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教师发展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欠发达地区教师发展策略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l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和谐社会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农村教育由此将踏上新的发展历程。为加快我市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市教育局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着重研究促进我市渔、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的策略。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就“教师发展策略研究”而言,国际、国内教育理论界的研究成果颇多,并日趋区域化、具体化。对“欠发达地区教师发展策略研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部分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重视,有文章见诸于教育报刊和互联网,但系统性不强。对于“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策略研究”则鲜有成果可见。
舟山是海岛城市,从经济发展上讲相对全省属欠发达地区,而渔、农村经济总体上较城区更为薄弱,制约了渔、农村教育的发展,导致渔、农村教师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惑。本课题旨在解决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提高渔、农村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渔、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课题将探索促进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的机制,探索海岛渔、农村教师培训内容、方法和模式,从而丰富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发展理论。
l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通过实地抽样,开展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的现状调查,了解目前渔、农村教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探讨渔、农村教师发展的优势和资源,提出促进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的各项措施与培训策略,并在试点学校实施,建立适应不同层次渔、农村学校教师发展需求的培训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课题重点研究的三个专题:
1、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基本保障条件研究
2、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研究
3、海岛渔、农村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课题确定的三个研究目标:
1、通过一定规模的调查,提供一份有关舟山市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现状的专题报告。
2、探讨并提出促进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和激励机制,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有关建议。
3、结合实际,探讨海岛渔、农村教师培训策略,提出具体的培训模式在试点学校实施,并逐步完善,构建能有效促进海岛渔、农村学校教师发展的培训模式。
l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课题研究特别强调整体性原则,因为“教师发展策略研究”不仅涉及教师个体、有关学校、师训部门,而且与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直接有关。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等。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与文献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本课题设计的“教师发展策略研究”包括:了解教师发展的现状;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的基础——基本保障条件;研究教师发展的动力——激励机制;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培训策略。
本课题首先开展调查研究,调查我市海岛渔、农村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市、县(区)、有关乡镇及学校在激励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方面的措施。再在调查基础上探索并提出具体措施——《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基本保障条件》《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海岛渔、农村教师培训策略》。然后落实到试点学校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继续研究,并逐步完善上述措施。最后整理研究成果形成本课题的总研究报告。
l 四、 研究步骤与阶段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1月——2005年8月)
这一阶段的中心工作是调查与专题理论研究。调查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现状,撰写调查报告;结合实际,从理论上探讨促进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和激励机制和培训模式等,提出教师发展的有关策略。同时确定试点与学校,为启动课题实验作准备。
成果形式:调查报告、论文
第二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
这一阶段的中心工作是实验与理论的互动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海岛渔、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策略。通过实验论证、检验在第一阶段理论研究中所提出的发展策略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并在实验中不断修正,逐步完善。
成果形式:论文、个案(培训模式、教师成长记录)
第三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中心工作是反思总结。汇总、交流试点学校的经验,总结形成具有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海岛渔、农村教师发展策略。
成果形式:总研究报告、论文、个案
第四阶段:成果推广阶段(
这一阶段的中心工作是将成果在全市海岛渔、农村学校推广。在5月份举办一次全省性或全国性的相关专题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
l
五、五、课题组织与成果管理
本课题涉及面较广,为保证项目课题的顺利实施,成立“中德合作项目舟山下设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课题研究。
(一)项目舟山下设点领导小组
(二)课题办公室
(三)课题组成员
成果归属:总研究报告为课题组集体所有,各协作单位、学校及有关人员的研究成果可同时为研究者共享
l 六、经费保障
由省“中德合作”项目每年资助相应经费,市教育局、舟山蓉浦学院配套相应经费。主要用于课题研究所需的必要设备增添、研究资料、调研指导费用、举办研讨会及成果奖励等,单列科目开支。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