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高中语文探究式对话阅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高中语文探究式对话阅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    课题的提出:

对话阅读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新课程中,对话教学已经超出了原初的语言学范围,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表现为多种教学策略。它不仅指师与生之间透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也包括人与文本,人与自我的对话或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程实施两年多来,上述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崭新的阅读理念正由专家层面进入实践层面,直接改变着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机械繁琐的分析,不能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语文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二、课题确立的理论依据:

新课标提出的对话理论,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理论从来都是和阅读理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对阅读理论进行简要的归纳。

1、理解说。这种观点来源于西方的传统解释学,认为阅读的目的是理解,理解的本质是还原,即通过文本的语言形式探寻作者的本来意义。

2、创造说。既然还原作者在文本中的本来意义是不可能的,西方的现代解释学提出,阅读的目的意义不在于还原,而在于创造,即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文章的意义。

3、对话说。近年来有人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和西方接受美学那里得到启示,认为阅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实际上是潜在的作者)之间的主体间性的对话活动,读者是阅读的核心,是解释文本的权威。作品不是作者的丰碑,而是乐谱,需要读者演奏。接受美学家尧斯认为,艺术交往活动的本质在于,人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在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对话,读者通过和作者的对话,达到理解文本意义的目的。由于有一代代读者的参与,作品的意义才被不断揭示出来,创造出来,并不断地积累。读者永远存在,读解永无止境。

对话理论,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理论,除了从对话阅读理论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之外,还借鉴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教学中应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地位由原来处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

建构主义思想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学生、文本成为平等对话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而作为教学文本的教材,也是一种参与的主体,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互为主体的对话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进行“对话式”教学实践与研究,探索和认识高中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通过“对话式”语文教学研究,探究高中语文“对话式”教学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高中语文“对话式”教学体系(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

3、通过“对话式”语文教学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4、为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各种策略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借鉴的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基于“对话理论”中的“平等”法则,研究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平等”是对话的前提,是实施对话的第一“法则”。为此,我们拟研究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特别是引导语言、情境语言、评价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角色意识。

2、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教师与学生)对话的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不是“你教我学”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意义关系,是一种交往互动的对话关系。对话意味着教师把学生当成有主体意识、主体地位的“人”来看待,意味着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是可以真诚交往的“我你”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发号施令者,而是学生群体中有能力的一员,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这种交往对话,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民主平等为基础,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达到互动、互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生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生之间通过讨论切磋、思维碰撞可以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在交流、研讨中,学生可以学会合作,学会与同学分享成果,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同时也可以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学会与他人辩论。阅读教学的对话观告诉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设置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正是在与教师、其他的阅读同伴的争论中,学生最终获得对文本的渐进理解,阅读能力逐渐提高。

4、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生本”(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

将学生阅读文本视为对话,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是要求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使学生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文本意义。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从而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意识。但学生的对话能力是有差异的,学生阅读文本,自始至终贯穿着质疑、释疑、交流、感悟。教师要为学生与文本对话设立台阶,指点方法,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登堂入室。

5、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师本”(教师与文本)对话的策略。

教师自身要积极参与到与文本的对话中去,用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道德判断、审美情趣,对文本进行具有个性化的解读,用自己的慧眼找到文本中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教师阅读文本,并不是按照教参去阅读,也不是仅仅为了研究文本的知识点,而是凭教师的阅读个性和经验积累走进文本,从文本创作的角度与作者和文本对话,获得理解和感悟,并为满足师生对话的需要而寻找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设计思路。

6、“对话式”语文教学的案例研究。

研究离不开活生生的案例。为此,我们拟从身边的案例和各种平台上的案例资源入手,根据“对话”原理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

五、实验方法:

鉴于本课题研究基于“对话理论”,实践主阵地在课堂。因此,我们拟采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一系方法。

六、实施步骤:

1、起始阶段(20063月——20069月)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现状和学习方式的调查。确立课题、组建队伍、明确研究目标、制定初步研究方案。

2、分析阶段(20069月——200612月)

收集资料、分析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网络等资源,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话式”教学模式,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研究策略。

3、实验阶段(20071月——200812月)

选择4-5个实验班进行区域性实验,分别对“对话式”阅读教学及“对话式”作文教学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进行一定的个体访谈、观察、收集实例等实验工作。整理试点经验,写作阶段总结报告。

4、结题阶段(20081月——20093月)

确立结论、总结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展示交流成果,分析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升华理论。

七、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2、论文、个案反思、叙事文章(教学心得);

3、“对话式”语文教学的优秀课堂教学纪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