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    刘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李政道也曾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中国学生在数学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存在最大的缺撼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悄然得到发展,从而有所感悟,这正是二十一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也必然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在使用新教材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点.

翻开前些年的教学计划关于培养目标的叙述,多半会看到这样的表述:“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却从来也看不到“要锻炼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话。在现在看来,这实在是一种失误,不可原谅的失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很重要。在我们看来,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 、更本原、更烦难。可惜,大概就是这样的思维定势,我们民族很少有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性 。我国在近代世界科学上的地位微不足道,缺乏原创性的科学发现、学说、原理、方法,这可能是原因之一。可见,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提出问题有多难!因此,在当前大力提倡“创新”的时候,鼓励学生培养与锻炼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多么重要和必要。在我们看来,教育若只停留在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是一种“工具教育”,“仆从教育”,只有加上“提出问题能力”,才是“主人教育”,有利于培养“帅才”。

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常被忽视.作为教师,非常欢迎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解答,但大多数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仅仅是做不出的习题,不少教师感叹所教的学生提不出有份量的问题,即使那些在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摘金夺银的佼佼者,虽然在我们看来已是很善于提出问题的,但和其它国家的中学生比较,在赛后命题分析会上的表现也并不如人意.无论是提问的勇气、提问的数量、提出问题的质量等多个方面都会逊对手一筹,虽然他们做这些题目的正确率要比对手高出许多.这表明要培养出一大批富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是多么需要老师们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中就有一道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的填空题,说明教育界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了).

根据笔者的调查,平时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课改的深入使得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据笔者了解,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不同的国家都特别关心对下一代的教育,但关心的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别。如在中国,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差不多都是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而在以色列,家长们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常常是:你今天在学校老师提问了吗?若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象孩子一样的得意,并马上给予表扬。如果中国的孩子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尴尬和为难。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反映了家长及学校、教师对待学生提问的不同态度。而新课改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重构学生观,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转变教学方式,而转变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问题性”,即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常被忽视,大多数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仅仅是做不出的习题、解不出的答案。即使是那些优秀生,其提出问题的勇气、提出问题的数量、提出问题的质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使用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已经成了教师的共识。而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学生能否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对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的主观意向,投入热情去主动求知、创新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直接制约着教师运用主体性教学思想进行教学的进程、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进程。因此,当前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研究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阶段大力倡导的探究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展开的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教会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再去发现新问题,这样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活动直至完成学习任务。 但在探究教学实施的初级阶段,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会也不敢提出问题,这一实际现象严重制约了探究教学活动的实施。

2、主要解决的问题

1)、调查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状况。

    2)、分析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偏低的原因,提出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对策。

    3)、探讨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形成的有关规律。

4)、研究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5)、探究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题研究等途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6)、构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以探究为主的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提倡“问题教学法”,它是对问题的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的过程。在由疑难的或不确定的情况到确定的情境之间有五步思维过程,既“五步思维法”,它的起点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问题解决模式”,要求学生能自主提出问题。美国学者奥斯本创造的智力激励法,它以群言堂的形式集思广益、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用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日本在1998年改革21世纪初教育内容应有方针咨询报告中,提出在全日本中小学新设的综合性学习中,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就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在理论和操作层面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教学中提倡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创新学习、研究性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以问题为引领的,已引起了人们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普遍关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的有志之士,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较为零乱,不全面,尚未有针对高中生学科教学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

2、与本课题的联系与区别

以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例,对本课题中国古代就有研究,只是一种宏观的研究,侧重于一种理念和口号,鲜有实质的探究。现在的研究多是从某一角度或某一个方面进行探讨,对本课题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没有从根源和本质上对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提出解决方案。其他学科在这方面也有研究,特别是数学科,值得借鉴。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很系统、严谨、可操作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未形成完整的操作体系,缺少可操作的行为指导。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弄清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及其成因,掌握学生对提出问题所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方法、途径到策略全方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新课程的实施、探究教学作好铺垫,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支撑,为创新教育和培养更多具有科学探索能力、创新品质的人才作贡献。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思路:从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校的问题,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坚持实践探索与理论构建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2.过程

   1)、准备阶段(2006/32006/8 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制定研究实验方案,整理建构课题研究的计划体系。

   2)、研究阶段(2006/92009/6 分三步走,第一步,设计问卷,收集资料,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类,初步得出归因分析。第二步,根据掌握的情况,借鉴已有的成果,探求新的方法,来引导、培养、训练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比,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三步,根据实践反馈、修正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使之趋于合理、完善。

   3)、总结成果阶段(2009/72009/12 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明确制约学生提出问题的各因素,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方法、途径和策略,构建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3.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水平及现状,寻找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偏低的原因。

   2)、文献法:借助已有理论、研究成果,指导课题研究,吸收目前的研究成果,加以运用。

   3)、实践活动法: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专题训练、课题研究等使学生在具体行动中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4)、经验总结法:组织和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总结、提炼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构建教学模式。

五、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   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教科研氛围浓  由于领导重视,近年来我校主持省“十五”课题三项、市课题二项,其中省市课题各有一项已结题。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教科研意识强、氛围浓。

    2)、教学设备齐全  我校是一所有悠久历史的名校,有36个教学班,各种教学配套设施优良,软硬件建设齐全且较为现代化,馆藏图书丰富,并开通宽带网,教师人手一台电脑,便于对数据处理,和对各种资料的分类整理,可随机通过互联网与海内外的专家和学者进行沟通,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

    3)、经验积累丰富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已取得的科研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人才条件优越  本课题组核心成员,他们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都具有本科学历,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个个都年富力强,且本组成员中有四名校级中层领导,人员结构层次合理,具有较高的团队协作精神,2005年获省优秀教研组。本课题组成员都参与了省“十五”课题《学生研究性课题的实施研究》的研究,且该课题已圆满结题。

   5)、对本课题,曾在省“十五”课题《学生研究性课题的实施研究》中对“如何选题、如何提出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由于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不同,未能全面研究,2005年本人对此问题作为个人课题已研究了一年有余,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也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这些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便于对课题更深入、更全面的实施。

     2.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成立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课题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扎实推进研究。

     2)、加强理论学习,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邀请省市有关专家进行理论培训,聘请市教科所、教研室有关专家作为课题研究的顾问,对课题研究起到辅导、指导、把关的作用。

     3)、加大课题组成员培训,全方位提高组员的教科研能力。

     4)、建立健全制度,使课题研究活动定时、定点、按计划开展各项专题研究,确保研究落到实处。

     5)、学校会在物力、人力、财力上给予最大支持,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全力保障,能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