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06-03-06 10:31:08
 
  

湖北省公安县第二中学 谭维清
 内容摘要:本课题研究始于2002年2月,2004年被总课题组接纳为正式国家级子课题。课题以选修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努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它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而且还注重实验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注重的理论探讨,而且致力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开发。在我校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在开发选修课教材方面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究尝试,在专家的指导下分领域分阶段编写出了一系列符合高中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教材和优秀教学设计,积累了丰富的选修课教学素材。同时,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   选修课   校本教材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     学校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公安县第二中学以崭新的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当地人文资源优势,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我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1.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公安二中66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历史。三迁校址,从村落祠堂改变为如今荆楚示范高中,教学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为国家输送了三万多各类人才。学校现有300多名教师、5000名学生,为荆州市特大高中。但前几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学管理的理念还很封闭、落后,抽考、统考成绩是评价学生与教师的唯一标准。教师的兴奋点就是教学质量监控后的排名,名次好“一俊遮百丑”,名次差则前功尽弃百口难辩,造成了学生疲于题海战术教师苦于加班加点的被动局面。学校缺乏生机与活力,工作上不了层次,更谈不上特色,就连年度考核的总分也不高。针对这种尴尬的处境,领导班子心急如焚,教师群体迷茫观望。
 而与此同时外面的世界却很精彩:名校长们独特的办学理念、众多名校显著的办学特色吸引着我们的耳目,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宣传、贯彻,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能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公安二中到底向何处发展?基础教育的性质、作用是什么?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办学理念?痛定思痛,学校在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进行课程改革,把学校德育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做为主攻方向,来创建学校特色,努力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层次,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做为一项重要策略来抓,提出了“以三袁文化为依托,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的办学思路。
 2.有可利用的环境资源优势。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环境因素分析的根本原因。环境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它决定了校本课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斯基尔贝克曾经说过:“尽管选择目标的过程中涉及科目、学习理论以及对儿童的理解,但是课程目标不能仅仅从科目中推论出来,从学习理论中推理出来,或者从对儿童的理解中感受出来。相反,课程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境着手,因为每一所学校都是不同的,从一所学校获得的环境分析结果不能照搬到另一所学校。只有了解了本校的环境,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
 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实践,我们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科学认真的分析。我校地处荆楚门户,五代时设南平郡,1995年以前一直是公安县政府经济和文化中心。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历代文人在此留下不朽诗篇。“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维洲倚前浦,长啸一含情。”唐代大诗人杜甫漂泊羁留公安期间发出仰天浩叹。“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宋代大诗人陆游重返公安渡头留下深情吟咏。 明万历年间,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高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公安派”大旗,以其独创精神、清新文风、真挚情感,一扫晚明文坛复古模拟的文风,开一代清新活泼的文学风尚,影响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这里不仅为“三袁”故里,也是近代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家乡,更是“九八”抗洪英雄李向群烈士牺牲之地,全镇人文资源底蕴深厚,共有文庙等五个省、市文保单位。公安属湖北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但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有“百湖之县”之称,我县的农业、养殖业、林果业、工业等系列产品享誉海内外,可以说我们开发平原特色校本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我校是荆州市示范高中,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公安名校,省传统项目学校,软件、硬件设施齐全。学校的“少年林科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素材基础。学生开发校本课程的兴趣浓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一节里提到要“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和服务行业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那么,如何发挥“三袁”文化这一富有特色、富有价值的地方乡土文化来育我们的“一方人”呢?正是对学校情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我们筛选出“三袁”文化这一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实施。
 3.校本课程开发思想的孕育
 选题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的指示精神和公安二中教育的实际。在新课程标准实施高中“两改”的大背景下,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是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体现地域特色、学校特色,符合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学生发展而存在,能对当地社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特色课程的构建做为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认真评估了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想尽快启动课题研究,挖掘三袁文化这一有利的特色教育资源,进行开发校本课程的尝试,进入操作阶段。
 课题组以“铸造学校个性、促进师生发展”的课程理念,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考虑和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问题,确定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内容(知识、技能、情感及应用四个层面的基本目标)及实施的方法(重体验、重情感、重实践、重实用)、途径,找到了乡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二、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事件
   1)校长朱红奕是全国百佳校长、荆州市专家,办学理念比较先进,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办出学校特色,必须有独具风格、务实奋进的校长,加强对创建学校特色工作的管理。
   2)2002年3月19日校教科室主任请教了荆州市教科所专家,决定以当地的地理、文化、历史等资源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并在专家的指导下搭建了教材的框架结构。
   3)2002年4月2日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同时召开课题研讨会,确定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编写方式、教学和评价方式,并落实编写人员。
   4)2002年4月21日正付校长、教科室主任去市教科院汇报课题研究情况,寻求上级的支持与配合。
   5)2002年6月6日()老师开设研究课《公安派文学讲座》,邀请了县文化馆人员对学生进行面授,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6)2002年9月中旬开始,我校第一本校本教材(也是全县高中第一本)《公安三袁作品选读》出版完成,在高一、二年级中选择10个班试行,要求实验班级发挥示范作用,及时分析总结经验。
   7)2003年5月起,按照“先实验后推广”的策略,校本教材在中心校高段年级全面实行。课题组把教学内容按年级、学期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将教师授课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协助县政协编写《公安籍科技教育人才》第一辑(张尊明主编,华文出版社出版)
   8)2003年4月9日课题组向部分家长进行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普遍持欢迎态度,非常关心此项改革。认为学生回家有了研究性小课题,经常向家长问这问那,不仅融洽了亲情关系,而且逐步掌握了调查、讨论等学习方法,人也比以前活泼多了。
   9)2003年10月21日为迎接课题研讨会,课题组对校本课程的执行情况、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决定在下阶段调整部分内容改进管理方法。并形成了汇报材料。
  10)2004年5月23日校教科室谭维青主任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部社政司国家级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总课题组申请,希望二中校本课题成为总课题子课题。带领五位青年骨干教师去外地考察校本课程开展情况。期间,二中在校学生聂江晨创作的反映中学生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不期而遇》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校内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市县领导出席会议。
  11)2004年6月5日《公安二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研讨会在校学术厅举行,与会专家、兄弟学校教科室主任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11月,总课题对我校校本研究课题予以批复,正式成为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
  12)2004年10月底,在教师向校教科室上交的小论文中,有十几位青年教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进行了反思。认为在参与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科研能力,觉得对个人的专业发展很有帮助。校长朱红奕同志在全校大会上做了《校本课程与教师成长》的报告
   13)2005年3月至今,政教处编写的《走进阳光灿烂的地方》、《二中法律知识读本》,袁丹锐等编写《影响中学生的100篇作文》,罗安帮著的《五十年春秋教育路》,兼职副校长朱德新著的《青少年品德教育》,高二年级编写的《高二年级数学复习》,黄德军等编写《高中总复习教与学》等一大批校本教材正式出版。
 14)2005年11月,课题组组长朱红奕校长赴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颁奖大会,并在首届明星校长高峰论坛上发表关于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方面经验的演讲。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与方案
    3. 1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
    3.1.1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高中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特色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公安,热爱公安,学会对家乡负责,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3.1.2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1.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我校校本课程是为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我校的校本课程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乡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培养实践能力。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3.1.4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实践活动划分
我校结合实际状况,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领域,将校本活动划分为四种形式。
A.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模仿或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收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基本过程:课题选择与确定→制定方案→课题探究的实施→课题总结与评价.例如数学小组的“数学开放性问题研究”、“趣味数学活动与设计”生物小组的“不同水温中金鱼呼吸频率的变化”、“植物根的向地性问题研究”以及语文小组的“现代广告用语的语言艺术及特点研究”等。
B.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
    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包括“设计学习”和“应用学习”两种形式。设计学习,如:生物活动小组进行了“校园的草坪设计”、“学校校服及雕塑方案的设计”;地理小组的“南平公交2路车的路线规划与设计”等。 应用学习,如:生物小组的“校园粉尘污染的测定”,劳技小组的“轻巧挂衣架的设计”、物理小组“家庭的照明电路的布置与装潢”化学小组“南平地区污染现状的调查与治理”等。
C.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一般以参观、考察、访问为活动方式。如:历史小组的“南平历史名人与古迹”活动。政治小组的“采访人大代表——走进社会”等活动,学生通过设计活动,采访政府官员等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体验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D.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
    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一般包括社区服务活动、生产劳动两种方式。社区服务活动如:每年三月“学雷锋月活动”,为社区特殊人群——残疾人进行生活服务活动,定点帮社区清洁服务。生产劳动包括手工劳动、田间劳作两种形式。田间劳作,如:我校每年开展的“学工”“学农”、“学军”实践活动。手工劳动,如:劳技小组的“简易衣架的设计与制作”、“工艺小包的技法与编制”等。
    3.1.5课程编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十分困难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3)量力而行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4)个性化原则  课题组从实际出发,挖掘、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并以此打造学校特色。
    3.1.6课程的计划与课表
 课时计划与内容的确定遵循“先总后分、由浅入深”、“由学科内至跨学科”的原则,每学期每个学生完成1-2个课题或项目设计,其中一个课题是学科内的,称之为学科课题研究,它以学科知识为背景,强调学科渗透,时间约6-7周;另一个为综合性课题,称之为综合实践课题,设计跨学科的活动设计,时间月为6-7周。另外,再用1-2周进行课题总结与成果评价,具体情况要与各学科特点相结合,也可以只做一个课题,但必须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并有课题研究小组的研究论文或课题总结报告。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编写教师组织教学。而大型的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如考察虎渡河、清明节瞻仰三袁墓表由学校政教处负责组织。
 
 
    3.1.7指导学生选择和学习的策略与原则
 由于校本课程具有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进行选择。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和学习时采取以下的策略与原则:1)自主性原则  做为选修性质的课程,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决定是否学习。 2)合作性原则 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往往是综合实践类活动,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3)实践性原则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注重过程、注重操作,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4)实用性原则  精心选择乡土知识,与学生一起走入“生活世界”,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使学生更了解、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
    3.1.8课程的反馈与评价
 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取得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选修和综合实践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如祭扫李向群烈士墓的学生每人可在《学习评价记录表》上填写2学分;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兴趣、积极性、参与程度等,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最终的学分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最后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小结。
 各课题小组的成果可以采取各种表现形式,可采用文字,模型,图片,声像多媒体等。展示时,各种成果可以在同学间相互交流,同学间相互学习,交流后,各小组再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按照课题成果的评价表,对各课题小组成果提出问题和质疑,课题小组要进行说明和应答,指导教师对应答表现进行适当成绩评价。在完成后,指导教师结合开题报告、方案设计、研究报告和应答效果等几个分项评价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和权重,进行求和,得到一个综合成绩,此成绩就为该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成绩。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推荐优秀课题参加年级课题的成果展示与课题答辩,并举行一次全年级的成果汇报展。我校将学生的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成果选登在学校《教科研通讯》《走进新课程》等专集中,增强了学生的成功体验,也激发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2.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
     3.2.1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机构保障 
 保证学校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的顺利有效进行,建立一个职责明确的管理系统非常有必要。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总领导,副校长分管,教导主任、科研主任、教导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等共同参与,同时负责课程改革任务的下达与问题、情况、意见的反馈。学校科研室是学校课程的开发机构,负责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导处是落实学校课程的行政机构,负责任务与意见的上下沟通传达;教研组与年级组是执行机构,教研组负责教学工作,如教师的课程选择与分配、课程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检查、督导、评价与反馈等,年级组负责课程的组织工作,如学生的选课与报名,人员的协调平衡,等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从学校领导到每个学生的课程管理与领导网络,它保证了课程教学工作真正落实到人,使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课程改革的网络中,并明确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3.2.2方案实施的组织与计划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建立一个职责明确的管理系统十分重要,为此学校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承担相应的规划与决策,确定课程开发工作的参与人员与开发程序,然后经由参与成员的集体讨论,拟定课程目标与计划,最后据此进行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课题组由县教育局分管领导、学校领导、生活劳动科教师、常识科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组成,并聘请县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作顾问。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因此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校本培训与相关实绩考核,使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能够真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避免流于形式。整个课题方案实施过程如下:
 A、计划准备阶段:(2002年3月----2003年8月)
 a、 查阅有关文献,寻找专题资料,制定研究方案。
 b、 成立以校长为课题组长,由付校长、教科室主任、各科教师、政教处和学生代表组成的“三袁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组。
 c、 进行宣传发动,学习相关的课程政策,形成课题研究氛围
 d、 确立校本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框架,编写《走进阳光灿烂的地方》教材.
 B、实施应用阶段:(2003年9月----2005年5月)
 a、 对课题进行论证,开阔思路并对教材的使用、评价提出建议,进一步修正完善方案。
 b、 按计划逐步试用、推广实施,视情况相应调整方案。
 c、建立制约与激励机制,完善评估评价制度,学校将校本课程工作的开展情况列入对教师业绩考核,推动校本课程工作的全面开展
 C、总结评价阶段:(2005年3月----2005年12月)
 a、收集研究资料。    b、分析、整理资料,正式出版校本教材。
 c、全面进行总结性评价    d、撰写论文。
 四、     校本课程的操作模式与实施策略
    4.1操作模式:
 我们的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社会、家庭的校本课程的整合。我们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借乡土文化育一方人。学生的发展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归宿。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构建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特别是通过校本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验,创设了二中课程文化特色。
 下面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流程图:
  
           (图1 公安二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运行机制 )
 具体操作模式重要环节说明:
 4.1.1必修课改革探索
 我校为了进行必修课改革的试点,在每个年级都开设了理科和文科的实验班。在实验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进度,如实验班争取在两年的时间完成授课任务,并且增加了部分大学预科水平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我校将继续进行必修课改革的探索,总结经验,为全校的必修课改革积累实践经验。
 4.1.2增设选修课、活动课
 二中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师的特点,开设了多个层面的选修课,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校现已开设了不同层面的选修课40多门,还将陆续增加新的种类。
 我校的选修课程包括学科性研究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数学思维训练、物理学思想史、意志品质培养与心理调控、环境调查与环保)、社会类研究课程:(三袁古诗词欣赏、心理探究、江南园林艺术、公安文学史)。技艺类研究课程:(中国结结艺、多媒体制作、科技小制作、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健身操创编)等,从选修课的活动形式看,包括学科拓展型、实践创新型、活动体验型、探究型选修课等形式。选修课的开设适应学生的需要,重在培养学生拓展性能力,为个性化成长提供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从书本拓展到社会生活与实践领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特殊专长,最近几年高考我校特长生上好大学比率逐年攀升,已成了学校高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校积极倡导教师每人都能开设一门选修课。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的校本课程框架已初具规模。根据选修课的内容,采取相应的考核方式,论文写作,论文答辩、作品制作、实验操作、表演等,以求评价方式多样化。学校也加强了选修课的管理,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自选四门选修课,选修课实行了学分制。
 同时,我们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开课,提高了选修课的吸引力和整体水平。参与开设选修课的人员,有教师、行政干部、实验教师、退休教师、还有外聘的工程师。在开设选修课时,要求教师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自主性和主体性”、“多元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原则,来设置选修课程。我们力求使选修课在内容设置、课程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同时,选修课摆脱升学压力的制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既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提高与发展。选修课要求教师要有课程开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申报选修课的教师要有课程计划,评价方案和课程总结。我校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在开发选修课教材方面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究尝试,很多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材料,编写了具有二中特色的诸如《走进阳光灿烂的地方》《公安三袁文学作品选读》等选修课教材,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不断创新。
 活动课程包括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班会、团委、业余党校、文艺体育等活动。二中活动课的宗旨是希望培养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校通过活动课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为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必修课、选修课、自主课程三类课合在一起,加上学校文化建设这个隐性课程,初步形成我校的课程结构。可以说,多种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一种新的有力的保障,对学校硬件设备、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以及学校行政文化都将带来一定的效益,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全能的发展。同时,它也让教师拥有课程与教学的自主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有自主性、发展性、求异性和创新性。
 4.1.3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尝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二中的学生中间,流行着一句话,甚至有许多学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这就是朱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对同学们的寄语:“今天的学习质量就是明天的生活质量!”我们深知,学习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方式的选择。为此,在课程改革中我校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活动来实现的。
 A、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科学探索课
 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一直到大学,都写不出一篇象样的论文。我们的学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太欠缺了。所以,我们利用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探索能力的出发点。首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就如何选题,怎样申报,怎样设计研究计划并开题论证,如何写科研报告,如何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怎样采集和整理信息、搜集资料等问题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并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全面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科学探索课。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后,向全体同学和教师展示研究成果。学校在学期末,召开科学探索成果展示活动,并将优秀的科研成果编撰出版二中的校本课程教材。
 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尝试了一种积极、生动、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B.开发区域课程资源,积极探索“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尝试社会参与性体验学习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结合社会实践要求,有计划的选择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与教材相关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内外教学结合,开发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课十分重视区域教育资源的开发,本着“区域资源,教育开发”的原则,学校把课堂延伸到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使学生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学校要求学生在生活、社会实践中,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问题,并深入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领域,探究、参与、体验。
 C.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应是多元的、并具有丰富内涵与发展功能的结构性综合体,即不能把接受式学习视为学校唯一的学习方式,也没有必要使任何知识都通过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来获得。因此,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思维的途径,进行“探究思维训练”教学模式的实验,另一方面,吸收活动课程在创设自主探究情景的优势和传统教学双基扎实的长处,走“学科教学活动化”之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尝试,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程观念的更新,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换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不但要成为主流文化的推介者,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理解和宽容、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进行文化整合。学校注意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潜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开掘。理论学习使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们普遍树立了尊重学生的思想,努力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以朋友和同事的眼光看学生;尊重个性,鼓励学生想象、提问、质疑、挑战,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在基本方法、思路,甚至包括人们已经承认的科学原理上允许异议;教师们还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善于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更多地把自己看作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现在,二中教师自觉学习新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外语,参加研究生班的进修以及攻读硕士学位……学习与更新,已成为教师自我提升、做好工作的自觉行动。
    4.2.实施策略
 4.2.1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可以这样说,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制约着校本课程能否顺利地进行。为此,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校长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利用她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优化了人员组合,带动了全体教师一起投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一项比较宏大的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4.2.2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材的编写,活动的组织,计划的制定都离不开教师。如果说校长是领航、掌舵之人的话,那教师就是那奋力挥桨者,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使校本课程这一航船载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因此,无论是在课程的开发还是实施过程中,我们都能尊重教师的个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尽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力争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努力使每位教师都拥有展现自己才能和个性的空间。
 4.2.3创建研究的理想环境。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和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因此,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除了学校有专项款投入外,还积极与当地镇政府取得联系,以获得政府的经费投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了信息技术资源上的支持,如2004年,学校专门设立了电子阅览室,这个学期,学校为十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开通了网络。为了教师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料,图书馆专设了课题专用书柜,多次去荆州武汉的教育书店、荆州文化城购买相关书籍。
 4.2.5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学校把校本课程管理纳入教师常规管理之中,把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业绩纳入教师考核结分之中,对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设专项督导、评估、检查、反馈,并实施课程开发的多元评价。
 4.2.6实现课程的多元整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使“天赋和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在人的身上达到惊异的和谐一致。”我们认为要提升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光立足于学校资源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我们应将社区、家庭中的课程资源纳入我们的视野,赋之以崭新的育人理念,达成资源的整合,构建起三位一体的运行体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合作的、民主的、开放的过程,它强调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为了保证开发的顺利进行,我们借鉴的运作模式是:
 
   A--学生:学生在家长和社区的帮助下,确定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并在教师指导下选定一定的学习项目。
   B--教师:教师在分析学生需要的前提下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希望开发的课程和具体的项目,并在课程行家的指导下编写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计划和评价方法手段等)
   C--校本课程: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精神,对教师提出的课程进行评估审查、筛选并交由教师与学生自主选择,在实施指导中再不断充实和完善。
   其次,我们还实现了各学科目标的整合,如在《校园开放周》这一单元内容设计时,我们一方面通过接待前来参观的游客,为游客介绍校园环境等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写一些介绍有关风景点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借此实现学科间的目标整合。
 4.2.7保障学校特色的形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全校师生通过自编教材和开展如讲座、调查、小实验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交往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在无形之中营造了一种弥漫于校园之间的浓浓的文化氛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一个有力的保障。
 五、     成效与反思
   5.1成效
 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中,我们发现:
    5.1.1教师专业在校本课程中得到发展
    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了。长期以来,在我们教师的脑海里,编教材是课程专家的事情,与一线教师和学生无关。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在学生自选课程、自选老师的形势下,我们的老师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多么重要!“以人为生”的课程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在编写教材中,他们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学生的需求来安排内容,确定方式。可以这样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方方面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的付出真诚与汗水。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当然是交流探讨了,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你写第一课,我编第二课,在来来去去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成长了起来。
  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1.2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张扬
    学生发展的空间拓展了。在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角色几乎没有自由选择学什么课程的权利,所以学生发展的空间不大。而校本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在校本教材开发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学校列出的清单,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如学生对广告有兴趣的,可以选择参加“我为家乡养殖业做广告”的活动;学生想要了解公安产品的,可以随同老师同学一起参加梦溪茶叶厂和凯乐科技,学生对柑橘栽培感兴趣的,可以去听有关柑橘栽培的讲座和参加柑橘嫁接的实验……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决定校本课程的存在与消失,学生喜欢的课程,我们可以增加人员、资金的投入,增加课时数量,而学生不喜欢的课程我们可以让它自然消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习天地更宽、更广了。
   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国家统一课程在编制过程中,可能考虑的是作为哪一个学段的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知识、本领,所以它更多的是以成人的看法来设置学习目标和内容,有些课程设置纯粹是课程专家的一厢情愿,是单方面输入式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全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校本课程就如同是把课程放在了开放式的货架上了,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这样满足了各种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学生发展的个性张扬了。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各方面的技能,沟通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获得了调查分析、信息处理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学生在联系参观时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为养殖业做广告活动中学生知道了自己作为梅乡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5.1.3学校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凸现
 课程是一所学校特色的基础与保障,任何学校特色的创设的创建都要有课程作为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持,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我们学校正是利用了我校独特的文化背景,找到了文化与育人的契合点,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积极寻求县教科所的帮助,加强了与镇、村的联系(特别是与镇政府、镇委会、镇文化站的联系,他们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提供了不少的服务),同时,我们也加强与厂矿企业的联系,密切了与周边群众的关系,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5.1.4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教材与配套的活动材料。
 在比较系统的学习培训后,我们编写组成员根据课程要求,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始编写校本教材。教师们在编写过程中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各显神通,经过努力,政教处编写的《走进阳光灿烂的地方》、《二中法律知识读本》,袁丹锐等编写《影响中学生的100篇作文》,罗安帮著的《五十年春秋教育路》,兼职副校长朱德新著的《青少年品德教育》,高二年级编写的《高二年级数学复习》,黄德军等编写《高中总复习教与学》等一大批校本教材正式出版。
 5.2反思:
    反观课程的设计和理念,回首开发与实施的过程,我们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
  5.2.1教师的参与和创造。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调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因为这种观念与思想会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他们对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如何提高教师的认识,激发每位教师的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保证为他们提供更大的教育空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带领学生查阅资料、访问当地农民、咨询有关行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编写教材、设计活动,有的教师一个人就承担了一个单元的教材编写。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缺乏热心,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完全是劳命伤财之事,因此采取事不关已、冷眼旁观的态度。虽然学校领导扮演了重要的课程领导角色,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但他们还是显得比较被动。另外,有部分教师对课程开发与实施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认识不到位,把校本课程理解为编一本教材,上几节课而已,所以在编写教材时没有注意往纵深处考虑,在组织活动时也浮于形式,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质量和实际效果。
 5.2.2学生的共性与个性。
   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我们国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以,无论是开发何种课程都应确保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校本课程在内容的安排与设计上都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得课程对全体学生都有用。但由于成长环境、受到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学生们会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开发的课程要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让学生能各取所需。在实践中,我们感到我们设计的课程内容在顾及差异性方面还考虑得不太周全,有些活动设计存在过难现象,如演讲稿和十年后以家乡经济为题材的短文的撰写,它们只适合中上学生,而基础较差学生则无法独立完成。
 5.2.3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多方合作、共同探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校要想方设法促成学校师生与社会和家庭等在认识、情感,特别是在行动上的互动,要利用各种途径、方法密切家校联系。我们学校的家长大多为一些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的农民,在他们眼里,孩子只要把语文、数学等几本书就行了,对校本课程这一新生事物不太认同,因而对涉及到学生去家里完成或需要家长配合的活动或小实验等,部分家长没有给予全力的支持,这也影响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待进一步探索。
 5.2.4课程的管理与优化。
   校本课程管理要求学校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都进行自主管理。我们素来受统一的管理政策的影响,习惯于照章行事,缺乏课程管理的意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自己觉得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力度不够,致使有些环节出现了漏洞,如课程的评价多元化问题。此外,校本课程的优化也是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就是寻找一切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这就是要求学校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优化校本课程的结构,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展现学校特色,把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与特色学校建设问题紧紧地结合起来,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在特色学校建立中注意培育并优化学校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崔允漷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
 2、杨平 周广强  《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
 3、 通识培训丛书 《新课程与学校发展》
 4、 刘旭东 张宁娟  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
 5、徐柏兴  《发展个性 创造成功》 

 


发布单位:公安县规划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