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主体实践性阅读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语文主体实践性阅读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们的研究课题《高中语文主体实践性阅读模式研究》于200612月经扬州市教科室审批,确立为扬州市“十一五”教科研立项课题,三年中,我们进行了扎实的研究,现已基本完成课题立项时确立的各主要研究内容,特做如下结题总结。

一、 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课题的前期准备阶段(20065——20068

1、组建课题组。

实践和科研是教学的两翼,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科研的力量。为此,我们语文组内部分教师,力图乘着课程改革之风,通过课题研究,改变高中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低质、低效、低层次”的教学状况。于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挑选了既有扎实的教学经验又有锐意进取精神的高中语文教师为课题组成员,组成了课题组。

2、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大纲,研究新教材,调查教学现状,确立研究课题。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改革的精髓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各门课程都要大力推进的一项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六项改革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高语文教学大纲也增加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新教材明显增加了开放型、探究性内容。这些都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语文教学。综观教学现状,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讲析轻阅读,重接受轻研究,重一统轻个性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在这重轻之间,使教学陷入僵死境地。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主体实践性学习理论,充分重视“主体实践”这一学习方式,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思想桎梏,为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鉴于上述原因,我课题组确立了“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主体实践性阅读的实践探索”这一研究课题,后经课题专家评审组的指导,我们又经过研究探讨,几经修改,最后确定为“高中语文主体实践性阅读模式研究”。

3、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课题前沿,做好开题论证。

了解课题研究的前沿,不仅能避免重复研究,也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明确研究问题,领悟课题精髓是顺利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因此,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追踪“实践性阅读模式”历史,领会“主体实践”的内涵,了解研究的前沿动态,借鉴成功的研究经验,思考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的教学现状,认真撰写了课题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

4、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还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才能使课题研究的质量有所保证。我们通过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课题研究学习理论。一是自主学习理论,我们着重选取了杜威、布鲁纳、陶行知等理论精要,使教师们更明确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的过程。二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此次课改所依据的核心理论,我们特别看重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通过学习,让教师们真正明白建构主义知识观,更多地关注学习者对知识的发现,更多地关注学生自动建构知识大厦;明白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促使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知识以意义。三是合作教育思想。我们重点了解了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联邦德国的交往教学论、美国斯莱文的合作学习等。合作教育思想倡导从师生关系入手来反思当代教育,为研究性阅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二)课题的研究阶段(20069——20093

1、研究内容

在两年半的时间中,我们本着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真实性的原则,围绕课题重点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了下列内容:

1)主要通过调查研究法,充分了解现阶段学生学习心理状况,为课题的有效开展准备素材,并制定具体研究细则,为进行案例研究找准目标。撰写第一阶段论文《主体实践性阅读的理论阐释》《主体实践性阅读条件下的文本资源开发》。

2)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践研究等方法,结合课题组成员教学实践,针对教师教学、课程目标研究、学情研究三个子课题开展多角度探究活动,同时,积累第一手资料,完成相关论文的写作。

3)综合运用行为研究、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以具体的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教研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目标,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和思维活跃度为落实点,在切实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完成若干体现主体实践性阅读思想的课堂实录,并发表于相关报刊。

2、课题研究的总体方略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总体的实施方略为: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基础,以课堂实践为基地,将科学规范的科研工作与系统广泛的教研工作紧密结合,将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一是以科研为主线,设计教研活动,进行实践探索。围绕课题,课题组成员每学年上至少两次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课、观摩课。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研究思想,体现研究思路,展现研究过程,要求教师在课后反思课堂实践,检验研究效果,最后课题组共同研讨,或反思成败或总结经验或提升理论成果。二是以教研为基础,以课堂为实验基地,推广研究成果。我们把总结出的主体实践性阅读的思路、模式及实施策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上评优课、公开课、观摩课,以推广研究成果,验证理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的合理性。通过这样的循环研究,从而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了起来,提高了研究效率。另外,通过教科研活动,总体把握科研方向、节奏,及时反思研究效果,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集众力、聚众志,保障了课题的研究质量。

3、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遵循总的研究方略,我们实施了如下研究措施。

1)转变教师角色行为,解决课题研究的前提和根本问题。

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促使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前提。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教育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在研究的初始阶段,我们一方面强化对主体实践性学习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特别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定位教师角色。一是平等参与:强调教师以平等身份对待每一位学生。放下权威的架子 ,摒弃儒者的样式 ,从讲台上走下来。在学生的实践性阅读的过程中 ,做导演,做教练,做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实践者,尊重学生 ,客观地评价学生。二是跟踪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自主阅读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 ,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由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实践性阅读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三是随机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态度;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 ,对学生在实践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发展研究保持盎然的兴致 ,在评价中要注意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要让学生始终能尝到主体实践性阅读的甜头。

2)突破研究难点,避免研究误区,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展开铺平道路。

首先是突破难点的研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要求培养师生的问题意识,使师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没有高质量的问题,就没有高质量的阅读探究。“在阅读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切入口,也是一个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确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这正是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痼疾的关键。因此,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集合众智、众力,以此为突破口展开研究,包括问卷调查,现状分析,课堂实践,成果总结。经过近一学期的研究实践,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普遍增强,课堂面貌大有改观,之后,我们及时总结了研究成果。

其次,在研究的中期阶段,我们加强理论学习和研讨,深化对“主体实践性阅读”内涵的理解,避免走入研究误区。   

由于我们一些教师对新的阅读教学理念理解有误,又受当前比较流行的“研究型课型”的影响,于是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偏差。我们针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了研讨:

其一,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求学生用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搜集整理资料,把学习目标定位于多方面了解科学、文化甚至美学知识,导致语文课上成了生物课、政治课、美学课……完全迷失了语文课的本性。

其二,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常常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但由于学生对课文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表演不到位,因此热闹之后,学生只剩下对课文内容的一点粗浅认识,更谈不上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其三,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实施“非指示性”阅读教学法,即把文章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不做任何指点。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对学生的理解也少有点评或限制,这看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但由于学生阅读水平人生阅历所限,致使他们的阅读水平始终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没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探究品质。

针对以上情况,课题组组织了多次理论学习和研讨,从而准确把握了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的内涵,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即在常规教学中开展主体实践性阅读的思路模式、方法策略的研究,及时避免了研究误区,为研究的深入展开铺平了道路。

3)提出实施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调整课题组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有些不适合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比如,教学环节安排的不够合理,教学的群体合作意识不够,专业讨论的气氛不浓,工作计划性不强,与学生真诚沟通不多,教研的时间少,获得教学信息的渠道不通畅等。在研究实践中,我们突出教师的专业行为,提出了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具体方法,并以此来调整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具体如下:

第一,强化课前预习作业的完成,做到心中有数。

课前预习作业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完成新的教学任务之前,围绕有关课程的话题而展开的交流。课前预习作业是学生对文本进行的唯一一次主体实践性阅读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对学生文本认知水平了解的重要渠道。主题实践性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强调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教学成为目标明晰、方法得当的有效活动。课前预习作业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教学时心中有数,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完善阅读教学环节,打造高效教学情境。

主体实践性阅读模式,特别注重教学环节的完整流畅。在既有的“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的“五走进”教学框架中,力求教学流程的规范合理。在五环节的所有细节安排上,也注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努力营造最佳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前预习作业能够有机衔接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使语文教学能够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健康行走在高效规范的路径中。

此外,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特别珍视学生的独特的内心感受,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课堂的开放性,课堂必然会出现许多新信息。如果教师这时死守既有框架而缺乏变通,必然限制课堂教学的展开,所以,主体实践性阅读在具体文本教学的实践中,又强调因材而异的灵活性。比如“走进作者”,就依照文本内容与作者生平的关系而灵活处理,并不拘泥于主题实践性阅读模式的第二板块。

第三,抛弃模式概念,重视教学反思。

课题组经常要了解课题研究的前沿动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先验模式的影响,但我们知道,如果对自己课题研究的理念精髓把握不准,又不能从实际出发进行实践,那么,任何模式的照抄照搬都会走样变形。因此,我们课题研究一开始就鼓励教师抛弃模式概念,鼓励教师自己先要有信心,根据自己思考和实际情况,一切按实际设计教学。于是,在新的教学状态下,教师不久就显出自己个性,出现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课。这时,我们又开始鼓励教师按模式理论总结自己的每一课,反思自己教学的教学行为。并及时做好记录。从而在操作上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4)课题研究的细化阶段,重视合作与交流。

我们在遵循统一的研究宗旨的前提下,从20083月起,研究进入细化阶段,课题组成员各侧重“五走进”中的一个环节,分别对“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这五环节展开详细研究,同时,结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体特征,对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以及在教材中比重大、难度高的文言文进行主题实践性阅读教学探索。在这一阶段,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明细研究内容,各负其责,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合作与交流,通过研究课、观摩课、阶段性成果交流等形式,共同参与,共同研讨,以确保研究质量。

(三)课题的总结阶段(20093——200911

在这一阶段,我们对三年的研究材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对研究成果进行理性的沉淀与提升,课题组成员写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由我负责撰写了本课题总的研究成果报告。具体成果有:

1、总结出了高中语文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的一般思路: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

2、总结出了实施主体实践性阅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总结出了大量的主题实践性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4、总结了不同文本开展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的具体思路、模式、策略。

5、总结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质疑能力的方法、策略。

二、研究效果

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的一般体系,即在具体文本教学过程中,首先立足文本本身的解读,建立起高中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培养起学生解读文本的必要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研究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独特心理,发现文字背后站立的作者形象;再将文本知识和学生生活实践建立关联,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健康成长过程的一部分;第四是将来自文本的感性认识提升至文化的高度,通过概括和互文性阅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理解文本、理解生活、理解文化的能力;最后,将一切学习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研究,进而具备创新素质。

2、总结出的大量的主体实践性阅读教学可操作的方法策略能为广大语文教师特别使普通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3、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促使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认真撰写论文总结研究成果,提升了教学质量。

4、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实现了由没有问题意识到善于质疑,由不会阅读到自主阅读,由不善思考到积极思考,由不懂研究到善于研究,由不敢创新到勇于创新的过程转变,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无论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是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无论是对于推动教学改革还是促进语文教学自身的发展,科研都是最佳途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