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可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由于面临更多的选择,往往无所适从,青少年是人成长的关键期,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我们的中学生们,为了能融入生存竞争日益残酷的未来社会,他们只能放弃一切,努力学习。他们难以感受到生命的快乐、美丽、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一些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和一些敏感的孩子,则更深地感受到生命的无意义,他们找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有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了生命,近几年大量的轻生报道见诸报端。不难理解的是,与对自己生命的轻视相伴随的是对别人生命的轻视,对他人的生命缺乏尊重和宽容,使得敲诈、欺压,甚至流血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一桩桩血淋淋的惨剧令人震惊和痛心。学生们象一棵棵久旱的小苗,热切盼望着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人生的指引……生命教育是人们痛定思痛之后对学校教育发出的呼唤。

生命教育思想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于1960年首次提出,几十年来,生命教育在全球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但中国大陆起步较晚。是因为受传统应试教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命教育”的理念在国内特别在一些落后地区还是影响甚微。  

二、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生命教育目的在于促进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全面均衡的发展,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珍惜和珍重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并让青少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他人及社会的爱心,使青少年人格获得全面发展。生命教育是由中小学生涉及吸毒、自杀、伤人等直接危害生命健康事件的增多而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要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生命教育的思想已逐渐开始突破当初。从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物理保护层出发,开始寻求更为广阔和深层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反思。深化教育改革,生命教育向内探索,构成了生命与自我的关心;向外探索,构成了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对生命的理解、珍爱、关怀、敬畏与欣赏是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自然三种关系中得以体现。

三、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大陆起步较晚,虽在少数学校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还处于起始阶段,对关爱生命教育的研究尚停留在“奔走、呼吁”等理论探讨的层面,缺乏可操作性。本课题尝试把认知层面的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使关爱生命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得到真正的实施。本课题参考国内外已有生命教育教材,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实际,在生物教学中挖掘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闪光点,对学生渗透关爱生命教育。

2、本课题强调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提出使学生成为“优质自己”作为关爱生命教育的价值期望。提出“过好每一天”作为成为优质自己的生命焦点。

3、本课题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直接参与活动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通过“生命故事”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我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通过“生命故事”帮助学生德性成长,从而促进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的融合。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命教育蕴涵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要通过生物教学渗透和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结合青少年网瘾问题、自杀问题、犯罪问题(暴力)问题、吸毒问题、自残问题。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辉煌。

中学生物课程是融科学知识传授与关爱生命教育为一体的一门重要学科。生物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细细研究中学生物教材,其每一章节都蕴涵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揣摩,就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很好地将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生命伦理知识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教育。如:生物的生殖——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物的衰亡——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死、提升生命价值;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如在相关章节中可进行以下生命教育的渗透:

 

绪论

1、珍惜新起点

( ① 新学校,新同学

( ② 创建新集体

 

教给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学会以恰当的方法与同学交往,正确认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2、把握学习新节奏

① 学习新天地

② 享受学习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竞争,团结合作,乐于助人。

细胞

3、珍爱生命

①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②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③ 珍爱我们的生命

让学生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自尊、自强。

生殖与发育

4、欢乐的青春节拍

① 走进青春

② 感悟青春

③ 祝福青春

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了解青春期自我闭锁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新陈代谢

5、自我新期待

①日新月新我常新   ② 发现自己的潜能

③ 自我新形象

让学生能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生命活动调节

6、做情绪的主人

① 丰富多样的情绪

② 学会控制情绪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生物与环境

7、品位生活

① 情趣与兴趣

② 追寻高雅生活

客观分析挫折与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

8、学会拒绝

① 身边的诱惑

②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实验

9、保护自我

①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②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方法、逃生的本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课题实施途径与措施:

本课题的实施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和系列课外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全方位体系等途径,使学校教育遵循生命的原则,帮助学生认识、珍惜、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欣赏他人的生命,同时,引导学生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使学生的生命意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从理论的角度探讨“生命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传授生命知识,这是生命教育的基础。我们在生物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起源即人从何而来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成长、生病、衰老、死亡等知识,引导学生接受痛苦与困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协助学生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与失落。加强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看待生命现象,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相互关爱与友善的基础上发展其内在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做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2、从现实出发认识当前社会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现实状况并搜集由此造成社会危害的典型案例。  

3、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造成当前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深层原因。  

4、在实践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健康的人生观。

5、专题教育活动

覃道老师担任校团委书记,通过这个有利平台开展各种生命教育的专题活动。如利用各种节日和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生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禁烟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

①生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魄,了解常见病的预防。除体育、课间操等常规体育活动外,还可以通过讲座、观看影视资料、运动会、板报广播宣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关注他人健康及群体健康的意识。利用各种“健康日”开展生理健康教育。开辟专题进行健康教育的橱窗,专人负责保持更新。

②艾滋病预防、毒品预防及环境专题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主要是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毒品预防教育主要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环境教育要使学生了解区域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后果;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理解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采取对环境有善的行动。

6、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①充分发挥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以及学生社团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在安排团、队、社团活动时,要以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增强团队组织的凝聚力,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懂得集体组织对个人健康成长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团结意识。学生社团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的重要载体。指导学生广泛开展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而欣赏和热爱生活。

②由团队负责的小报、橱窗、广播等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网是生命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学校要开辟专门的栏目,不断充实内容对学生、家长进行生命教育的指导。

③充分利用法定的各种节日和纪念日,特别要以世界环境日、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契机,从青少年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健康发展出发,关注各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学生的各种困惑,整体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通过入团、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退队等各种仪式,精心组织设计,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激发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唤起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六、研究的方法、思路

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主要采取三种方法:即描述式研究、分析式研究和对策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侧重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分析式研究侧重于注重现象原因的分析,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对策式研究的特点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研究的思路拟采取:第一,召开专题研究会,就青少年生命教育各方面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基本认识的理论阶段。第二,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取道。搜集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关报道,研究文献,著作等等。第三,访谈,通过进行学校、家庭、访谈深入到劳动教育等地进行深度访谈,掌握第一手资料。第四,组织实施调研,根据研讨会形成的研究假设,形成调研、提纲。形成可以适用的数据资料和问题归类,达到描述研究的效果。

七、对本课题完成条件的可行性分析: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主要参加者的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及制度保障情况。

韦锦开副校长: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主管学校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研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实践经验丰富,对学生生命教育高度关注,积累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料和数据,韦盛仕主任多次指导教师参加国家、省、市课题研究,具有组织管理生命教育课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课题组其他成员,年轻有为,对生命教育研究情趣浓。课题组拟定了生命教育研究实施方案和相关规定,为生命教育准备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设备齐全,准备充分,完全可以启动生命教育课题研究。

八、课题组人员分工:

1、领导小组:

指  导:韦锦开

组  长:韦盛仕

副组长:黄荣芳

2、课题组人员分工:

负责人:韦锦迪

资料收集管理:杨幼芬、邓丽恒

网页制作:覃福军、韦锦迪

成  员:覃道、黄凤兰、陈洁玫、韦谊

、预期的目标:  

1、通过研究活动,明确此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他人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研究,补充填补有关理论。

2、让“校园文化”无论在课堂还在课外都能成为一个彰显学生生命意识,提高学生生命境界的有效舞台。

3、通过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为以后学生的完美人生打下基础。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研究对象:高二、高三年级学生。

(二)研究的具体方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0年1月)

1、组建课题小组;

    2、设计学生生命意识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和分析;

    3、组织教师关于生命教育培训;

4、讨论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

5、申报课题。

阶段成果:课题研究方案、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调研、设计阶段(2010年2月)

1、对收集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确定研究内容;

2、确定课题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3、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并组织实验教师培训。

阶段成果:课题研究方案、技术性指导资料。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1月)

1、创建生命教育专题网站;

2、生物课堂教学结合所教内容进行生命教育渗透;

    3、各班级开展以生命教育主题为主(每月一次)的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德育活动;

    4、适时组织以体现生命教育理念的生物课堂教学的专题活动。

    5、开展必要的生命体验实践活动、生命教育内容的知识展览等活动,重视人性化的校园、班级环境布置,营造校内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和生命德育文化。

6、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努力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

阶段成果:阶段研究论文、研究总结、研究报告;教案、活动方案、案例。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12月)

1、资料收集整理评比。收集关于生命教育的主题班、队会设计方案、学科渗透教学设计、生命教育辅导课的教材开发或教案,团队、心理辅导中个案、生命教育中的反思等资料。

    2、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工作小结,形成研究报告,研究文集,归纳整理研究材料,深化理性认识,提炼成果,申请结题

阶段成果:理论性成果、技术性成果

十一、课题经费与管理

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前提下,我们将遵循突出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开源节流,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尽可能提高产出与投入之比。

十二、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达形式

    1、研究报告(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

2、生命教育专题网站;

3、专题研究论文、论文集;

4、实绩展览、活动展示(学生活动的记录、图片、反映该课题研究的录像资料等等)。

十三、主要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王学凤.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01(6)

3、刘宣文,琚晓燕.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4、易培录.试论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4(9)

5、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J].社会. 2003(3)

6、田春利.论基于生命有限性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7、史习燕.少年暴力和爱育的缺失[J].中国教育报,2002年8月23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