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课题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课题
实施计划
2007、3——2010、8
一、指导思想:
根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提出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结合教育实践,我们以进一步优化协同教育方式,构建最优的教育效果为目标,以研究家校协同教育的模式、规律和策略为视角,以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研讨、探索家校协同教育方法为途径,扎实研究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中哪些更适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多种手段怎么相互整合和互补,不断丰富和优化协同教育的方式,探索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的规律,建立新型的协同教育模式,为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领域。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试验研究,组织教师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的规律,建立新型的协同教育模式。
2、通过研究改变教师、家长传统的、单一的、信息滞后的教育方式,转换教师和家长角色,建立更快捷、多元化的家校沟通模式,与学生建立更民主、平等的师生、父子、母子关系,使教育更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需要。
三:研究内容
1、研究视角
(1) 研究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中哪些更适合协同教育;
(2) 研究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之间的整合和互补;
(3) 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家、校协同教育的规律和模式;
(4) 研究利用现代技术信息构建的家校沟通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研究途径
(1)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和协同教育的理论,研讨协同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2) 通过交流、座谈、家访及个案跟踪等形式,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家、校协同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有效途径;
(3) 拓展延伸,构建更及时、通畅的家校、师生交流互动平台。
四:实施措施
1、做好硬件设备的建设,为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提供保证;
2、 整理前期收集学生的相关资料,做好“个案跟踪”人员的确定及实施计划;
3、 课题组成员建好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及时上传各种信息,注意家长、学生的留言与反馈;并将各种信息及时交“家校通”手机信息平台;
4、 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交流、座谈、研讨及经验介绍会,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
5、 每位课题组成员每期要写一份课题工作总结(以研究报告形式),完成“个案跟踪”对象阶段报告,并在期末上交课题资料。一学年完上交个人课题阶段报告一份;
6、 举行观摩活动一次,全面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五:具体安排
时 间 |
内 容 |
人 员 |
2007、3--- 2008、2 |
1、硬件设施的完善。 |
钟宏 谢翔 |
2、课题组制定、下发实施计划。 |
周敏 杨流安 | |
3、课题组成员制定计划,确定“个案跟踪”对象。 |
所有成员 | |
4、开始课题实验 | ||
2008、3--- 2008、7 |
1、继续开展实验。 |
所有成员 |
2、召开课题成员研讨会。 |
周敏 | |
3、邀请相关专家指导课题阶段研究。 | ||
4、上交个人阶段实验报告 |
所有成员 | |
2008、9--- 2009、2 |
1、继续开展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 |
所有成员 |
2、召开实验教师经验座谈会。 |
杨流安 | |
3、召开实验对象家长座谈会。 |
课题组 | |
4、班级博客群建设交流。 |
所有成员 | |
2009、3--- 2009、8 |
1、继续开展课题实验。 |
所有成员 |
2、准备相关资料,迎接课题组中期阶段评估。 |
所有成员 | |
2009、9--- 2010、2 |
1、根据中期评估报告,调整实验部分方案。 |
周 敏 杨流安 |
2、继续按调整方案实验。 |
所有成员 | |
2010、3---- 2010、8 |
1、实验老师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 |
所有成员 |
2、组织课题汇报观摩活动。 |
周敏 杨流安 | |
3、形成课题实验报告,迎接结题。 |
周敏 杨流安 | |
4、总结推广课题实验的经验和模式。 |
所有成员 |
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小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家庭、学校协同教育研究》
课题组
2007、3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报告
- 下一篇:《新时期家庭教育实用策略研究》课题第一…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