教学改革要把切入点选择在教学内容上,而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要建立在教学技术的平台上;2、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3、数学教学改革要把握好平衡点,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看待认识问题。论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说明了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全面具体、观点鲜明,有参考价值。

 

 

此报告      

                 

《大学数学教学新模型的建构与思考》子课题组

                           组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