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的“分层教学、共同递进”策略探索
英语学科的“分层教学、共同递进”策略探索
一、分层递进教学的现实意义
由于学生存在基础,接受能力、智力学习动机等等的差异。班上各个学生 获得同样知识所需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相同时空中按划一的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从而降低了这些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学效率低主要是由于班级中的差生和优生获得同样知识所需时间的差异造成的。教学中如能把获得同样知识所需时间的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施教,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在目前,我们学校不可能缩小班级规模的前提下,合理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具体操作:
1、学生分层: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其他人的作法,结合本校高中生年龄。心理特征,决定显性分层弊端较多。于是采用界限不是很分明的隐性分层。按照每位学生对自已智能,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心理素质、自学能力等的评价,将自已归为一级、二级、三级英语水平,这是隐性分层,只有学生自已和教师知道。
2、目标分层:教师分别对一级、二级、三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使人人清楚自已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将要达到的目标。目标是动力,有了目标,便有了奔头,便来了精神。于是学生不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中出现了能动性。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
3、课堂教学分层:根据学生自愿,分成以自学为主的自学小组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辅导小组。人数是机动的。根据课文的难易、不同的题材、体裁,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地选择自学组或辅导组。具体做法:自学组,教师拟出自学的要求提纲,学生就这一课内容应该掌握的目标,用少于辅导组一倍的时间,通过自已查资料,查阅参考书、字典等,将它掌握,达到事倍功半的要求,然后另一半时间用来走出课本,进行大量的阅读,讨论等,尽可能多地掌握词汇,获得信息,活用问型,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
另一部分的学生则在教师搀扶下学习。教师在讲解重难点的同时,渗透学习方法。
待二个小组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后,自学组一个课时学完二个课时的内容,辅导组二个课时学完,全班合并。教师通过设计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否落实。
4、作业分层:每次的作业分一级、二级、三级,由学生自已挑选,鼓励一、二级学生在掌握本层次内容后,选做高一层次的题目,目的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转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推动学生的发展。
实行这种方法后,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学习积极性提高,并形成了争取不断递进的气氛,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5、辅导分层:
①知识上的辅导
相结合
②精神上的鼓励
利用早、晚读和每次改练习的机会,在每位学生练习本上写一些针对性的建议、目标、方法,及名人名言、谚语格言,进行个别化辅导。虽然教师花费的时间多,但对人的激励作用与所花的时间是成正比的。
⑤评价分层:
不是用划一的绝对标准来衡量每个学生,而是用与不同层次目标相对应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因而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较好地达到自已的目标,从而获得鼓励;同时,每个学生也都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自已的目标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它还为教学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将考试由以往的“筛选器”转变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和教学的“服务器”。
每次试卷标明一级必做题,二级必做题、三级必做题,在长度、难度上呈梯形递进。
三、初显成效:
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且师生关系十分和谐。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你知我知”——教师心里清楚,学生自已心里也清楚。一点点的进步被教师看在眼里,及时受到鼓励。由于只有自已与自已的比较,没有同学间横向的比较,学习气氛较为宽松,学生心理上不压抑。但因为受到整个气氛、环境的影响,人人被有形无形的东西推着向前走,人人都不敢懈怠。学习渐渐形成良性循环。
2、差生面在减少,英语总体水平在提高,这在课堂气氛、测试成绩上均可体现出来。
四、存在的问题:
① 高三缩小差生面的同时,如何加大对尖子生的培养力度。让他们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②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上还需探索。
③ 评价、测试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的评价机制,如何合理,相对公正地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有成就感,从而让测试真正成为自我激励的有效方式。
温岭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检查表
课题组负责人:何小怡 学校 温岭中学 2001年 课题名称 英语学科的“分层教学,共同递进”策略探索 |
阶段成效:通过收集、分析国内外有关分层教学的理论,根据本校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进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及评价分层。一年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师生关系和谐,学习气氛宽松,课堂气氛活跃,差生面减少,英语总体水平在提高。 |
存在问题:1、缩小差生面的同时,如何加大对尖子生的培养力度,让他们能走多远走多远? 2、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3、如何合理评价,相对公正地测试学生的学习状况,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有成就感,从而让测试真正成为自我激励的有效方式? |
评价建议:1、分析以前阻碍学生共同递进的归回。 2、思考与策略 3、操作流层:如何操作?具体结合案例作附件 4、成效与讨论:通过与原先的对比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