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芗城中学物理课题研究小组

2013.04.18

我校物理教研组承担了市级课题《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目前的研究正处于重要的实施阶段,下面是研究的初级阶段和目前实施阶段的具体情况: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29月~201301月)

在课题组组长邹茂全老师的组织下,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确立了课题并完成开题报告。并邀请了教研员对该课题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本课题组成员邹茂全老师对该课题作了总体的设计,并对该课题作了申报工作。

课题组组长完成了国内外探究教学发展概述。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302月~201506月)

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对本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高中生探究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

在这期间,我们根据《漳教研〔201311号》关于加强漳州市基础教育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调整好思路,更新理念,总结前面的经验和不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并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初步解决的问题:

1、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情况::

教学中具体的教学实施人员:邹茂全、陈惠玲、杨漳坤、蔡建川、陈忠贤、杨催、韩明治

数据处理:曾水松、杨催

实验器材准备及个别制作:张岚岚、林海鹰

在研究中,大家要分工协作,而不是只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处处体现协作意识。

2、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水平

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相关理论水平,我们再次认真学习讨论交流了新课程标准,讨论了新课本与课改前课本的区别,鲁科版与人教版的区别。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学校也做了大力支持,购买了很多关于物理兴趣实验,探究式教学等的书籍,为研究的顺利开展做了铺垫。

3、形成研讨实践,共同参与的习惯

在课题研究中,要涉及到一些的重点课例,先由实施人员出方案,然后大家参与讨论,结合学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一些实验的设计,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等问题上,全体研究人员都有积极参与的习惯,提出个人的见解,为研究的实践创造条件。

目前课题的主要研究情况:

为了不间断研究,我们采取了循环重复研究的方式。学校高一、高二和高三(上一轮研究的高二)的学生目前的数据我们都在收集。开展的重要课例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磁感应”等等。还邀请第二期市级物理学科带头人到我校参与研究。同时,请周宙安教授,特级教师何镇丹到现场指导。

在探究活动中,总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现象,通过组内教师的活动设计,指导学生手脑结合,不仅让学生做,更要让学生思考,即使是失败,也要在失败中有所收获,鼓励学生重新探索,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

目前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研究中还是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存在很多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如:

1、我校是23类生源校, 班容量都在50人之内,这样我们只能先用小样本进行实验。

2、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不高,所以研究的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

3、由于研究的开展,探究性活动在时间上要求要多一些,所以,课时也存在问题。

4、我们想找到关于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更好的直接评价标准,但目前还只能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测量。

5、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要组织起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除了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等因素制约外,还与所学的科学知识内容以及难度有关。有些知识内容,不容易设计成让学生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去获取,比如一些概念性知识点的学习,所以要注意所授知识的内容和难度来选择探究方式教学。

从本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体会到: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应该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教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因为偶尔的笔试成绩不理想而怀疑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以及能力等方面的积极效果;也不要因为探究式教学的各种优势而否定了传统接受式教学的作用;要注重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一步计划:

在研究中,各研究人员都积极投入,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并不断总结,反思。根据已取得的经验体会和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我们经过分析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构想和安排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思路,现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阐述如下:

1、继续按实施方案实施研究计划。但在相应的评价方式上要跟着教学目标的改变而改变,否则学习的效果是通过评价体现不出来的。如果继续沿用单一的笔试测验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的话,时间长了之后,必然会使学生对探究教学的方式产生怀疑,对自己产生怀疑,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失去了探究的机会,所以要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给出适合这一教学的评价方法。

2、多学习,多交流,争取在课例的设计上,多做创新。要把不同内容和难度的课做分类,然后总结探索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

3、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合作,找到结合点,开发校本课程,争取每位教师都能在研究实践、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