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微课”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负责人:杨明时
《“微课”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编号:GHKT2016039)这一课题自2016年12月5日立项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开题会上的分工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微课的设计、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加高效,使微课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将前期工作予以总结并对后期课题工作做出细微的调整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1、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理论学习,共同探讨,明确课题《“微课”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的物理微课具有以下特点:
①短小精悍、内容精简、知识点明确。微课视频最主要也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和传统教学视频或课堂实录有较大差别。围绕一个概念,一个定理或仅仅一个题型进行详细剖析,讲解,并进行及时反馈。
②专题训练、及时反馈、进度可调节。每个微课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包括配套的习题,从易到难。部分客观题可以立刻反馈出答案,对学习情况做出及时评价。从而让学习者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对存在疑问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可以随时暂停,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调节学习的进度,直到弄懂为止。
③观看灵活、随时可学、学生更加专注。微课通常采用微视频作为主要内容,通过一系列现代化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设备进行播放,让学习不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学习,有效地利用各种空余时间。
④易于传播推广。
2、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学习,明确课题《“微课”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的物理微课的主要形式:
①有教师个人形象参与、声音和画面同步的微课。这种微课的好处是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的形态,肢体语言,容易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但对教师仪表、教态等要求较高。这种微课主要在录播教室录制。这种微课对演示类物理实验型微课比较合适。
②没有教师个人形象,而是以卡通动画代替教师形象,由教师配音制作而成的。这种微课的好处是教师的动作是精心设计的,没有多余的动作。这种微课对抽象物理概念的教学及设计类微课比较合适。
③用手绘软件制作,可以看到手和笔的移动、教师配音制作而成的。这种微课的好处是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示范的步骤,如纸带的处理过程、习题的讲解、图像的处理等微课比较适合。
④只有教师所写的画面与教师配音的制作而成的。这种微课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更集中地把精力放在知识点的学习上,而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是物理微课的主要形式。
3、经过前期准备,课题组已初步确定了高中物理微课的选题、相关素材的收集整理、课件的制作、导学案的设计正在有序进行。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杨明时微课设计《2016年陕西高考物理试题解析系列讲座——第33(2)题》获得安康市微课大赛二等奖,陕西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三等奖。
2、杨明时微课设计《游标卡尺的使用》、《匀强电场中电场线方向的确定》等在教学中投入应用,反响较好!
3、各课题小组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初步收集整理了相关的PPT、学案、图片、音乐等素材资料。为后期进行微课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较满意的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有效整合了PPT及导学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对学生学习物理中的思维障碍予以剖析,根据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微课,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喜欢!
四、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1、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对课题研究产生影响。课题组成员均承担着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以及班主任工作,教学负担重,导致课题研究时间相对紧张。
解决办法:想办法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以及周末进行研究,争取完成课题任务。
2、课题研究要形成系统的微课太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投入更多的精力。
解决办法:课题组经过讨论,适当缩小范围,本次研究选择重点内容制作微课,突出典型,分类呈现,力争形成一个相对较完整的研究体系,为今后的微课研究提供制作的样板。
五、后期研究安排(2017年3月——2017年10月)
1.进一步通过各种途径搜索相关课题的微课视频、教学设计、导学案、图片等教学资源,形成相关专题的资料包。
2.课题组根据讨论确定重点内容微课设计思路,形成设计方案,力争制作出具有特色的微课精品。
3.加强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每一节微课在使用前在课题组交流群中交流、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后由制作人修改,然后在学生中应用,再听取学生意见做最终的修改。
4.做好结题的相关准备工作。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高中物理新课程低成本实验资源研究》
- 下一篇:《高中物理实验题解题研究》结题材料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