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题:《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探索》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探索》课题研究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研究,中学化学组全体教师于2003年申报并获准立项承担了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探索。经过四年的研究和探索,已完成了既定任务。现将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高中化学新课标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新课标下过去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显得苍老而笨重,很难完成新课标所要求的目标,新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研究和探索迫在眉睫,然而,国内外高中化学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并没有成形的章法可循,基于此,我们五十一中化学教研组对新课标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开始了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教学方法论,作为理论依据。另一方面,研究新课标,把握研究方向,第三方面,研究教师和学生,教学的施与者和接受者,从而得到切实可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三、研究的方法

问卷法,实验法

四、研究的过程

1)制定研究计划

033月至048  制定课题方案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媒体应用理论的培训,聘请东北师大的老师做讲座。

048月至063  每位课题组成员承担各自的子课题进行研究。

063月至068  精选优秀课课件,汇编论文集,撰写本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科研成果鉴定。

2)对教学方法论进行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和杜威两人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很大。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给我们的启示是:1、有效的教育应该是建立在和谐、融洽而又充满乐趣的基础上的。2、情感和谐教育的动力;教学方法是和谐教育的桥梁。3、激发动力与改善学法密切结合,定能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杜威提出的教学方法论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不仅仅是教学论的变革,而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革。正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揭示了杜威教育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就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培养智慧为目的的区别。他说: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是多年来存在的老问题,然而还需要不断地重新提出来。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杜威要原是人的智慧,即明智地行为、行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育以知识为目的并以知识来扼杀智慧,杜威则以智慧为目的并以知识来增进智慧。对于活动而言,知识永远是从属的。杜威是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论述教育的。

3)对新课标进行研究

通过研读新课标使我们认识到课题的研究主要反映的就是课程改革后教师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力求用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高科学素养的化学人才,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4)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

课题组成员卫薇老师进行了高中生学习化学的调查。她对全校10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是: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普遍缺乏。在调查对象中有50%左右的学生对化学没有特别的兴趣,约有10%的学生喜欢学习化学的原因是因为高考中有化学这个学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考。教学围绕习题展开,平时各种名目的考试多,教师满足于教会学生解题而较少培养思考和质疑。调查结果显示,5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化学的。教师和教材表现出权威性。调查显示,当自己的看法与老师和教材不符时,虽然有78.3%的学生保留观点,但在语言或书面表达时不敢突破,仍与老师和教材的说法保持一致。教师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情景。调查显示,53.8%的学生希望老师能以典型实验、习题、事例进行分析,注重培养能力;55.7%的学生希望老师将课本知识与当前社会、科技、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实际结合起来;67.9%的学生希望老师研究大纲和教材,把握好重难点。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显示。师生交流偏少,教师中心现象比较严重。调查显示,38.9%的学生认为课堂讨论太少,50.9%的学生较少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不够。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甚至有3%左右的学生几乎没有提问过;61.3%的学生偶尔有提问的愿望;29.2%的学生在课后复习中能独立进行归纳和总结,20.7%的学生需要老师指导才能完成归纳,38.7%的学生希望老师能提供详细的单元小结;53.7%的学生没有预习新课的习惯。学生缺乏良好的独立实验习惯。调查显示,44.3%的学生不注意安全问题;53.8%的学生进入实验室时较少关注危险药品的摆放位置;实验结束时只有26.4%的学生能主动收拾实验桌。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74.5%的学生能完成实验,但往往需要获得他人的帮助。高中教材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查显示,55.7%的高中学生不喜欢看化学课本,但对课外化学科普读物感兴趣。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合物知识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学生尤其对化学实验感兴趣,希望加强化学实验。学生比较希望学习与生活、能源、材料、环境和高新科技相联系的化学知识。化学计算最不受学生欢迎,与其繁、难的特征有关。

    王广森老师和刘永奎老师对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做了调查和研究。研究发现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1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2、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3、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4、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这一点从我校开展的双主一本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综上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5)课题组成员对子课题进行研究

子课题按立体框架划分:横向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两方面;纵向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方法、元素化合物和有机的教学方法、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侧面研究教学的背景和形式。

①②③④⑤

 

在实践上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初步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培养了一批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这集中反映在以下七个方面:(1)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确立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思想;(2)形成了教学形式与方法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观念;(3)制定了以知识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单元达标教学策略;(4)探索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活动形式;(5)创立了多变量可控制的教学模式;(6)完善了自我矫正的教学评价系统;(7)构建了对教学质量全程控制的教学管理机制。
    “
融会百家,发展创新是高中化学教学研究一贯坚持的重要策略。课题研究着重吸收和借鉴了下列理论:(1)素质教育的理论;(2)教育的整体优化思想;(3)和谐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理论;(4)情感教育理论;(5)活动教学理论;(6)学习科学理论等。另外,现代认知心理学、脑科学以及结构主义教学论等,也为高中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研究。包括高中化学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的基本理论、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分类体系、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操作规律、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评价体系、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2)实验研究。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为核心,着重进行前置补偿、单元新授、单元综合、单元矫正四课型教学实验,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实验,活动教学模式实验,分层达标教学实验,异步达标教学实验,主动性学习实验,学科学习指导实验等。(3)推广研究。包括系统整理、升华前十几年教学形式与方法成果,编写普及性教学形式与方法读物,收集、筛选、整理、加工、制作能体现高中化学教学基本课型特点的各学年课堂教学录像,教改成果普及和推广规律研究等。上述三个方面,理论研究是先导,实验研究是关键,推广研究是目的。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其重点是尝试建立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三、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研究的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理论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归纳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等;实验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推广研究拟采用行动研究法。(2)选择实验班级的标准是实验班要随机取样组成,各实验教师要设对比班,取样方法相同,个别教师因研究性质所限,不设对比班,采用单组实验法。(3)实验教师的培训。实验教师接受过骨干教师训练,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热心教育,积极从事教育科研。自实验研究开始,组织实验教师集中备课,对实验教师定期进行培训。(4)实验辅助教材。实验教师要使用与教材配套的由课题组编写的教学指导书。其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学习指导、化学课程标准解读等。
    
研究过程历时四年,分以下三个阶段:(1)方案设计阶段(20023月~20038)。在对高中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工作,召开开题会,部署课题研究工作;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进行培训;作好课题研究的其他准备工作。(2)实验研究阶段(20038月~20053)。各分课题组按照各自的研究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工作。(3)总结验收阶段(20053月~200512)。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工作,组织课题鉴定。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与结论

()理论研究成果

1.高中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探索基本概念研究。

教学形式与方法是教师对发展学生身心变化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这个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含义:一是化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途径之一。二是发展变化是通过教学活动发生的。三是学生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为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也表现为与行为变化相统一的心理变化。这表明,学生的发展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为了更加准确地理解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内涵和外延,科学地制定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师应正确地把握化学教学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一是教学的内隐性与外显性,二是教学的收敛性与开放性,三是教学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
    
与化学教学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是以乐观主义的教学论为指导,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反馈矫正为机制,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的教学体系。就其本质而言,也可以说,目标教学是以目标导向和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这一定义简明扼要,既反映了目标教学的特征,也揭示了目标教学与其他教学理论流派的区别。

2.高中化学教学理论基础研究。

主要包括:(1)高中化学教学必须从为掌握而学走向为发展而学。化学教学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2)化学教学必须由传统的三中心走向新的三为本,即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活动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有优势,化学教学必须将科学教育思想与人文教育思想统一起来。
    3
.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分类体系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对布卢姆教育分类学的改造,集中体现在教学形式研究的中国化上:(1)减少分类层次,增强化学教学实用性;(2)从我国国情和中小学教学实际出发,课堂教学为主;(3)网络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也是很好的教学形式。

4.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是高中教学方法个别化的研究。从1996年开始,矫宏英老师就实施了导学议讲法教学实验与研究卫薇老师进行了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探究能力整和的研究。二是化学教学环节化的研究。课题组认为,以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为代表的教学基本环节,反映了化学教学的基本操作要求、活动规范,适用于化学教学的各类课型。其教学特点集中体现在导学达标这一环节上。三是化学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刘永奎老师立题进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优化单元教学设计、不同层次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的研究、不同单元()达标过程的研究、与教学过程优化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四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方法的研究。关明老师在化学教学研究中以活动心理学理论、人的发展理论和活动教学理论等为基础,提出了实验探究、价值体验的化学教学模式。实验探究以学生外部和内部的活动为主要特征,教学在一个经验的、逻辑的、科学的世界中进行;价值体验则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意义的追问、价值的感悟、情感的升华。这就从教学操作上为实施情感教育、落实情感教育目标找到了内在机制。五是情感教育的研究,王广森老师认为情感教育具有模糊性、储蓄性、暗示性、间接性、弥漫性、陶冶性等特点,情感和认知既有相生相融的一面,又有相克相斥的一面。他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情感目标的四点对策:激发兴趣——寻找情感教育的原动力;把握时机——选择情感教育的切入点;讲究分寸——掌握情感教育的火候,即把握好情感教育质和量的规定性,张弛有度、深浅合适、多少相宜;融入真情——引发情感教育的共鸣。
    5
.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评价研究。
    
一是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评价观发生了重要转变,提出了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估体系的设想,标志着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评价观由为掌握而评为发展而评的重要转变;提出了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评价的多元化、个性化、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等评价原则,体现了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评价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个性。二是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评价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重要转变,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评价上,标志着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评价从以低层次的双基目标的达成为中心,向以学生素质综合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三是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评价指标发生了重要转变,提出了由基础性、开放性、主体性、差异性和生成性等指标构成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现代课堂教学的特征。
    6
.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管理研究。
    
一是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成为十五期间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主管理,一切管理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理解、尊重、信任教职工,不断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等。二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拓宽和深化了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管理研究的内容。从纵向上看,通过管方向、管研究、管评价,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工作者教学思想和科研活动的管理,加强了对学校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评估的工作;从横向上看,重视了教师素质达标管理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管理。
    7
.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体系研究。
    “
学习策略教育研究是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实验与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标志着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体系已由五个方面拓展为六个方面(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学习策略、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他们本着保持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特色,发展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服务素质教育的精神,在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框架内,把认知、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的学习策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
)实验研究成果
    1
.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研究提高了教育水平,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全组的实验教师都被评为市、区、校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
   2
.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通过实验研究,从学期、学年的质量检测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班,高、中分数段人数增加,而低分段人数减少,成绩检验z值大于196258,表明实验效果差异显著非常显著
    3
.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研究促进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课题组成员张辉老师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班采用了一二三四教学基本策略,即实验教师要树立一种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所有学生都能学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强化两种意识(参与和竞争)、发挥三种优势(目标导向、前提测评、反馈矫正)、实施四项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方式的改革)。两年实验研究表明,目标教学不仅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一是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实验前期,实验班与对比班的能力基本持平。实验后,实验班成绩高于对比班,差异非常显著(P≤001),二是推动了学生情意的发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三是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实验结束时,市课题组组织评估验收,对68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均有了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明显增强,化学科成绩优异。2004年赵云龙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化学系。
    4
.化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全组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科研成果的有50%,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和研究,课题组成员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共计42篇,其中有16篇被评为省市级优秀论文,有2篇被分别收省级刊物发表,有两名同志还参加了化学参考资料和习题集的编著工作。
    (
)推广研究成果
    
一是课题组成员参与编写了论文集。二是对推广研究的性质、意义、特点、机制、构成要素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三是召开了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推广研讨会。

()分析与讨论
    1
.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是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二是完整的教学体系涵盖了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内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且初步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科学化、序列化。三是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设计、课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实施途径。四是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建立的评价(教学前提评价、目标达成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和管理(分级管理、全程管理、分类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机制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
.丰富、完善和发展了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为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构建提供了实证依据。
    
为掌握而学走向为发展而学、由传统的三中心转向新的三为本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中全面推进目标教学研究等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高中化学教学思想在丰富、理论在发展。而学习策略教育的提出,更使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得到了新的拓展。
    3
.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研究推动了我国群众性教学改革的发展,为当代教学改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研究在我国当代教学改革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是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研究推动了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学向以目标为中心的教学的转变,推动了我国的课程改革。二是作为一项群众性的教学改革,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独特的研究道路,提出了先学一家,融会百家,发展创新,自成一家的教学改革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发展方向是:(1)拓宽研究领域。将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由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发展为以教育目标为导向的教育改革。(2)注重理论研究。注意吸收专业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与,进一步加强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理论基础的研究。(3)重视当代教育思想研究。关注由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的课堂教授与学生自主活动的关系。(4)重视创新素质培养目标研究。适应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在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分类研究上,要从以双基为主的教学分类的研究转向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5)构建多维互动课堂教学体系。目标教学必须从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主走向以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为主。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促进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的生成;要重视对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的研究,走出教学模式研究过分精细化的误区;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6)建立多元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和方法必须尽快从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和管理所有学生的单一评价和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