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阶段性总结:《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法的研究》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法的研究》

马红梅

【课题确立的背景】

我在2015年9月新接了高一的班级,任三个班化学课教学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切实感到了高一新生在化学的学习上有困难,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对化学失掉了信心和兴趣。我想,可不可以找到一些切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方法,分化学习中的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呢?包括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总想着这样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该怎样讲授,与化学原理部分有哪些不同,教学方法该有哪些改变等等。所以,我的研究课题最终定位为《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法的研究》。我的想法是针对高一、高二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结合教学的不同内容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一、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去年四月初,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化学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有效教学方法”,这个课题包括的面很广,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做出了更专业更理论的研究和成果,但是我想,虽然我不是专家学者,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我是一个真正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对教材、教学内容、学生有更深切的感知和体会,我的想法是尽我的能力使我的每一节课变成有效的课堂,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兴趣,培养信心,如果能对其他教师有点借鉴,就更好了。

二、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为了充实自己,我利用假期的时间集中学习了西尔伯曼的《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和貟广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以及网上各位教学同行关于教学心得体会的文章。我的关注点有三个: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如何使学生能逐步建立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如何能使学到的知识容易接受和难以忘记。专家前辈的成果使我大开眼界,同行的经验於我心有戚戚焉。尤其是《积极学习》一书,我学习到了“小组论战”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速率平衡这样理论性较强的习题课的学习; “即时测评”的方法可以帮助我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想动态,帮助我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总之,在理论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使我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时用到不同有效的方法。

三、结合对象,积极教学

这里的“对象”,指每天不同状态的学生和每天不同的教学内容;“积极”是指如何让我的教学更有效。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学生从高一懵懂新生成长为高二的英姿少年;所教内容从元素化合物到反应原理到物质结构,我和学生共同成长。在氧化还原部分,学生普遍感觉难度大,难以接受,我采用分散难点的方法,一边讲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一边渗透氧化还原的原理及配平、计算;元素化合物部分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记忆的东西多,我采用多试验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进实验室动手亲自试验,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知识;在反应原理部分,知识抽象、理论性强、枯燥无味,我鼓励学生课前利用微课充分预习,课上交流等方法。将近一年的时间,学生对化学从畏惧到喜欢,我和学生亦师亦友。

【阶段成果】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积极研究教学方法,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教学个案等,并且参加了邯郸市的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校内的同课异构等活动,和教学同行们相互学习。

我于2016年5月制作调查问卷,并进行分析,寻找学生的问题关节所在;2016年6月发了《关于学习高校长<</span>努力实现高效课堂>讲话的心得》,并在我校“高效课堂月”活动中上展示课《燃烧热和中和热》,将课件发于我的博客;2016年7、8月学习专家著作,并写论文《创设高效课堂》;2016年9月第二次问卷调查,进行分析;2016年10月写学习《教育科研方法案例选》心得体会,并撰写《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2016年12月录制《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实录课,将我的一点教学心得体会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比较受学生欢迎。

【下一步研究计划】

在选修四《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内容特点和原理部分有很大不同,所以教学方法也会相应有调整,这两个月包括下个月的研究内容是结构部分的教学方法,重点为原子结构、共价键、晶体结构,研究结构呈现的方式仍然为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