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研究

 

结题报告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冷祥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学生习惯了吃老师烂的知识,不愿动脑筋思考;不善与人沟通交流,有些甚至金口难开 基础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但教学质量不能降低;随着所学知识不断加深,又有着考试的压力,加之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厌学的现象有所抬头等。如何在新的课改形势下,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我们高中地理教师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并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且成效显著。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多数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中心是教师,学生是被动学习,普遍存在重教过多,重学不足,灌输过多,启发不足;生搬硬套,创新不足的现象。学生主体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位和边缘化,致使高中地理课堂索然无趣,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教学效率却不高,师生压力过大,师生关系紧张。这种现状既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背道而驰,又不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些问题的产生,不能一味的指责基础教育,我们应该以更积极、更负责的态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找出问题的关键并对症下药。所以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践行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本、高效、幸福的高中地理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并在全国大范围内开展了生本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作为指导者,应服务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品格的养成。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生本教育把师生关系处理得十分完美、和谐因此,我们选择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期待它能成为我们走出学生厌学的阶梯,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先后在广东、香港、澳门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学科进行试验研究,已取得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本课题将以生本教育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资料收集、理论学习,深化生本课堂这一教学理念,明确生本课堂的一些主要特点,通过公开教研活动,探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型实现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尝试构建高中地理生本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从理论上来说,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生本教育理论体系,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化。生本教育研究与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相结合,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合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不仅丰富了生本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使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升华。

实践上来说,通过课题研究彻底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将生本教育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高中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进行概括总结,有助于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使师生在教学相长中提升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课题界定

本课题要探讨的课堂,是指由教师、学生和知识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以传递知识为基本手段,发展智力,培养品格和促进个性发展等教学活动的场所。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教育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生本课堂是针对传统的“师本课堂”提出来的。传统的师本课堂,从主体来看,过于强调教师是中心,师生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根据知识体系、个人兴趣和习惯来进行课堂设计;从教与学的过程来看,重教轻学,割裂教与学的联系,以教定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关注结果、忽视过程;从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看,以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学生的活动是为完成知识传授服务的,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关注较少,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为听课、记录和背记;从师生角色来看,教师是集“编剧”、“导演”和“演员”于一身,全方位包办学生的学习;从评价标准来看,统一标准,不关注学生差异,教学中很少兼顾学生的实际,只关注速度,忽视质量,只管教不管学,教师很累,内容很多,学生很忙。生本课堂是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要为学生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从课堂地位来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策划师”、“导演”,学生是具有主动性即兴发挥的“演员”;从师生角色定位来看,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开启者、调控者、激励者、助燃者”,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引导服务,学生则重在“感悟、交流、拓展、创造”,在感悟中提升思维。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发展趋势,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新;从教学方法来看,倡导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突出知识形成的自主性、参与性、体验性和探究性,课堂呈现“群言堂、互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基本组织形式,讨论、展示是常规。所以说,生本课堂是为了学生、基于学生、通过学生、发展学生的课堂。

2、支撑性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过程有独特性和双向建构性,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的知识传递,学生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2)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原有的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经验对建构新知识有特别重要的作用。(3)学习不是教条式掌握知识,是学生的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创始于世纪年代。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学生观 主张把学生看做是有思想、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他们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2)学习观 重视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不同经验的学生对同一知识的反应方式和水平往往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至关重要,这种体验既不是单纯地听,也不是单纯地看,而是思维和各种感觉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3)教师观 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将学生应有的地位还给学生。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解惑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鼓励者。

生本教育理论

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经验为课堂教学的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包含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等。 1)生本教育的价值观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即学生的需要放在教学过程首要考虑的方面,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学生是课堂教学出发的依据,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一切为了学生”的前提是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缺乏生命活力的知识容器。(2)生本教育的伦理观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对生活和社会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进而发现和理解学生的思想火花。(3)生本教育的行为观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活动中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其它的资源必须同学生资源相结合,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取舍,都要结合学生这个基础性资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生本课堂相关理论文献和实践研究报告的搜集、整理和总结,从整体把握生本课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2、案例研究法

从以往的课堂教学实例中分析问题所在,并利用生本教育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实践于课堂教学。分析总结教学实验效果,以期得到较为成功和成熟的教学案例。

3、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立足课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型堂展开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

4、理论研究法

运用分析和综合以及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对已有理论材料和实践材料,进行加工和整理,探究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尝试构建高中地理生本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论文开题 2013.1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课题研究意义,布置个人研究任务。

理论研究 2014.1—2015.6:开展生本教育理论书籍的研读活动,加深对“生本课堂”的认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生本教育”的学习培训。

实践研究 2015.9—2018.6大力推进“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1.将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特点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科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2.组织教师上示范课,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组织年教师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案例剖析”,做好课后反思,在观摩、对比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教学。

3.每一位教师在学习、实践、思考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出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或以随笔、论文形式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或改进的措施。

整理研究成果 2017.9—2018.6 收集教师发表的论文,分析比较被试班级的课堂教学成绩,总结研究成果。根据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总结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基本特征

高中地理生本课堂,是生本课堂与地理学科相结合的产物,是生本课堂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既有生本课堂的一般特点,又有自己的学科特点。

1、教学面向学生主体

在由教师、学生、教材所构成的课堂教学系统核心要素中,学生毫无疑问处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实践和发展的主体。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不应该是只把教学工作当作任务来完成,而应该是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既要重视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所以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摆脱教师本位或成人的世界,充分相信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和潜能,大胆放手让他们在交流互动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2、教学氛围民主平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快时感觉、观察都较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而人在心情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一个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智力。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实践,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去攀登学习的巅峰。民主、平等、和谐的地理课堂实际就是学生自主参与、主体性充分展示的地理课堂。在课堂中,教师关爱学生、信赖学生、研究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地理学习目标的制定、难度的把握、学习结果的测评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运用各种手段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课堂小组讨论以及问题探究时,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他们发表意见的平等权利。

3、教学过程互动探究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师生是合作的、探究的多方互动的交流双方,它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包括学生社会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内容不拘泥于认知性的内容,还有情感意志等精神内容。这种互动性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生本地理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是平等、信任、互爱、朋友式的关系,可以平等对话和交流,学习氛围生动活拨,课堂是激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场所;其次,教师教学的任务不仅要组织整个教学进程,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激发求知欲,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概括总结等基本能力;再次,教师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了教育的视野,师生的生命得到确认、激活和丰富,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得到提升,使教育获得完整的内涵。

4、教学内容开放生成

生本课堂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化、内容的固定化、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过重于知识的单向传递的局限,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呈现给学生一个真实世界,让他们具有走进社会、应对挑战,帮助、促进学生健康地自我发展,实现开放、独立、不断自我超越的社会人。生本课堂首先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内外一切主动的学习活动;其次,课堂教学内容是贴近社会实际并且是经过重建蹄选的,是具有工具性的、启发性的,能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学习深刻的知识;再次,根据内容变化和小组合作活动需要,选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辩论赛、角色扮演等。选择开放的内容,提出开放的问题,釆取开放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使课堂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课堂生命力和活力更加旺盛。

生本地理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决定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会出现许多未预约的意外生成。例如学生在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展示交流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新思维火花,甚至是一些错误,这些问题和错误有的是非常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捉记录这些闪光点、注意点,并迅速组织新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或者设置生活化,直观的情境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讨论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思维的深度。

(二)、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主要环节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依托“导学案”自主学习地理素材积极思考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基本问题的环节。“导”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素材。“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依据。由于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和认知结构的差异,再加上地理教学内容的难度不同,尤其自然地理部分较抽象、难懂,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课前发放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独学存疑。导学案预习部分可以以知识结构框图形式呈现,适当留白;也可以是问题导学的形式,根据该节的内容设计有层次的、开放性的问题,并且在学生对教材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好记录,留到下一环节中解决。

2、合作展示

小组合作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反馈过程中产生的地理问题,教师可以预设有效、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合作深入讨论探究问题。小组成员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问题思路写出来,班级集体展示交流。在这过程中,教师扮演“场外”指导角色,把握问题讨论的方向,适度通过设问、追问,引导学生思维发散,提高地理高级思维能力。

交流展示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课堂继续给予时间小组交流,为课堂展示做好准备,同时小组成员及时做好记录。交流结束后,小组成员人合作,到讲台前展示,名学生讲解展示自制课件或查找补充资料等,另一名学生配合记录知识体系或思维导图。展示过程中,教师和其他成员一起参与交流,可以相互提出疑难问题,提出反驳意见。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一方面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对于非重难点问题,及时给与引导并解决;对于重难点知识、有思维含量与讨论价值的问题和学生交流筛选出来,及时记录在黑板以供班级集体讨论,问题不宜太多,一般1-3个左右。

3、质疑点拨

质疑点拨指的是学生根据情境诱发思考或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通过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精讲释疑的过程。过程包括生生互学、师生互学。但是教师的作用在互学中是引导者、启发者、激励着、评价者和促进者。教师不能越俎代底,教师的精讲,讲在思维的矛盾处,讲在关键点,讲要有针对性,要有启发性。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4、拓展提升

针对课时重难点,师生精选例题,精练和精析。选题基本要求是难度适中,能够反映本节的教学要求。以小组间交换评判的形式,教师出示答案,学生交换评阅互评。组内学生讨论、分析、释疑、评价。在此基础上主要针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的进行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会学习和生活。如开发乡土地理、利用时事热点,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提出新的问题及新的思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案例——生本课堂模式下高三地理复习课

1、实施方案

1)构建学习小组

科学地编排小组,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学习效果。笔者所教班级的合作学习小组由学生自愿组成,结合了自身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性格、爱好等条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成以 4-5 人为单位的6个“异质型合作小组”合作小组。为保证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每个小组都有班级的优等生、后进生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了开展活动时小组间有可比性,所编排的各小组综合实力大致相当。

2)设置和培训组长

组长在小组中应起到“领头羊”、“小老师”的作用,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小组的活动中,由组长布置任务,组织小组成员逐项解决问题,并检查小组成员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做好组长的培训,以便组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探讨的习惯

小组内后进生要培养他们不懂就问的习惯,还要善于追问,以求理解问题的本质,获得进步。对于组内的优等生,要告诉他们,能把题目做对不一定能讲的清楚道理,如果能通过你的讲解让同学弄懂一个问题,你的理解是才是深刻的、到位的。教会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得到提升的过程。

4)学习内容的设置

进行课程整合和教材重构,根据教学目标编制导学案,以一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将课堂的内容真正串联起来,使得小组活动的要求明确,目标细化。围绕问题开展活动,要求学生“写出”、“说出”,以答案或结论的方式呈现,防止偏离话题,完不成任务。

5)学习方式

将高三地理复习课的分成“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突破”、“规律方法归纳”、“跟踪训练”几个模块,不同模块的合作学习方式会有所不同。

“基础知识”模块难度较小,以回忆过去所学内容为主。这部分内容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大:优等生几乎都会,后进生可能有很多不会。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本模块内容如果老师讲,已会的的学生不爱听,不讲的又有学生不会。讲不讲都很难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两者兼顾。本模块内容学习过程中各小组中的优等生和小组长要充当小老师的作用,根据各组后进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耐心讲解,细致辅导,逐项过关。后进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和督促下完成学习。本模块的掌握情况采用小组之间相互抽查的形式,即每个小组可安排代表检查其他小组任一成员的掌握情况,以求全员过关。

“重点难点突破”模块有一定难度,需要小组成员深入探讨,共同解决。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时,告诉学生相互尊重,并相互理解理解,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不要盲从,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小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或自愿抢答。学生回答以后,同一小组成员可继续补充、完善答案;其他小组再评价或纠正答案。在学生回答、补充、纠正、评价的过程中,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热情,再次形成思维碰撞。如果有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所有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解答或在老师启发下重新思考。

“规律方法归纳”和“跟踪训练”主要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与运用,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与反馈。侧重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由学生汇报、评价。该环节各小组要善于把后进的同学推出来,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检查学习效果。

6)完善评价方式,形成多元评价机制。

评价可以有效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不在于甄别和选拔,而在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地理生本课堂教学应立足于个体差异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做出高效、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能有效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生本课堂的教学评价应当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量,更要看有多少知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建构的。因而学生有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一个重要指标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其次:关注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关注是否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态度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司其职;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通过这种评价,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荣誉感

再次:关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以及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的得与失,并与其他同学和小组进行交流寻找改进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有利于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提高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2、收获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生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需要参与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堂任务,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帮助督促其他同学会或接受其他同学检查等。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都会影响小组成绩。任务的驱动、周围同学的感染、集体的荣誉感激励都使得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小组活动。

2)更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本课堂不仅促进了全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小组开展讨论,各抒己见,代表小组回答问题等,促进了语言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还培养学生尊重别人、与人合作、善于交往等良好的素质。

生本课堂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优等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机会,其他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组成员都能平等地发表意见,每位同学也都有更多的发言机会。面对组内同学,没有教师权威带来的发言障碍,心里的压力无形中会减轻,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3教师感受到了教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了学的乐趣。

生本课堂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他们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每一位学生能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获得同学老师的肯定,获得自尊与归属,获得满足、获得快乐。

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帮助、合作学习解决了大部分问题,需要老师集中讲解的只有少部分全班同学都不会的问题。这样的讲解真正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讲的都是学生最需要的,少量的讲解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教师教得轻松,教得快乐。

3、启示

1)生本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即根据课堂标准、考试要求、课本,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训练目标要细化、可操作。训练目标直接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课程的开发工作量巨大,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操作难度大。

2)生本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再是推动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而是用来推动一个个学生合作小组的学习。教师节省了组织教学的精力,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轻松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小组的活动开展情况,随时参与、指导、协调,促进活动的有序开展;关注学生共同的疑难问题,加以点拨指导;关注重点问题是否有遗漏或不够深入,加以提醒。

3)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用于独立思考。只有学生先经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或产生问题后,才有交流的需要。如果没有思考就参与讨论,容易轻信别人的观点。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也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如果时间不够,未充分合作交流,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4)敢于放手

   生本课堂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各学习小组自己组织活动,开展讨论,形成结论,教师不要过度参与。学生有问题不要直接告知答案,要让学生在发展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答案。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回答并讲解、归纳、总结。学生回答以后,教师要放手让其他同学点评、纠正,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

七、研究的特色和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先后有多人次论文发表或获奖;通过开展生本教育的实践,初步形成适合高中地理教学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质的变化,先后有多人次参加各级课堂教学竞赛和课堂展示活动;生本教育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能够积极地去建构地理知识,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师生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思维碰撞,同学们对问题的解答更加高效,学生的学习更加顺畅,目标性更加明确。教师们能更加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学生更自信,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会学习上真正有所收获,形成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成为一种现实。

八、结论与展望

经过近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生本课堂能够可以很好的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地理科学素养。生本课堂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能够积极地去建构地理知识,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师生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思维碰撞,同学们对问题的解答更加高效,学生的学习更加顺畅,目标性更加明确。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