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船舶关键技术开发”课题申报指南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船舶关键技术开发”课题申报指南
一、指南说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船舶关键技术开发”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要求设置。本项目以提高我国船舶动力、船舶自动化两大领域关键技术作为研究重点,重点突破大功率智能型船用柴油机总装制造技术及电子控制系统,船用双燃料主机操纵系统技术、供气技术、特殊零件制造技术,船用主机遥控系统、全船监测报警系统、阀门遥控技术,船舶导航自动化技术、船舶驾控自动化技术、综合船桥系统,船舶动力、自动化平台集成和支撑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解决由于船舶动力和自动化技术落后制约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瓶颈问题,为实现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提供技术支撑。采用择优委托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本项目拟支持5个课题,课题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项目实施年限为2006年至2010年。
二、指南内容
课题一:大功率智能型船用柴油机研制
(一)研究目标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掌握智能船用低速机整机制造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等,完成6K80MEC智能型柴油机的制造并提交业主,主机零部件国产化率由60%提高到80%。
(二)研究内容
1、柴油机电子调速系统研究。包括:电源交换装置和RPM转速检测单元的研制。
2、ME电控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研究。包括:主机控制单元(ECU)、主机界面控制单元(EICU)、辅助单元(ACU)、气缸控制单元研究。
3、ME电控柴油机液压执行模块研究。包括:液压分配模块的研制、电子控制注油器研制、电磁阀研制(或选型)、压力传感器研制。
4、电控注油器系统的原理设计技术研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技术研究、控制技术研究、检测和控制系统的信号采集、处理技术研究;频率设置与可调技术研究;故障检测诊断与报警技术研究。
5、柴油机制造测试技术研究。包括:电控柴油机重要部件加工工艺、总装测试技术研究。
6、全新焊接式柴油机气缸体制造技术研究。包括气缸体焊接工艺和规范的研究。
(三)考核指标
1、完成电源交换装置、液压分配模块、电子控制型注油器等样件的研制;
2、完成电磁阀、传感器的研制;
3、完成全焊接式气缸体焊接工艺和规范的制定;
4、完成关键零部件制造、装机安装调试并通过船级社认可,最终完成6缸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1800万元。
课题二:LNG船用动力装置预研
(一)研究目标
形成双燃料主机的特殊零件制造技术、双燃料主机操纵系统技术、双燃料主机的辅助系统中的供气技术等关键技术。
(二)研究内容
1、排气集管结构和排气集管材料。
2、气缸盖喷嘴孔耐高温保护材料及其焊接工艺。
3、带电控天然气喷射阀的液压驱动单元。
4、高压天然气供应系统。包括:双壁高压天然气管、主天然气控制阀、天然气压缩系统控制技术。
5、通风系统和惰性气体系统。包括:双壁通风管、主通风阀、通风系统吸气泵、惰性气体单元、惰性气体系统控制技术。
6、密封油系统。包括:密封油系统、密封油系统控制技术。
7、动力装置试车辅机系统。
(三)考核指标
1、完成气缸盖、电控天然气喷射阀、高压双壁天然气管、双壁通风管等关键零部件的本土化设计、材料开发和样件制造;完成排气集管机构设计和仿真分析,满足输出功率18660kw、转速91rpm、缸径
2、完成双燃料动力装置的试车辅机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并取得相关船级社的认可。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900万元。
课题三: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
(一)研究目标
研制满足出口船需要的船舶低速和中高速主机遥控系统、全船监测报警系统、船用阀门控制系统和机舱自动化数字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机舱自动化产品。
(二)研究内容
1、低速和中高速主机遥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遥控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和开发;各控制功能单元模块通用化和标准化研究;各功能单元组网、互连技术的实用性研究及设计;各功能单元组网协议开发和硬件接口研制;系统实时性、准确性、可靠性技术研究;主机遥控系统与其他系统接口技术。
2、全船监测报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包括:监测报警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和开发;船用光纤传感器的封装、安装、防护等技术研究;船用传统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和转换系统的研制;分布式高速响应数据传输网络、通讯软件和模块开发;与国际船舶标准相符的功能单元模块的标准化、通用化技术研究;光纤传感网络在船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3、阀门遥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分布式自动控制阀门系统方案设计和开发;电液集成式阀门驱动技术研究;集中式阀位指示研究;中高压液压阀门驱动技术研究;阀门驱动模块软件和硬件设计开发;阀门状态分析和数据库技术研究。
4、机舱自动化数字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数字信息平台的系统结构和顶层设计研究;数字信息平台的硬件配置和构建技术;网络系统与各独立系统间的接口技术研究和开发;数据交换及标准化研究;实现大容量信息处理及船、岸间信息实时传输。
(三)考核指标
1、完成主机遥控系统、全船监测报警系统、船用阀门控制系统和机舱自动化数字平台综合管理系统等的研制。并满足下列指标:主机遥控系统控制响应速度小于4ms;主机遥控系统转速稳定范围在-2rpm~+2rpm之间。阀门遥控系统信息、指令传输速度小于4ms;控制阀门开度精度在0.25%F.S.到0.50%F.S.之间。控制报警响应速度小于100ms;光纤温度传感系统测量精度为
2、上述四大系统需分别取得CCS船级社颁发的上船许可证,获得LR、ABS、NK其中一家船级社的上船许可证,并完成一条以上出口船的实船应用。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1800万元。
课题四:综合船桥系统
(一)研究目标
突破船舶导航信息化技术和船舶驾控自动化技术,完成船舶导航、驾控、避碰、通信一体化集成,构建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全船统一操控和管理平台,通过系统核心技术攻关和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设计,开发出功能和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水平的完全国产化的综合船桥系统。
(二)研究内容
(1)综合船桥总体设计研究。包括:规范化的船舶导航与驾驶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以及综合船桥系统一体化设计和人机工程关键技术等。
(2)综合导航分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包括:船舶智能航行管理系统,国际通用的电子海图功能插件及数据库技术,船桥数据分布网络体系下功能模块设计及接口技术,多传感器多数据集的导航信息融合处理关键技术等。
(3)综合驾控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大型船舶综合驾控技术,航海辅助决策专家系统,雷达图象与电子海图图象融合生成技术,多目标综合避碰系统关键技术等。
(4)导航、操舵与主机遥控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导航系统和主机遥控系统的接口技术,导航、操舵与主机遥控信息和功能集成技术等。
(三)考核指标
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船桥系统的软硬件集成,形成产品功能模块系列,提供一套样机,达到实船应用的技术要求。开发具有全球、全天候、连续航海导航和自动驾控功能的综合船桥系统,具备导航信息综合处理、导航方式冗余和自动择优切换、航向自动控制、航迹自动跟踪、多目标自动避碰辅助决策以及车、舵集成与联合操控、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航行态势综合监视和综合报警等功能。航迹跟踪误差 0.1 n mile、可同时避碰目标船2 ~ 4艘、系统可靠度和可用度均达到0.99以上、远洋航行节能 1%~2%。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900万元。
课题五:船舶动力自动化公共支撑平台
(一)研究目标
提出船舶动力、自动化技术标准,构建船舶动力、自动化技术的体系框架,从技术发展顶层战略设计、标准以及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全方位构建船舶动力、自动化技术发展支撑平台。
(二)研究内容
1、船舶动力、自动化技术标准。包括:智能化柴油机、双燃料发动机、机舱自动化、导航自动化集中控制等相关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分析,专业标准体系研究。
2、船舶动力、自动化示范运行和推广应用。包括:将项目成果成功推广应用于船舶制造和船舶配套制造企业中,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船舶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
3、船舶工业战略技术研究:船舶工业战略技术的特点、作用和意义,船舶工业战略技术的体系框架,国外船舶工业战略技术发展状况,我国船舶工业战略技术发展思路、目标、方向、政策与措施等。
4、船舶动力和自动化前沿技术发展研究:国内外船舶动力、自动化技术发展跟踪比较研究,国外船舶动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状况,我国船舶动力、自动化技术发展思路、目标、方向等。
(三)考核指标
以本支撑计划项目研究为基础,形成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草案近30项,并通过专家审查。船舶动力成果至少应用于2家单位,船舶自动化成果应用于3家以上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战略技术体系框架,提出明确的战略技术发展思路以及我国船舶动力、自动化技术发展思路,对政府部门以及船舶企业的相关决策起到有效支撑作用。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600万元。
三、申报条件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均可申报。
2、鼓励产学研联合,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各方须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约定项目申报单位、参与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责任和经费。
3、申报单位必须是行业骨干机构,具备较强的研制和开发能力,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配套资金和相关的配套条件,具有5年以上相关业绩,单位信誉度好。
4、申报单位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备国家或行业重大项目的组织管理经验,要有科学、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5、课题负责人的基本条件为:
①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年龄在60岁以下(按签订课题任务书时计算);
③具备高级职称;
④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⑤同期只能主持一项支撑计划课题,同时可参加一项课题;
⑥过去三年内没有国家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四、申报文件的递交
(一)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和《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申报书》各一式15份(A4纸装订,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的格式及编制要求,请登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www.most.gov.cn)。
《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申报书》的编制要求,请登陆科技部国家科技经费预算申报管理中心网站(http://finance.most.gov.cn/)。书面材料应当由申报系统软件打印,书面材料与网上申报材料不一致的课题不予受理。
(二)受理地点、时间、联系人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西苑饭店九号楼5914办公室
邮编:100044
申请截止日期:
联系人:王俊利 电话:010-88475452,
邸占强 电话:010-68030210。
邮寄文件以寄出日期邮戳为准。对申报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损坏和逾期送达由申报人负责。
申报材料电子版请发电子邮件至huangling@htrdc.com。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二OO六年十月十日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