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课题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课题

华容五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2007年秋季,湖南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在这个特定的转型时期,我们的语文课堂产生了大量的矛盾和困惑,不少老师反映课时明显不足;很大一部分课堂还停滞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 具体表现在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忽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多种需要和潜能这种教学模式的直接结果是高能耗低收效,最终使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各种能力也发展缓慢。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早就预言:未来社会“最终将走向学习化社会”。因此,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离校后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生活态度等内容。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且是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的人才。综上,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密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根据高中生心理特征的不断发展变化及高考需求,积极探索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明显感觉课时不够的矛盾,积极探索以何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广开学生的学习思路,积极探索在课堂上如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根据这一理论,在新课程理念下引入学案来指导教学,试图在实践中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方法,并使之具有操作性,显得十分必要。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对我们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都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作先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知识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有: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发起性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要努力创设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建立一套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案教学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追求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学案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坚持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启发、提示、点拨,发挥师生、生生互相交流、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知其谁用”。学案式教学的总体思路就是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框架下深入研究了教材的意义性及其学习条件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处理教材内容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他进而认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这一自主探究并不是盲目的随意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义、有目的的自主探究学习。现行教材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的,学生在知识迁移的作用下,具备自主探究尝试成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前给学生提供的课堂学案,正是遵循了这样一条规律,既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顺应思维能力,旨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知识结构”得以改造或重组,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4.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喜欢讨论、探究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明白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思维有较大的发展,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有力指导。一般年级越低,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强,年级越高,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弱。这为我们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

  5、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构建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们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为课堂的主导,极力倡导老师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以及主体与群体之间的辩证统一两大基本教学规律。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热爱科学的热情。

  三、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学案”教学法的运用理论

  2、“学案”编写的原则

  3、“学案”的基本结构

  4、学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5、语文“学案”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与操作

  6、语文“学案”教学的启示与反思

  7、从“教案”到“学案”编写的相关问题研究

  8、语文学案教学对学生思维、学习习惯、学习负担等各方面的作用及影响。

  9、学案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

  (二)研究目标

  1.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2.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采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4.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社会社会中自尊、自信、自强,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5.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他们能够将教学作为创造性的事业,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学生涯的快乐,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与学生同提高共发展。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为完

  善的方法。

  2、个案研究法:每一环节实施后,进行阶段性分析,注重个案分析和积累。

  3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对学生在学案导学模式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4、行动研究法:在操作过程中及时了解、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变化。

  5、比较实验法:对使用学案和没有使用学案的年级进行比较研究,了解课堂的得与失,进而找出完善学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二年,我们的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其中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课题准备阶段(2009.3——2009.4

  (1)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及研究对象

  研究人员:郭先训 符安明 陈智莉 徐平 包戴红林金华 严定宇 石曼丽

  研究对象:高一年级 高三年级

  (2)选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3)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制定实施细则

  (4)课题组成员、实验教师学习有关学案教学法教学理论以及实验方案,对如何设计、编写和使用学案,建立语文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思考。

  (5)确定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讨论课题计划,进行具体分工,明确总体目标和各自的责任

  2、课题实施阶段(2009.5——2010.6

  (1)根据实验方案和计划开展课题研究

  (2)高一、高三备课组教师收集研究资料,同组教师集体备课设计学案

  (3)在校内上研讨课若干节,不断完善学案设计和学案教学中的不足,解决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研讨不同课型的学案形式及实施方案,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5)比较分析学生运用学案前后不同效果(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等方面)

  (6)探究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对教师课堂定位的影响

  3、总结阶段(2010.7——2010.10

  (1)汇编优秀学案案例若干

  (2)明确不同课型的学案形式

  (3)探究出依靠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4)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5)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五、预期成果:

  1、力争形成丰富的成果群,包括优秀论文集、典型的教学案例集、调查报告、学生问卷反馈等。

  2、给我们的教学课堂带来实质性的效果:利用学案的教学模式能促进我们老师的成长,改变教学观念,融入新课程;有利于我们的老师利用学案对课程进行有效的处理,减少无用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顽强意志,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与能力。

  执笔人:陈智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