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模式》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提出

目前的语文教学评估只有一种形式,就是用语文基础、阅读、作文组合成的一张张试卷来考学生。教学评价的单一、静止、绝对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桎梏,束缚了语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创新性思维。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语文评价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二、 理论的来由与发展

依据国家对中学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国家对高中语文教育的期待。把学习个体的和谐进步放在首位,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高中语文过程性总体评价目标可以表述为:受教育者在德、智、美诸方面健康的发展;知识和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已有水平上获得长足的进步;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文明地交际,有良好的团队素质。 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语文基础知识、社会文化常识、思想方法论;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文明交际,思维品质好,有批判精神。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具有个人的学习体验,有正确、良好的学习方法,有正确的方法论思想。


  3、情感态度目标。积极地为人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富有责任感;爱国、忠诚、高尚、尊老爱幼,富有同情心与牺牲精神。

三、评价的基本原则

1、 评价内容综合化,注重整体性。

2、 评价形式多样化,注重生动性

3、 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互动性

4、 评价处理赏识化,注重激励性

高中语文多元化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与教育的最高追求相一致的,那就是对人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也强调指出,评价是为了“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语文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与手段要起到催化智育、净化心灵、提升品质、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作用。因此,我们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 ,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独创性、培育成就感、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过程性评价中,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用数字精确地描述被评价的对象,是定量评价的特点。而定性描述则是对被评价对象的性质、特点、状态的描述,具有模糊性。而语文恰恰具有模糊性。整合其效能,无疑会强化语文教学的效能。


四、评价的方法与手段

除了常规的测试之外,我们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分别作为一种独立的能力来考查。我们将四方面的成绩综合起来作为学生一学期语文学习的结果性评定。测试(包括单元、期中、期末)与三大块的分数比例为5:2:2:1。

1、 阅读能力考查

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成绩占总成绩的20%(学生每学期的语文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30%+平时测试平均成绩*20%+语文综合能力成绩*50%),语文综合能力成绩中包括写作能力占20%、阅读能力占20%、听说能力占10%。

语文阅读能力采用百分制来评估,即每学期共100分,另外有关语文阅读的竞赛获奖者可以附加分的形式给予加分。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 高一阶段:以完成完成阅读卡为主,辅以阅读能力测试。

① 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16张阅读卡(约每周1张),每张总分为5分,共80分。每周评估1次,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没写五档,各档对应的分数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0分,期末累计分数,作为总评的成绩。

② 每学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2次测试,时间分别在期中考和期末考之前,成绩各占阅读能力成绩的10%,每次测试的成绩*10%计入阅读能力总分。

③ 附加分:对参加阅读竞赛得奖者进行加分,获校级一、二、三等奖者,分别给予10分、8分、6分的加分,县市级得奖者依照校级的分数加倍给分。

2、 高二阶段:以背诵和默写古诗词为主,辅以诗词赏析。

① 学生背诵大纲中要求背诵的诗词占50分,每次背诵的成绩分为优秀(背得流利)、良好(基本流利)、合格(基本会背)、不合格(部分会背)、差(完全不会背)五等,分数分别记为5分、4 分、3分、2分、0分,每学期约10次(多于10次按10次计算),平时作好登记,期末累计分数,计入总分。

② 每学期对学生进行2次的古诗词默写测试,试卷采用百分制,每次成绩各按10%计入总分。

③ 期中考和期末考之前,各对学生的诗词赏析进行测试,试卷也采用百分制,每次的成绩各按15%计入总分。

④ 附加分:参加古诗词阅读竞赛得获者,以附加分的形式给予加分,获校级一、二、三等奖者,分别给予10分、8分、6分的加分,县市级得奖者依照校级的分数加倍给分。会背《唐诗三百首》或超额完成背诵任务者,也给予相应的附加分。

3、 高三阶段:以鉴赏文学作品为主。

① 学生每学期必须写10篇读后感,每次总分为5分,共50分,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没写五档,各档对应的分数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0分,期末累计分数,作为总评的成绩。

② 每学期对学生的阅读知识和能力测试1次,试卷采用百分制,按测试成绩的10%计入总分。

③ 每学期期末要求每位学生写一篇阅读总汇报或课题小论文,总分为40分计入阅读总成绩。

2、 写作能力考查:

作文评估占学期总评估分值的20%。它由三大部分构成:每四周一次作文,隔周一次随笔,每学期一次手抄报编写,该三部分预计总分为100%。学生参加校级以上作文比赛获奖或在校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均以附加分计入总分。最后把本体分乘以20%与附加分相加,,便是该学期作文成绩评估分。具体分值及要求以下:

A、大作文每四周一次,学期总计五次,每次分为ABCDE五档,E档不得分,D到A档分别得2至5分。档次标准参照单元写作要求及会考,高考有关标准。该部分满分25分。

B、周记隔周一次,学期总计为十次,每次分为五档,不交者不得分,E至A档分别得1至5分。随笔要求不同于大作文,提倡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题材、体裁、字数均不予限制。该部分满分50分。

C、手抄报编写一学期一次,重在训练学生写作综合能力。总分为25分,高一至高三学年要求有所不同,高一学年以班为单位评出A级者,约占全班20%,计满分;B为50%,计20分;C为20%,计15分;D为10%,计10分;未完成者计0分。

D、附加分

①在校级刊物发表一次计1分;镇级刊物发表一次计2分;瑞安市、浙江省级刊物发表一次分别计3、4、5、分。

②征文比赛获奖: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3、2、1分

镇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4、3、2分

县(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5、4、3分

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6、5、4分

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7、6、5分

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8、7、6分

3、 语交际能力的考查

为了能促进学生积极发言,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我们建构学生评价机制与奖励加分制来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1、 学生评价机制。它由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三块组成。其分数比例为2:2:1。在学期期末时,通过问卷形式来进行。问卷调查形式如下:

项目

得分
上课发言

(与家长沟通)
用普通话交流
表达

得体

优(3分)




良(2分)




合格(1分)





教师、学生的最后得分由累积总分除以调查人数的分值。

2、 奖励加分制

①能够完成在语文活动课上发言任务的学生加6分。表达流畅者加8分、讲得生动形象者加10分。

②一个学期每参加一次校级集会、演讲比赛、国旗下讲话等语言类的活动得12分。获奖者加20分。

③一个学期中每参加一次市级语言类比赛或活动者的18分,并获奖者加30分。

2、 口语最终得分:(评价得分х50%+奖励得分50%)х10%=总分

结束语
  过程性评价强调在“过程中”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在“过程中”养成语文能力及其情感、态度,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它始终把学生与教师的活动看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始终把学生视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而不是抽象层面上的“学生”。


五、实验对象和方法

在瑞安中学、瑞安四中、玉海中学组织实施课题实验研究。

课题的研究学校都要求在高一年级开始搞实验,确定好一个初一实验班和一个初一控制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要大致相同,由同一位教师执教(便于控制无关变量)

六、课题实施的步骤(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