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为了进一步明确课题实施的目标和方向、细化实施的内容、完善课题计划、如期获得研究成果,现就本人所选课题“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概况向有关专家进行陈述。

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一)基于国家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充分挖掘改革开放史教育元素,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赋予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重大任务。

(二)基于改革开放史教育功能的发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这为学校推进改革开放史学习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推动思想政治课守正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人民不断开拓创新、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伟大发展、伟大目标的历史。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改革开放阶段的集中彰显,蕴育着丰富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中有效开展改革开放史教育,可让高中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从而树立远大理想、立足实际,坚定为国家、为人民、为理想信念奋斗的决心。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立足当下,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从改革开放史的内涵出发,有效把握其教学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们由于种种原因,如工具理性的惯性思维、教学情境匹配困难、教学情境过于干瘪等,片面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却无处可觅。通过本课题研究,有效推动“四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真正提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探求扎实课堂教学路径。

二、对课题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课题立项到现在,我们对本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在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及进行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进行具体化厘清。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解决一个长期存在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改革开放史教育中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进而真正体现学科价值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具体来说,要解决以下问题:

1.理论研究上

在工具理性惯性驱使下,思政课堂中仍然存在着大量单纯指向知识构建的教学行为,价值观教育束之高阁。知识是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系统的统一体,学习者只有依托于特定情境将自我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关联起来,才有可能领会知识内具“意义”,但是思政课堂中“去情境化”或者“伪情境化”现象比比皆是,核心素养培养纸上谈兵。通过本课题研究,有效推动“四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真正提升。

2.实践探索上

本课题组收集整理研究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并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在这过程中,将初步形成的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成果整理成文章,向相关教育教学报刊进行投稿,以此抛砖引玉,兼收并蓄,持续地提升改革开放史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融合的可操作性和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的成熟度。同时,在区市教学公开活动中通过教学展示将相关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并逐步获得更多的认同、更广泛的实践运用和经验推广。

3.影响辐射上

通过对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试图解决教研、科研过程中“去情境化”或者“伪情境化”现象,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纸上谈兵的问题,从而揭示大市级层面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一般规律。一方面整理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要素缺失和过程随意等问题;另一方面发现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智慧行为和成熟举措,为改革开放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二)对课题核心概念的认识

根据本课题的名称,我们确立“改革开放史教育”“高中思想政治”“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三个概念作为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改革开放史教育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40多年来,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成功地开创、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史是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改革开放史正在持续生成、不断丰富,高中生成长其中,正在不断地感知、融入和融汇其中。高中生对改革开放史的深入了解、深切认知,深厚感情直接关系到其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20年“七一”前夕,习近平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改革开放史教育就是通过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深入剖析;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深刻演进;通过亲历者自身的深情感悟,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伟大成就、性质意义、宝贵经验的认同,启迪和引领学生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真正实现“请答放心、强国有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高中思想政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思想政治课是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修共四册书,分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生活》,都是立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反映时代要求是普通高中课程修订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课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劳动经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师生共同成长的主要经历载体更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在一定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师生活动,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全过程,这涉及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多个教学要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由于课程性质的特殊性,既是学科课程,更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最重要的是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教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直面具体的、真实的、复杂的现实生活情境,运用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历自主辨识、价值冲突、意义建构靠等活动体验,扩展视野、严谨逻辑、认同观念、坚定信念和价值内化。

(三)对课题研究价值的思考

我们认为,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探索创新相应的课堂教学形式,丰富既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实践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学术价值

一是从教育教学层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深入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历史在传诵中被铭记,理论在传习中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和前途命运,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从教育教学层面回顾改革开放史,教学相长、以教助学、以学促教,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进而更好地把握改革开放带来的根本启示。二是彰显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立德树人”独特功能。当代中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地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只有充分理解和领会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历史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对未来中国发展所具有的宝贵作用,才能更好地帮助广大高中生们成其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关于应用价值

一是探索由史及论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方法传承。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考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中,增添符合高中生政治素养提升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改革开放史教学,将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紧密结合,从研究的角度开展日常工作,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二是为增强课堂内容与时代的紧密关联打下基础。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赋予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意味着改革开放是当代史,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今天,我们依然要认真回应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时代课题。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是要坚定不移地凸显时代性、把握时代性、丰富时代性,使教学与新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水乳交融,充分展示具有时代性的课堂教学魅力。

三、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目标的确立

我们在进行“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三个核心概念展开了详细的论证和分析,使改革开放史教育更好扎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与“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有效衔接,依托课题组成员思想政治教学实践研究的优势,设计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法,以期更好实现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总体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然而在工具理性惯性驱使下,思政课堂中仍然存在着大量单纯指向知识构建的教学行为,价值观教育束之高阁。知识是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系统的统一体,学习者只有依托于特定情境将自我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关联起来,才有可能领会知识内具“意义”,但是思政课堂中“去情境化”或者“伪情境化”现象比比皆是,核心素养培养纸上谈兵。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改革开放阶段的集中彰显。通过本课题研究,有效推动“四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真正提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探求扎实课堂教学路径。

2.具体目标

(1)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在青少年群体中进行“四史”教育新路径。

(2)引领汲取红色智慧,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3)整合学科课程资源、还原知识生产过程、丰富学生情境体验、促进经验向知识转化。

(4)开发学科课程资源、创设辨析评价情境、增强学生价值体验、促进知识向经验内化。

(5)关注真情实感营造、生成朴素价值判断、培养价值认同动力、促进价值认同和行为自觉。

(二)课题研究内容的设计

1.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在场”的改革开放史教育课堂叙事研究

改革开放从整个社会发展而言是宏大叙事,震撼性和深刻性的宏大叙事是思想政治课应有之义,是引领学生向“可能生活”的世界的必要关照。但是价值观牵连着生活和个人经验,在个体生命中并经由情绪、情感得以形成。本课题着力改革开放中的“教师在场”情境、“学生在场”情境和“师生模拟在场”情境的课堂叙事模式探究,引导学生在回到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境中,在个体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的体验中悦纳改革开放史教育。

2.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知识生产过程的改革开放情境设置研究

学科知识是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的统一体,任何知识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情境,剥离了生产过程的学科知识不仅丧失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缩减了知识本身的生命价值,也给学生理解带来了诸多障碍。本课题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特别是关键事件的来龙去脉为背景,探究相关教学情境的设置,在赋予学科知识灵魂与生命的同时,更为改革开放史教育探索一条新路。

3.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学科任务驱动的改革开放议题运行研究

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和求真务实史,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冲突和问题解决为“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学科任务解决提供了丰富和真实的课程资源。本课题重点围绕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思想解放历程,从议题情境呈现、议题类型设置、议题解决过程等多方面探究学科任务驱动型的议题运行模型,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经验之间以及自我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深度对话,真正将学科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科素养。

4.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真情实感体验的改革开放价值认同研究

改革开放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价值认同,坚定理想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理想信念是一种主体性、情感性和个性化的缄默知识, 主要依赖于体验、洞察、感悟、反思和顿悟等心理活动。本课题探究引导学生在改革开放情境中打开情感之门、在价值拷问和价值验证中生成情感共振,在改革开放的意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实现情感升华,最终形成价值认同、道德自觉和实践自觉。

(三)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

1.行动研究法 深入课堂,扎根教学实践。教师要充分结合自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认真听课与反馈、自我反思与剖析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态等多种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为改革开放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2.经验总结法 通过听课、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多种方式,一方面整理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要素缺失和过程随意等问题;另一方面发现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智慧行为和成熟举措,以此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3.文献研究法 开展“四史”教育、改革开放史教育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等相关方面的文献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了解当前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4.学生交流法 立足于学生真实具体的“良好生活情境”,通过改革开放中的“教师在场”情境、“学生在场”情境和“师生模拟在场”情境的课堂叙事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起来,回到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境中联系生活体验、激发自主思考、加强互动交流,在个体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的体验中主动悦纳改革开放史教育。

四、研究思路、过程和成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思路

本着有效推动“四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提升这一目的,坚持定量和定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课堂实践,着力解决思想政治课第一线教学中教师存在的“去情境化”或者“伪情境化”、核心素养培养纸上谈兵等问题和困惑,以改革开放史的教育为依托,通过改革开放中“师生共在”情境的设置,以学科任务为驱动的议题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经验之间以及自我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深度对话,真正将学科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科素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探求扎实课堂教学路径。

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的改革开放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改革开放阶段的集中彰显。通过对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和教育,通过课程资源的系统整合,为加强学校高中思政价值观教育工作、办好特色思政课程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要不断挖掘“四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元素,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涵式发展。

2.准确把握“四史”之间的关系,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四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伟大斗争史。新中国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史。改革开放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史。一个伟大斗争史、三个伟大飞跃史形成 “四史”。它们之间深度融合、互为贯通、接续传承和因果递进。在宏大的历史视阈和生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在以学科任务为抓手和驱动的议题推进下,通过还原改革开放重大历史关口的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以探究与把握“四史”之间的联系为主线,真实构建思想政治课学科知识链的生产过程,不仅能够体现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延展性,同时能培养学生用全局性的视角、科学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历史观。

3.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四史”的教育,有效推动“四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落地生根。通过让学生亲身感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变革,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意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实现情感升华,最终形成价值认同、道德自觉和实践自觉,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指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历史担当,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提升,同时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探求扎实课堂教学路径。

4.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何思想理论都有其实践源头和思想源头,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发轫和孕育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因此,改革开放史作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在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必修一的第三课呈现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和重大历史事件、必修二的第二课呈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修三的第一课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等都涉及到改革开放的相关历史和知识,并作为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点和重要考点,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史料和素材。

5.改革开放与每个个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史教育,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起来,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刻感受到伟大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红利,有利于教师立足于学生真实具体的“良好生活情境”,通过改革开放中的“教师在场”情境、“学生在场”情境和“师生模拟在场”情境的课堂叙事模式,引导学生回到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境中联系生活体验、激发自主思考,在个体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的体验中主动悦纳改革开放史教育,在自身理解和感悟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克服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灌输式教育的弊端。

(二)课题研究过程、拟完成的过程性成果

1.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22年2月-2022年8月):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整体设计课题研究与实施方案,撰写申报材料;

开展“四史”教育、改革开放史教育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等相关方面的文献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了解当前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建立课题研究工作小组,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成员分工;

开展子课题征集和申报子课题的主持人培训,修订申报和审批表,同时建立课题实验学校。

(2)实施阶段(2022年9月-2023年9月)

课堂实践。深入课堂,结合自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认真听课与反馈、自我反思与剖析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态等多种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一方面整理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要素缺失和过程随意等问题;另一方面发现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智慧行为和成熟举措,为改革开放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资源整合。在苏州高新区教研室的指导下,依托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苏州实验中学、苏州吴县中学和苏州外国语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同时积极寻求苏州市教研室的支持,并请朱开群等教育名家指导课题的深入推进;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特别是苏州图书馆的电子期刊资源,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

实践完善。在充分论证、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较为完整和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成果;在对苏州新区一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价值想像力自觉意识培养的基础上,尝试在苏州新区一中范围内进行情境导向下的多任务驱动型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通过“价值情境”、“移情”和“可能性”等要素,将改革开放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堂深度融合,并不断进行教学实践上的完善。

(3)总结阶段(2023年9月-2024年2月)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限5项)《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文献综述材料2022年3月
《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方案2022年3月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行动调查及思考材料2022年4月
基于知识生产过程的思政课情境设置论文2022年10月
基于学科任务驱动的思政课议题运行论文2023年5月
                                                     最终成果                                                    (限3项)《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2023年12月
《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课堂展示课堂展示2023年12月
《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论文集论文集2024年1月

课题组收集整理研究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并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在这过程中,将初步形成的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成果,整理成文章,向相关教育教学报刊进行投稿,以此抛砖引玉,兼收并蓄,持续地提升改革开放史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融合的可操作性和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的成熟度;同时在区市教学公开活动中通过教学展示将相关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并逐步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更广泛的实践运用。

聘请专家进行课题结题,同时筹划课题成果的推广性研究。

2.拟完成的过程性成果

3.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姓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课题组中的分工
张淑琪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理论研究
郭珊珊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中学二级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实践研究
陈  祎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中学二级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实践研究
田林兵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理论研究
李文涛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实践研究
章  晏苏州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实践研究
周文英苏州高新区吴县中学中学高级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理论研究

五、申报、立项以来开展的工作

本课题自2022年2月申报以来,开展了如下工作:

1.挖掘优质资源,通过文献检索,进一步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明确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政策的需求,也是德育主阵地发挥核心作用的需求,必须积极应对时代教育主题带给我们的挑战。

2.备课组成员之间统一认识,明确分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实现改革开放史教育扎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创新路径研究,实现四史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有效衔接,以改革开放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3.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践创新,以探究与把握“四史”之间的联系为主线,真实构建思想政治课学科知识链的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用全局性的视角、科学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历史观。

六、重要变革

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要义高度统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教学设计、教学引导、教学训练和教学实践进行优化处理,并在过程中呈现改革开放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价值引导作用,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正面支持。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主要观点的呈现和教学实践的研究,以期在几个方面实现创新。

1.创新“四史”教育方式,坚定理想信念。改革开放史作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因此以改革开放史教育为载体,全面融汇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引领学生汲取红色智慧,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就应当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堂行为自觉和责任担当。

2.在宏大叙事和生活叙事之间保持必要张力。改革开放史在教材中以重大事件方式呈现,在师生生活中以日常经验方式存在,通过“师生在场”的课堂学习情境构建,畅通日常经验与时代印记的沟通路径,使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之间实现有机对接,使情境更加真切、敞亮、现实和可信,促进学生由现实世界向可能世界的超越。

3.经验到知识再到经验的螺旋式上升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路径。还原改革开放重大历史关口的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真实构建思想政治课学科知识的生产过程,通过学科任务驱动的议题推进,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经验与学科知识的深度对话,实现经验到知识的转化;学生将掌握的新知识迁移运用到更具挑战性的改革开放新情境问题中,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形成更丰富更灵活更具有迁移性的整体经验,实现素养提升。

4.政治老师需要培养价值想像力自觉意识。价值认同和理想信念属于缄默知识,是个体基于自身经验进行的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从人性出发,从生命的原点出发,引导学生在真情实感中对事物产生整体感性认识和朴素价值判断,而这就形成了价值观的底色。课堂真情实感的缺失是当下思想政治课教师亟须直面和积极改进的,需要政治教师自身坚定理想信念,更需要形成培养价值想像力自觉,通过“价值情境”、“移情”和“可能性”等要素,切实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最终开辟以“四史”教育为热点素材的主题情境建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路径;能够基于知识生产过程和师生亲历情境,对主题情境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能够基于知识和经验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生成的素养形成路径,实现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