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化学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
“化学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凭借其信息存储容量大,表现形式多样化,高度共享性和扩展性以及交流实时性和便利性等独特的优势在教育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打破了学生仅以教科书作为知识来源单一渠道的局限,为改变长期以来以教师灌输,传授为主要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为各类教育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建设创造了很好的环境.目前,以专题学习网站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已经初见端倪,并日益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固定的化学图形运动起来,抽象的思维想象用动画辅以形象直观的图形加以说明,会受到良好效果。创设动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多媒体教学虽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局限于课堂教学方式。如果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学生能自己评估学习效果,并且及时将信息反馈,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专题学习网站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化学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学生在化学专题学习网站中可以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网上师生的协作,实际上实现了师生的互动,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发展,体现了人人成材的新型人才观。
因此,我们确定进行“化学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与理论假设
(一)、课题的界定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使各学科积累丰富的主题学习资源,运用资源设计——开发及获取——分析加工——资源重组的模式,师生围绕某一个化学学科主题,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去获取信息,并主动分析所获取的信息,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二)、支撑性理论
1、教育信息化理论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的目标。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真实现象虚拟化。
2、信息化学习环境理论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与他人相互协作,或者在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帮助下,完成意义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3、“构建主义”理论
本课题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利用校园网及网络教室开展活动,建立校园数字化资源平台和专题资源网站。综合运用网络资源演示、师生讨论、学生自主探究法、经验总结、统计等方法,在网络资源建设的各阶段将理论与学生的实践反馈有机结合起来。
知识体系
师生想法
网络运用
网络资源建设
课堂教学
流程设计:
资源发布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在新课程实验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新课程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以及研究和管理,以促进新课程教学实践同步推进,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有效支持,以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过对化学学习资源的建设、管理、应用和评估研究,构建一个资源库,包括素材库、师生共同制作的课堂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校本课程方案等资源库,通过网上的资源共享,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有效、高效使用。
(二)、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寻求学习资源管理的新模式,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和动态搜索功能。
(三)、培训我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搜集、整理、设计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并学会应用学科学习资源库提供的相关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及协作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寻找并筛选出在技术上较为成熟稳定的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可供师生共同合作的网络学习平台,最终形成化学学科主题专题网站。
四、研究内容
(一)、现状研究
“扬州市内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目前的状况调查与分析
现行教育工作者对” 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需求分析
(二)、文献研究
关于“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发展的内涵与特质的研究
(三)、目标研究
关于“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目标研究
关于“如何形成开放性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研究
(四)、资源研究
教案库
课件及教学软件库
题库和试题卷
教科研成果库。
五、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建设
1、创建信息资源库
建立资源库的原则是:为教师备课、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提供大量的资源和素材。让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些资源来进行信息组织、信息加工、开发和应用。
素材库——化学图形素材、动画素材、影像、教学积件。
课件库——完整的演示课件
教案库——电子教案、教学案例、主题设计。
资料库——化学教案、化学课件、化学试卷、化学百科知识、教材教法、高考评析。
习题库——化学典型例题、综合测试、分层练习、在线测试。
2、创建网站基本平台
本课题根据高中化学课程中有关知识结构,结合课程的要求和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合理规划,确定了整个网站的模块,力求达到教师易用,学生易学的效果。利用ASP动态网站结构,设立“化学百科”、“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习题库”、“化学论坛”、“留言板”等栏目。
3、主题式网络交互式教学的实施
围绕“高中化学交互式学习这一主题,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着重在建立网上学习资源库和开展互动教学上下功夫。通过开设网站论坛、留言板,公开教师E-mai地址等形式,建立教师交流、师生对话的互动平台。在校园网上设置专题互动讨论区,落实网上解答、回复人员的责任制。
4、资源获取途经
①、自主建设。由课题组教师和部分学生共同完成。教师是资源建设的主力,通过教育技术的理论培训和技术培训,使教师掌握较强的网络应用操作技能,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团结协作,制作教学所需要得实用课件。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课件制作和网页设计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整合网络资源。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免费资源,通过课题组人员进行收集、整理、二次加工处理,为我所用。
③、购置素材。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性研究阶段
负责人:吴军、吕开兵
目标:建立课题组,拟订研究方案;邀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填写《申报评审书》;收集文献资料;对研究课题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初步研究;修改并完善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成果:完成申报立项工作;撰写出对课题初步研究的论文
时间:(2007.8 -- 2007.10)
(二)实施性研究阶段
负责及参与人: 相荣富、吴军、吕开兵、
目标:1、开发互动型的网络资源软件,最终形成一个校内网络资源库和一个专题资源网站。
2、将优秀网络资源软件汇集成光盘,对外宣传。
3、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经验形成论文,对外推广
成果:形成以上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时间:(2007.11--2009.3 )
(三)部分成果推广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负责人: 吴军、吕开兵、沈飞
目标:1、将实验研究的成果逐步向同类学校推广,争取更大范围。
2、开展基于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教学活动。
时间(2008.6--2009.4)
(四)总结评估性阶段
负责人:相荣富、吴军、吕开兵
目标:1、最终形成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开发及应用的研究报告。
2、开发互动型的网络资源,最终形成一个校内网络资源库和一个专题资源网站,将优秀的基于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优秀教学案例汇集成光盘,对外宣传。
3、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经验形成论文,对外推广
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课题论文集;接受市县专家的评估验收。
时间:(2009.3 --2009.6 )
七、完成本课题的现有条件
(一)、我校为首批“扬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首批通过了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学校拥有多媒体网络教室40个,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光纤接入,建有校园网,购置了苏亚星等资源管理平台,添置了必要的相应软件。
(二)、我校“九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师生互动型探究课程》
顺利结题及“十一五”《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亦在研究中。通过研究,造就了一支精良的具有较高教科研素养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为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厚实的现代教育资源和宝贵的研究财富,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三)、参与课题研究均为学校主管、教科室主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以及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在本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荣富:学校教科室主任,主管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参与或主持过多个课题,如《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师生互动型探究课程》《农村重点高中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和谐发展的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等,具有实际操作经验。
吴军:学校电教组教研组长,具有多年电化教育经验,多篇专业文章在省级以上单位发表。如:《实例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在国家级核期刊上发表。参与过学校多个电化教育课题的研究。
吕开兵:学校电教核心成员,具有多年电化教育经验,多篇专业文章在省级以上单位发表。如:《用电视卡打造多功能有线电视系统》《网络配置随心所欲》参与过学校多个电化教育课题的研究。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将成立教科室直接负责、由教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课题组。且聘请市县教科研专家作顾问,对本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把关。
(二)、时间保证
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总课题组成员每月活动一次,各子课题组成员与平时业务学习相结合,每周一次。
(三)、经费保证
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正常情况每年不少于一万元。特殊情况特殊解决。
九、预期研究成果
1、撰写较为详实的课题研究报告和综合性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2、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寻找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可供师生共同合作的网络学习平台。
3、建设好一个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信息资源库和化学学科主题专题网站,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和方法,形成对信息资源库进行动态、高效管理的模式。
4、撰写具有参考价值的“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优秀教学设计和科研论文。
5、提供运用化学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库教学的优秀教学课例。
6、汇编成果集。
十、课题组成员
课题领导小组
吴军、相荣富、吕开兵、沈飞、许林楼
课题研究小组
倪瑞丰、杨善荣、刘芳、卞正彤、张银、雷玲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中化学课题申报
- 下一篇:“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课题结…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