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资源和内容最优化选择研究
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之子课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资源和内容最优化选择研究
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1、课题背景
福建省于2006年秋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
为了解疑释惑,卓有成效地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资源和内容最优化选择研究” 是这个课题的重要子课题。这课题是为了适应新课程实验的大势,改变旧有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下过于注重依赖课本进行知识传授的倾向,最有效地扩大课堂教学的“资源空间”,力求最佳地选择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从而建立一个以基础知识为出发平台的多样性、开放性、人文性、时代性和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资源集合、提炼与选择的模式。
承蒙福建省普教室和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的信任和支持,莆田九中非常荣幸地成为了莆田市唯一一所从事该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我们决心通过该省级课题的实验,进一步促进我校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同时利用该课题提升我校的社会形象和办学品位,使它成为学校创建省三级达标工作的一个亮点。
2、课题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资源和内容最优化选择研究”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和有效应用,加强教学资源的管理、交流与共享,是对教育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对调控教学过程,优化高中思想组政治课堂教学,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概念的界定
课堂教学资源是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为课堂教学利用的各种条件。
课堂教学资源的内容及分类:基础性课堂资源(课本)、主体性课堂资源(师生)、虚拟性课堂资源(网络)、即时性课堂资源(情景)等
三、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方向
1、课堂教学中基础性课堂资源(课本)的最优化选择
2、课堂教学中主体性课堂资源(师生)的最优化选择
3、课堂教学中虚拟性课堂资源(网络)的最优化选择
4、课堂教学中即时性课堂资源(情景)的最优化选择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一)研究目标
1、形成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准备的资源、内容、思路、途径和原则等;
2、结集和发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研文章;
3、使学校成为能实施有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典型学校;
4、培养一批能够适应新课程发展要求的新型思想政治课教学骨干。
(二)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高中教学素材集件库一个
相关教学论文
过程性材料若干
优秀课例光盘实录数份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以“行动研究”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即参与研究的主要成员在学习和熟悉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实验。
2.文献检索法。综合运用各种路径(文件、会议、报刊、网络、考察等),关注各种教学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思想政治课堂教改相关成果的内涵和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3.综合调查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4.个案研究法。根据我校实际,对不同班级、不同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资源进行采集、分项研究,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不断发现规律与问题,探优化选择的的路径、方法、原则,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指标体系所需的教学资源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定用三年时间完成。研究分为申报阶段、前期实施阶段、后期实施阶段和总结鉴定阶段。
(一)、设计申报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2月):
1、06.12对本课题进行论证,成立学校领导小组; (宋岩生)
2、07.2聘请专家指导,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管理制度;(宋岩生、郑 兴)
3、07.3逐级申报,完成申报工作; (宋岩生、郑 兴)
(二)、前期实施阶段(2007年3月—2008年5月):
1、07.3-5成立课题组,细化研究方向,分解课题研究任务; (宋岩生)
2、07.
3、07.9制定具体时间表,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宋岩生、全体成员)
4、08.5完成中期研究报告并举行课题交流会; (各研究方向负责人)
(三)、后期实施阶段(2008年5月—2008年7月):
1、08.5综合各参与者研究成果,迎接上级中期检查验收;(宋岩生、吴碧珍)
2、08.6-7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宋岩生、全体成员)
(四)、总结鉴定阶段(2008年9月—2009年上半年):
1、08.9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各研究方向负责人)
2、08.9-12汇编研究论文集和优秀教案实录光盘; (宋岩生、邱俊琴)
3、08.11-09.3召开成果总结会议,迎接市专家检查;(宋岩生、全体成员)
4、09.5迎接上级结题验收; (宋岩生、全体成员)
七、各研究方向的具体工作要求:
(一)课堂教学中基础性课堂资源(课本)的最优化选择
1、召开研讨会,明确研究方向。
2、校本教材、选修课内容的选择与编写
3、时政、社会热点、青少年思想教育话题与教材结合点等材料的编写与使用
4、课外辅导资料的选择与使用
5、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材料收集与汇总
6、使用教材的集体备课记录
(二)课堂教学中主体性课堂资源(师生)的最优化选择
1、组织“师生教学互动与教学方式转变”的理论研讨
2、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师生互评、课堂评价、模块评价等)
3、课堂教学的学生小组讨论记录
4、教师教学成果(论文、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听课记录、教学反思等)
5、学生学习成果(小论文、手抄报、知识竞赛、学生获奖情况、心得体会、成长记录袋等)
(三)课堂教学中虚拟性课堂资源(网络)的最优化选择
1、科学认识网络,树立绿色上网意识(辩论会、演讲比赛、专题手抄报等)
2、正确使用网络,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技术老师配合)
3、认真分类收集,建立网络教学资源(集件库)
内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形式:音频、视频、图片、文字材料
查找推荐网址:师生共同搜寻
(四)课堂教学中即时性课堂资源(情景)的最优化选择
1、组织“创设教学情景,提高课堂质量”的理论研讨会
2、组织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活动展示,及时总结并刻录光盘
3、有关情景教学经验的反思
八、课题组的分工
顾 问:刘文川(省政治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省普教室考试评价科科长、文综组副主任)、
林本腾(市教师进修学院)、郑福山(市教师进修学院)、
徐国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负责人:宋岩生 总协调、总监控
联系人:郑 兴 协助负责人制定规划、联络各级专家指导课题工作
成员及分工:
陈振远 课题实验教师、具体负责研究方向1的工作
叶国忠 课题实验教师、具体负责研究方向2的工作
邱俊琴 课题实验教师、具体负责研究方向3的工作
郑炜燕 课题实验教师、具体负责研究方向4的工作
吴碧珍 课题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各块材料收集分类归档、会议记录工作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学校承诺在课题研究的硬件和软件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主要包括经费落实、政策倾斜、专业支撑和制度保证。
(1)、经费预算:经学校校务会议研究,原则上答应承担以下经费
课题组购买研究资料、有关资料打印费 约3000元
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级会议往返路费、住宿费 约3000元
聘请有关顾问、专家津贴 约3000元
课题组用于制作课件、编印论文集等活动经费 约5000元
承办经验交流会、省市专家调研、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招待费 约16000元
课题研究的其他经费遵循节俭、实用原则,由学校另行研究决定
以上经费使用必须严格遵守财经制度,课题组负责人核实,坚持实报实销原则。
(2)政策倾斜:经学校研究,答应给予以下政策倾斜
学校设立由吴国忠校长任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任副组长,教务主任、实验年级年段长、相关教研组长、课题组其他成员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参加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原则上保证任课年级的稳定性;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必须全方位开放;学校还答应在课时安排、师资培训、年度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3)专业支撑:邀请省、市、区各级专家全程进行专业指导和监控,尽量做到少走弯路。
(4)制度保证:课题组加大了管理力度,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和阶段时间表,明确了课题组具体分工和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制定了每周至少一次的成员例会制度和每月一次的课题小结制度;调整修改了校本教研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课题工作顺利开展。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