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家庭教育关系”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原创]“新课程与家庭教育关系”课题研究实验报告(杂文)

淄川开发区西山联校 课题组

              

  按照中央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精神,20029月西山联校提出了让家长参与新课程改革的这一设想,并于10月经区教研室批准确立了《新课程与家庭教育关系》这一研究课题。参加课改试验工作的全体教师,从研究教材、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到评价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开发校本课程,自编《家长必读》,创作了“五小公民道德歌”,建立学生成长袋,实行家校“沟通卡”,召开了家长走进新课程研讨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编辑《课改与家教》随笔,制定家长听课评教制度,定期举办了学生综合素质展示评价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家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家庭教育 经验交流综合评价道德建设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

 

  根据***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指示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课程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索建立社会、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使学校、社区、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的要求,学校认为新课改要取得进展,有所突破,必须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参与,努力发挥出家长在教育子女和课改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教育发展到现阶段所必须的。实施新课程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的研究势在必行。而现实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农村学校,家长对教育的关心不够,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让教师去看、管孩子,孩子出了问题是学校的责任,教育不到,不是家长的责任。有时还出现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相脱节的情形,在一些具体事情的处理上存有分歧,使家庭与学校教育陷入僵局,这些情况与新课改的精神是相悖的。加强沟通,促进学生的发展,家、校合一教育孩子成才,已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课题,新课程与家庭教育关系研究这一实验课题,因此而产生。

 

  二、研究的目的及遵循原则

 

  “家长走进新课程”是依据新课改的精神,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的宗旨来实施的。它所要解决的是:(一)让家长参与到新课改中来,发挥家长在课改中的作用;(二)在教育教学的方式上进行改革,以德育教育为重点,把教育孩子做人放在第一位;(三)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模式。如何评价学生,已成为新课改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情感性原则”、“教育形式多样性原则”等原则实施,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

 

  三、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方法

 

  新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首先是从一年级开始的。所以我校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一年级二个班的66名学生、6名任课教师及66名学生家长。(逐步扩展到其他年级)课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研究工作。主要方法是把家长请进学校,请进课堂,并组织一系列的研讨综合试验活动。

 

  四、实施过程

 

  (一)起步阶段

 

  我区作为省第二批课改实验区从2002年新生一年级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组成立伊始,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素质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论,学习新课改有关的文件精神,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选出有工作热情的教师为实验教师,确立主持人,具体担负课题实施的全过程。从课题理论论证、课题设计、搜集资料、制定方案、申报课题到编辑《家长走进新课程必读》到200210月份,为课题的实施作好了全面的准备工作。

 

  (二)实施过程:

 

  1、召开“家长走进新课程课题研讨会”

 

  按照学校制定的研究计划,1012日召开了一年级新生家长学习新课程研讨会,一年级60多位家长全部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家长到的这样齐是学校没有想到的。以前开个家长会,家长参与热情不高。到会人数一般不会超过半数。即使到会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等方面也不是那么关心,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学校老师也只是简单通报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成员想尽一切办法做好了研讨会的工作,使研讨会得以顺利召开。研讨会上,我们邀请了镇中心校分管教科研工作的两位主任参加。他们在会上和家长一道学习了中央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课题组的教师也有计划的进行了发言,解读了学校的课改实施方案。在研讨会上,家长们认真学习了《家长走进新课程必读》。通过学习,家长们对新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了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研讨会上,家长与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学校教师向家长介绍了“学生成长袋”和“沟通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师和家长们一起制定了下一步的家长进课堂听课与座谈会的详细计划。本次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研讨会上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学习中读到、看到的事例,深入浅出,从正反两方面给家长讲解了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重要性,家长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在教育子女和新课改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家长了解了新课程,了解了现代家教的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在会上家长们根据自己子女的日常行为表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通过这次研讨会,一下子把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近了,感情加深了。计划两个多小时的研讨会,一直开了三个多小时。

 

  2、把家长请进课堂听课、评课、评教

 

  按课题实施计划,从20021021日起我校课题组举行了为期两周的家长进课堂听课开放周活动。在两周的活动中一年级60 多名家长,除四名家长,因特殊情况没有参加外,其余都到校听了课。为使听课工作落实好,课题组成员设计了一张《家长进课堂情况统计表》,让家长安排好一周的工作,看自己在周一至周五的什么时间能抽出时间到校听课。就在那一天上面打上钩,之后再让学生捎到学校。教师按照家长的反馈情况,克服了许多的不便,凭着过硬的基本功,扎实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家长进课堂听课的任务。

 

  在课堂上,家长们坐在孩子身旁全神贯注的观察着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倾听着教师生动活泼的讲授,心情激动、兴奋,时而被孩子们天真问答引得捧腹大笑,时而也为自己孩子顽皮而挠心,时而为他们的孩子答错题而帮不上忙着急。听了语文课,又听数学课,家长们兴致高涨,是学校未曾经历过的,有的家长一连听了三节课,这对于一个习惯了工作的人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可以想象家长们是多么的重视这次新课改,可以想象家长们的心中又是怎样的滋味和体验,这应该不是自己当学生时的那种感受吧。

 

  听课之后,课题组成员与家长们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家长情绪高涨,对教师的授课水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的家长激动的说:现在的教师上课真是与以前大不一样,讲课水平高,有新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师的合作教学法更使学生容易掌握学习的知识。有的家长说:通过听课了解了教师工作的艰辛,特别是一年级教师更辛苦。通过听课,家长们也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知道了孩子在家庭之外的一些行为,更加理解了教师的工作。座谈会上,家长们对学校进行的 “家长走进新课程”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为把家长听课后对教师授课的建议等情况留下来,学校课题组又设计了家长听课记录,课前发给每位家长,家长听课后把听课建议填写好,再交给课题组,教师根据建议改进教学。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各年级每学期都请家长到校进行听课评教活动,这以成为一种制度。这一举措受到了家长们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收到了听课的预期效果,这无疑对我校的课程改革起到巨大的改进和推动作用。

 

  3、家长心理素质问卷调查

 

  200310月,学校为了取得广大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使学校、家庭在新课改中真正形成合力,学校印发了“家长心理素质问卷调查表”,对全校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这次调查,学校更加了解了家长们的心理素质及对教育孩子的各种看法和要求,学校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经验,找出了问题,制定出了进一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措施,对学校的课程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建立学生“成长袋”

 

  建立学生“成长袋”是我校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研讨会后我校一年级学生的“成长袋”也就正式开始使用。我校的学生“成长袋”是一年级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各持一袋,“成长袋”中有学生的各科成绩记录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份个人名片,详细记录收集学生在学校与家中的学习、生活、思想、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成长信息,教师与家长每学期至少交流两次。“成长袋”的建立,能使教师、家长把握学生的个性、爱好与特长,并能使教师与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发展轨迹,更能使教师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和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成长袋”的设计与使用原则是按照新课程来设计的,有关成长方面的内容按六年制课程标准设计,“成长袋”的建立,为我校的新课程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实行家、校“沟通卡”

 

  为了让家长与教师及时掌握了解学生情况,课题组成员自行设计了一种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卡片——“沟通卡”。沟通卡的设计体现了及时、方便、实用的原则。家长、教师之间在学生问题上需沟通就用它来完成,它能使教师家长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各种信息。同时也避免了家长校访,教师家访的许多不便。如:有极个别学生在学校有学习不认真、上课顽皮、不听讲,与同学不团结、打骂人等现象,班主任老师就可以利用“沟通卡”与家长进行沟通,这些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一年级一班有这样一名学生,刚入学时上课不听讲,在课堂上不是吃就是玩,各科学习都跟不上,美术课学习手工制作一节课下来什么也没做。通过“沟通卡”家长了解了学生在校的表现,该家长在研讨会上与教师商讨制定了个别教育方案,结果在很短的时间,这名学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性格开朗了,上课发言也大胆了,各科教师都一致反映该同学有了明显的进步。

 

  6、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进行优秀家长评选活动

 

  2003年新学期开学后,学校为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切磋家庭教育的得与失,于37日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会上有十几位家长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成功的做法。通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互动,加深了对新课程的理解,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定期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学校也已成为一种制度。依据家长在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和老师的课改论文,学校整理编辑了《课改与家教》一书,家长人手一册。20034月上旬省课改视导组黄明教授看到当时被称为《家长走进新课程随笔》的材料时欣然索取,认为这一举措对提高家长认识,畅通家长参与渠道,使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表彰学生家长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励广大家长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新课改,2003年学校举行了“优秀家长”评选活动。126日召开了“优秀家长”表彰大会,评选采用自荐和推荐的方式,在家长中产生候选人,最后进行综合评议。本次活动共评选出13名优秀家长,他们在会上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为广大家长树立了榜样。通过评选活动,使广大家长在道德素质、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上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改进作用。为此,学校决定每年进行一次优秀家长评选活动。

 

  7、组织由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综合素质展示评价活动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参加实验教学的班级,每学期期末都进行一次由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参与的综合素质展示评价活动。展示评价时,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组成评委,对学生的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同学们也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向家长、老师展示了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评价结果优秀率达50%以上,合格率100%,“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已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家长们也对此项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8、进行家庭教育征文,编辑《课改与家教》文集

 

  自课改以来,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家长进课堂听课、评教活动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每年进行一次家教征文和优秀家长评选活动。通过家长与家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式交流,家长们对教育的认识和自身的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让家长之间更好的交流学习,把家长们自己撰写的文章和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稿,整理编辑了三集《课改与家教》文集,供家长们学习交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彻底的改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对学校的课改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9、利用节假日,搞好家校互动,亲子教育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淄川经济开发区西山联校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对促进学校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起了重大作用。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般的依赖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实施了“新课程与家庭教育关系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组织开展了系列新颖实际的亲子活动,受到广大家长的赞誉。

 

  为了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母爱,体会父母的艰辛,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学校每年都把它做为“爱的教育”的最佳日子,在“母亲节”这天,班主任都利用班会时间,向同学们进行有关“母亲节”知识的介绍,教育孩子如何去孝顺父母,关心亲人,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家务活,减轻父母的负担。在“母亲节”这天,学校组织开展了“五个一”的活动,即:要求每个孩子给妈妈写一封感恩的信,创作一幅祝福的画或贺卡,送一束自制的小花,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帮助父母做一件事。每年的这一天,孩子们都会给他们的“母亲”一个惊喜。许多家长非常感激学校开展的这次活动,有位母亲在给老师的信中这样写到:“尊敬的各位老师,谢谢你们!我没有想到学校对“母亲节”如此重视,教育孩子对母亲如此关爱。本来工作一天心烦意乱,当看到女儿的礼物时,我的心情一下子轻松多了,烦恼劳累,被女儿的一片真情一扫而光。女儿长大了,懂事了,这都是老师们教育的结果,谢谢你们。”通过亲子活动的开展,许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们变了,变的知道孝顺父母,关心亲人了,变的知道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了,我们父母从此有了一个小帮手。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在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邀请孩子的父母到学校与孩子们一起欢渡节日。在家校联谊会上,孩子们与父母同台演出,同唱一首歌,同画一幅画,同跳一根绳。母亲节,妈妈得到了孩子们的祝福,在儿童节,孩子们也得到了妈妈的祝福。联谊会上,孩子们与父母手牵手,心连心,特别是“找妈妈”这个游戏把活动推向了高潮,看到这热烈又感人的场面家长们笑了,孩子们乐了。这一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增强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友谊。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变的更加懂事了,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活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原先的“小皇帝”、“小公主”变成了父母的“小帮手”。

 

  10、新课程与“小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

 

  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在日常行为中有许多言行不够文明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很淡薄。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我校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决定在全校包括一年级在内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课题组根据五小活动内容自己编写了“五小公民道德歌”。把“五小公民”的活动内容带进课堂,带进家庭。通过唱、跳、画、写、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自觉的做到:在家做孝顺父母、关心家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现在“小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活动已渗透我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五、实验结果及影响

 

  (一)提升了家长素质

 

  依据实施方案,学校首先对学生家长进行了心理素质问卷调查,全面掌握了学生家长的各种信息。召开了“家长走进新课程研讨会”。教师与家长们共同学习了中央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解读了学校的课改方案,为每位家长发放了《家庭教育文选》和自行编辑的《家长走进新课程必读》。针对新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变化,通过学习讨论,家长们对新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家长们与老师一起制定了听课评教计划。自课改以来,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家长进课堂听课、评教活动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每年进行一次家教征文和优秀家长评选活动。为了让家长之间更好的交流学习,学校把家长们撰写的文章和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稿,整理编辑了三集《课改与家教》文集,供家长们学习交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彻底的改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对学校的课改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促进了教师成长

 

  由于家长的参与,老师们备课、上课更加认真了,参加课改的实验教师教学水平突飞猛进。每位课改教师都能在课堂教学中琳璃尽致的展示自己的风采。青年教师成了课改的主力军,他们说,家长每听一次课,自己的教学就会上一个台阶,教学理念就会上升一个层次。从而在青年教师中涌献出了一大批课改标兵和教学能手。2002年以来,教师们撰写的课改论文有60余篇在国家及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20余篇文章在省市报刊上发表。

 

  (三)学生素质普遍提高

 

  三年来,西山联校在全国的各类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中,有100多名学生获得大奖,20多幅学生作品在省市区的报刊上发表。学校组织的百人合唱团连续三年在区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舞蹈、器乐等节目也连续获得一、二等奖,学校组建的田径运动队连续多年在镇运动会上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参加课改的实验班级,在全镇举行的期末文化素质抽测中连续两年取得全镇第一名。20046月,学校又被山东省教育社、当代小学生编辑部授予山东省中小学生书画、作文、摄影大赛优秀组织奖。2004年、2005年连续二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社授予世纪之星“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积极开展“五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坚持道德教育与课改相结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学校自编了“五小公民道德歌”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儿歌”,把“三字经”等精典古诗文引入课堂。举办了“争做合格小公民”画展、征文演讲和一系列的亲子活动。同学们的道德观念普遍提高。2002年至2003年学校连续两年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等单位授于“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集体一等奖”。2003年,学校又被授于“淄博市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示范基地”。12名同学在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创新活动中获奖,10名教师在全国中小学德育教育新成果展评中获奖,一名老师被授于“全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对学校小公民道德建设专题报道,在人民日报社编辑出版的2004年大型文献《学习与实践》中进行了刊发。200412月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手牵手,小皇帝变成小帮手”活动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妇联、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环保局、山东广播电视局等部门联合评为全省小公民道德建设最佳“五小”活动。

 

  六、结论与反思

 

  通过三年的新课程实施和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已经证明我们的研究工作是成功的。课改不仅让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彻底的转变。也带动了家长们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家长的参与,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上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探索性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被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认可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进一步验证我们的课题研究是成功的。由于课题研究还处在试验探索阶段,课题实施中还存有许多不完善、不严密甚至不够扎实的问题,有些关系还需进一步协调。但我们决心认真总结经验,排除困难,争取把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一步一个脚印,长期扎实地把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下去。

 

  七、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试验推广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山东教育》《走进新课程》《家庭教育》《人之初》国家教委、全国妇联《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淄川课改》

  附:西山联校《家长走进新课程必读》《课改与家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