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民族高中生的家长与学生的若干模式

――《民族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研究》课题阶段性报告

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一高级中学  

瓦·阿古拉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然而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家长与学生,教师的配合是目前极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实践证明以上三方面的配合情况直接关系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校方应该定期办好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座谈会。通过座谈各自的心理倾向。提高家长的素质是家庭教育联系途径。

一、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子女时集中表现出心理状态。决定其将子女采用何种教育方式。家长与学校的态度表现了多种不同层次的心理水平,而家长的不同心理素质,及其家庭教育的质量起着直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家长比较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倾向。

1、依赖心理

一些家长以为他们只应负孩子的衣食住行,而教育则应由学校和教师负责。这些家长的潜在意识里认为教育学生只是教师的事。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较少过问子女的教育问题,有的家长在教师面前自觉不自觉的掩护子女的缺点。一旦子女犯了错误或学习成绩不合家长的心意时,家长就容易出现烦躁情况和不满的心理状态,于是常常不调查实际地训斥子女,甚至打骂一顿了事。这种由依赖心理产生的简单做法,往往会逐步形成家长与子女产生不良倾向。家长的这种心态是需要学校给于指导和辅导的。

2、应付心理

亲子关系因具有血缘基础,感情溶合,教育时机方面的优势,父母应当最了解子女的个性特点,然而,有的家长却没有耐心通过细致的工作来分析实际情况。并不考虑子女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家长应主动地以教师联系,在联系过程中有些家长往往只是简单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愿于听表现,不愿于听孩子的不足之处。到子女出现问题时只是不加分析,不认真调查地应负。这种被动应负的心态与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也是需要学校给于指导和辅导的。

3、抓住机遇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好转。进入新世纪后,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随着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五·一,十·一”实行长假制,休息的时间不断增加。

人们更加关注家庭生活质量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如家庭理财,娱乐休息,亲子教育与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都成为关注的热点。相关的问题正是家庭教育的研究对象。因此无论从提高成人家庭生活支配能力的角度还是从培养中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类质量角度,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4、目标要一致

家长即信赖教师,又经常主动地和教师联系,如实地反映子女在家的各方面的表现,同时积极地向教师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及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家长和教师可以一起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彼此分工但目标必须一致。这类家长明白教育子女心灵透彻地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不断分析,采取符合子女心理需要的正确的教育手段。所以,一旦他们发现问题之后都采取积极地与教师合作的做法,分析原因帮助子女吸取教训,尽快改正错误缺点,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5、共同合作

家长能根据子女年龄特点和各方面素质的水平以及学校的要求,认真思索,对子女提出切实可行的近,中期目标并善于进行目标管理。经常观察、督促、鼓励、矫正子女实现目标的可以达到的程度。家长能主动地和教师商量目标的可行性。与教师一起分析子女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身体条件等心理特点制定出实事求是的目标和教育措施,尽管这类家长为数较少,但由于教育效果明显,因而这种做法能起到引导和榜样的作用。

可以明显看出,教师和家长的合作中家长的信赖和应付心理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学校应努力加强家政宣传工作,在保证家长的合作和配合的前提下,培养家长的目标心理,共同促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家长在学校联系中所反映出的不同心理水平,决定了他们家庭教育的不同层次。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教育好子女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心理学和有关家政知识,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对子女采用正确的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

二、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健全家政学途径和探索有效的联系模式是实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因为家长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形成主导作用。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家长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家长的对子女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努力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要达到以上目的,单凭目前的教师家访是不够的,我们要结合实际寻找新的更为有效的教育模式。目前的我国家政角度来看最有效的模式应该是把常规性、研究性、探索性三个层次的家教联系模式结合起来如下:

1、常规性教育

第一 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行在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学校,沟通双方的情况。但是这种途径因为时间有限,双方只能肤浅的了解一些表面的情况。

第二 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应将普访,随访和定期访相结合,家访应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互相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的信赖心理。

第三 家长来访。家长主动来访能够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教师的各种工作能力。

经常联系是的确能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也容易掌握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能改变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完全依赖教师的实际状态。但对教师而学生面广,工作费时,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单靠这条途径是很难达到目的,为此,教师与家长的联系途径必须托宽,加深。

2、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

采取科学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亲子关系状态以及教育方式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逐步创建心理记录。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和教师就可以与家教的有效地互相通信息。适时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有针对性地与家长共同研究有效的教育方式。

以上研究性的家长与教师联系能在提前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较好的合作。出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强效果比较明显。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家长的应负心理状态。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能给我们提出比较准确的信息,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这种研究性的家校联系模式十分有效,而且对教师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也有一定的作用。

3、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次学历文化的家长数量不断增长,部分家长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他们能根据自己智力和非智力,为了子女成长设计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学校应该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协助他们共同来探索家庭教育的规律,以实现教育子女的目标。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请专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这些家长不定期的理论指导和专项讲座。

以上是常规性、研究性、探索性的家教联系方法,使教师和家长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及其子女的文化水平和外表行为,用调节作为手段,反馈到教师,形成一个封闭的环路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利用常规性、研究性、探索性的模式对深化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较大的帮助。

三、家与学校互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应该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家政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家庭,帮助家长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改进与子女沟通的方法,确立合理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以进一步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力量,提高家庭教育的力量。一句话,家庭与学校的协同,一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模式,共同促进民族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1、独生子女教育呼唤家政教育。

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了特殊的61的家庭结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6个人照顾一个孩子。过分的关爱使大量的独生子女存在着独立生活和自立能力差甚至不能生活自理,心理承受能力低,对他人缺乏关爱和合作精神,以及缺乏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独立生活能力。媒体上关于大一新生入学的报到即是有力的证明。一些独生子女入学后的不能调理住校生活。导致家长长期培读在校园里。家庭教育涉及的各个教育领域,正是与学生的家庭、学校、社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在学校中设置不同层面的家政教育培训和训练的日常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不是解决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教育培养新一代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

2、家庭教育是校本课程开发有益,可行的补充。

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与素质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教育要求是一致的。而现行蒙古族地区中学生课程设置中恰恰缺乏相关的内容。家政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校本课程这一空白,因地区,学校而开发的家政教育校本课程可以也应该成为特色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政教育进入校本课程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基我们民族家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蒙古族是悠久的,传统的家政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认识基础。现阶段我们民族地区有一定的家政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基础。家政教育进入校本课程体系是一个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发展过程。

3、培养家政教育师资力量

家政教育是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方面的学科。要求家政教育的师资必须是具备各种知识的综合性人材。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应对家政教育中的各科实际问题。因此合格的师资是实行家政教育的关键条件。目前我国仅有几十所高等学校里开设家政学系。其它层次的家政教育训练属于非学历教育,不能满足民族地区家政教育的实际要求。这几年来看本地区的劳动技术课和社会课教师进行集中训练,培训家政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方面很不足。

4、开发家政教育课

我们现在设有独立的家政教育课,只是在劳动技术课与社会课中家政教育的一些相关内容。已开课的学校可以在劳动课和社会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家政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家政课程。在课程实行三级管理的情况下学生在丰富的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素材,以及校内教育资源,都应成为家政教育校本课程的资源,目前民族中学实施家政教育缺乏的不是教育内容和平台,而是课程制度层面的论证。组织专家论证和编制教材教学实践的验证是必要的。

5、在校内外范围是实验适当的时候推广。

家政教育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进入课程系统。我利用问卷调查,测试家长的小测试,面说等手段进行小范围内教学实验。

如:家长讨论测验

⑴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你是否耐心和如实地作出回答?

⑵是否给孩子一块空间,供他玩耍?

⑶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吗?

⑷帮助孩子制定和完成其个人计划吗?

⑸帮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吗?

⑹帮助孩子改善他的作文吗?

⑺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吗?

⑻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习惯吗?

⑼为孩子提供优秀课外读物吗?

⑽给孩子讲有益于提高思想与智力的故事吗?

⑾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并适当给于满足吗?

⑿尽量抽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吗?

⒀帮助孩子选择健康有益的节日活动吗?

⒁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吗?

⒂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吗?

⒃鼓励孩子应学习独立做事,不信赖成年人吗?

通过小测验进一步了解了民族地区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理解、希望以及对传统的家政教育与目前的大好形式下新一代家长对学生的看法。要不断地认真研究民族地区的家政情况,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在条件成熟时再向广大的范围推行,这样可以克服盲目展开很大规模实践所造成的损失。

对于目前看中学生的家政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素质教育的重途。民族地区搞好家政教育是提高生存能力的有效教育形式。对我们蒙古族地区高中生的家政教育是虽然历来有传统的,由于各地区与各个家庭的教育方法不一样,而各地操作是可能即熟悉又陌生的,即要继承历史的教训,又要学习和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发展适合我们民族地区特点的家政教育,通过家政教育来弥补我们现在传统课程教学实际生活的不足。

民族高中生的小测验:

⑴学习上有主动性吗?

⑵平时要有洞察力吗?

⑶处理问题时要经常问自己为什么吗?

⑷经常要有独创性吗?

⑸解决问题要有变通性吗?

⑹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性吗?

⑺完成任务时要有自信心吗?

⑻坚持目标要有坚持到底吗?

以上是创造性人材的八种品质,家长如果了解你孩子后必须要有针对性、创造性地执行培养,必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