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部林业高中转制后内涵发展研究
编号 |
|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申 报 表
课 题 名 称:吉林省东部林业高中转制后内涵发展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颜庆利
研究负责人所在单位 吉林省临江市第二中学
填 表 日 期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
吉林省东部林业高中转制后内涵发展研究 | |||||||||||||||||||||
负责人姓名 |
颜庆利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 |||||||||||||||
行政职务 |
校长 |
专业职务 |
中教高级 |
学历 |
大学 |
研究专长 |
学校 管理 | |||||||||||||||
工作单位 |
吉林省临江市第二中学 |
联系电话 |
13943426387 | |||||||||||||||||||
通讯地址 |
吉林省临江市第二中学 |
邮政编码 |
134600 | |||||||||||||||||||
电子信箱 |
yanqingli@sina.com | |||||||||||||||||||||
主要参加者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务 |
职称 |
学历 |
工作单位 | |||||||||||||||
张云发 |
男 |
1963.6.9 |
副校长 |
中高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卢化博 |
男 |
1966.3.22 |
主任 |
中高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于洪波 |
男 |
1974.9.3 |
团书记 |
中级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荆玉波 |
男 |
1970.10.23 |
主任 |
中高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马鸿群 |
男 |
1969.01 |
主任 |
中级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张连利 |
男 |
1974.3.27 |
副主任 |
中级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梁久莉 |
女 |
1970.6.21 |
教师 |
中高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吴晓春 |
女 |
1970.3.14 |
教师 |
中级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庄严 |
男 |
1956.12 |
主任 |
中高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于雪 |
女 |
1970.02 |
主任 |
中高 |
本科 |
临江市二中 | ||||||||||||||||
预期的主要成果 |
|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其它 | ||||||||||||||||||||
经费来源及数额 |
政府投入、学校自筹200万元 | |||||||||||||||||||||
预期完成时间 |
2010年 | |||||||||||||||||||||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
建国后,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有限,适龄学生较多,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国有林业企业担负起了办中小学的责任。几十年来,为企业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20世纪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由于包袱重、效益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国家从1995年提出将企业所办的中小学校、医院等公益型机构、后勤服务等福利型机构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主体相分离,使企业集中力量搞好改革和发展。截止2005年末,国家已经分两批把林业和农恳之外的企业办中学移交给当地政府管理。2005年9月吉林省人民政府率先在全国对国有林业企业所属基础教育办学体制进行改革,2006年6月份,省直国有林业企业所属基础教育回归政府管理。 企校分离之后,学校享受了国办学校的同等待遇,成了“正规军”,将促使学校更加专业化,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一是企校分离之后,学校的管理由过去的企业化管理转变为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发展空间变大,校长管理自主权变大,学校管理模式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一系列新的学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问题需要解决。二是从学校的师资情况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不愿到企业学校里来,如我校,教师中后学历本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加之,2007年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无论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到课程管理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因此,如何通过校本教师队伍建设,快速提升教师的素质迫在眉睫。三是从生源上看,国有林业企业办高中学校,所在地多处于城郊、乡镇,地理位置偏。移交前企业高中自主招生时,在自己学区内招收素质好的学生就少,学生素质总体参差不齐。例如我校与临江市一中比较,招收高一新生,平均分数相差80分左右;移交后,县域内统一招生,学校就更难招到素质好的学生。县域内同等学校学生素质的差异进一步加大,企校分离后学校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当前高中办学中普遍存在着在发展上重外延不重内涵,在质量上重竞争不重合作,在教学上重治标不重治本,在时段上重高三不重高一这四大问题需要解决。上述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仅是制约企业高中转制后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危及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往往在高中阶段定型,如果我们的教育在这个时期出了问题,等于我们的教育就出了致命的问题。因此,企校分离后,如何改变国有林业企业学校在县域内发展的现状,使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课题力图从学校内部工作着手,探索学校发展有效途径和方法。 理论依据:1、国家、省有关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意见和决定等文件。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调整、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决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 2、《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有关文件和素质教育理论等。 3、高中新课程改革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4、现代学校管理有关理论。 实践意义:1、国有林业企业学校改制,吉林省森工省直学校走在全国林业企业前面。探索改制后国有林业企业高中内涵发展问题,可对下一步国有林业企业高中改制后,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办学水平的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研究国有林业企业学校发展对稳定林区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
研究的主要内容:学校内涵发展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本实验期内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1、转制后学校内部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励与制约机制。 2、以省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林区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探索校本教师培训模式和新课程教学模式。 3、以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高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管理机制研究》为基础,探索学生自觉遵规守纪习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养成、学生良好劳动、卫生习惯养成、学生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的途径、方法,从而确立校本德育工作模式。 4、以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教学设计,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探索新课程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策略和能力培养途径、方法。 研究所达的主要目标: 1、形成具有林区和校本特色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管理目标、评价系统和运行机制。 2、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铸就和谐、蓬勃向上,争创一流的校园精神;形成具有林区特色的校园软硬文化氛围。 3、逐步优化教学过程,建构适合我校特色的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 4、通过制度建设,道德教育和行为训练等,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加以引导、规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健康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校本德育工作模式。 5、以点带面,分层次、分阶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
3、对课题实施步骤设计和保障条件的论证 |
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7年3月—4月 准备阶段:根据研究的四项主要内容,成立以校长为负责人的总课题组,下设四个分课题组,每个分课题组由一名校级领导负责。收集课题相关资料,学习理论和课题相关资料,围绕课题,结合校情展开调查、研讨、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总课题实验实施方案和分课题实施方案。统一组织已经开题的《林区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管理机制研究》、《创新教学设计,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个课题的研究,为本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2007年9月——2009年7月 实施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阶段研讨、总结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等,做好实施过程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成果总结准备工作。 各分课题组独立开展研究活动,分课题组成员定期召开研究会议,研究解决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校长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究协调会,统筹安排各分课题研究进程和相互合作事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校长定期召开课题研究学校内涵发展阶段工作经验总结汇报会。及时总结经验,为制定下一阶段研究计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第三阶段:2009年8月——2010年3月 完善、总结、推广阶段:对吉林省东部林业高中转制后内涵发展研究实践过程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初步形成一套企业高中转制后学校内部良性循环、内涵发展的管理模式。 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课题负责人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指挥权,能够保证人员、资料的及时调配。主要参与实验人员为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都具有中、高级职称,经验丰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上级科研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支持、指导。 2、学校学生数量在1500名左右,实验结果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 3、我校现代技术装备配置较完备。 4、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完成高级培训。 5、学校在财力上能保证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 6、专家指导,科学管理,精心组织,任务到人、责任到位、定期验收,保证研究质量。 |
三、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主 要 阶 段 成 果 |
1、课题申报书、课题实施方案。 2、高中多媒体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集。 3、校本系列教学软件资源库 4、学生自觉遵规守纪习惯养成研究报告、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研究报告、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养成研究报告、学生良好劳动、卫生习惯养成研究报告、学生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研究报告。 5、《吉林省东部林业高中转制后内涵发展研究》报告和子课题《林区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高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管理机制研究》报告、《创新教学设计,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报告。 |
四、最终研究成果
最 终 成 果 |
1、《吉林省东部林业高中转制后内涵发展研究》报告 2、《林区转制高中内部管理章程》 3、《林区转制高中德育工作规章制度汇编》 4、《高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案例选》、《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例谈》、《高中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选》。 5、《高中新课程教与学评价方法》 |
最 终 成 果 转 化 |
在区域内召开成果鉴定会,介绍并推广有关经验。 |
五、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签名:单位盖章 |
年 月 日 |
六、课题所在学会意见
学 会 公 章 学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七、本会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本 会 学 术 委 员 会 评 审 意 见 | |
主 要 意 见 |
中国教育学会(公章) 负责人签名: |
备 注 |
|
八、课题鉴定记录
课题完成时间 |
|
申请鉴定时间 |
| |||||
鉴 定 方 式 |
|
鉴定组人数 |
| |||||
鉴定组成员名单 |
姓名 |
鉴定组职务 |
职务和职称 |
单 位 |
专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完成鉴定时间 |
| |||||||
鉴 定 结 果 |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谷城老街古建筑群美术文化探微》课题结…
- 下一篇:高中音乐课题申报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