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赏识对初中生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
教师的赏识对初中生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
[内容提要]
教师的赏识对初中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要懂得赏识是什么,还要懂得怎样赏识,没有绝对的差生,只有不对的方法。教师的正确赏识,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学习信心。赏识,是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关键。
[关键词]
“教师”、“赏识”、“初中生”、“自信心”、“培养”
[正文]
赏识在词典解释是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
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更是人格的核心。缺乏自信是制约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阻碍,为了战胜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加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很有必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
初中生处于发萌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建立,日常的表现是否得到家长、老师、长辈、同学等的肯定与赏识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通过良好的赏识,可以使小孩子增强信心,长成健康的人格,从而今后以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成长,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赏识教育对初中生而言十分重要,加强赏识教育十分必要。
因此,教师的赏识对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有很大的关键作用。下面就教师的赏识对初中生自信心培养进行分析。
一、走出“误区”,成为朋友
有的教师喜欢对孩子讲“你比某某好”、“某某不如你”,采取这种与别人比较的表扬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自以为是、自满、瞧不起别人等心理,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是很不利的。有一些教师经过多年的师德教育,渐渐摒弃了“惩罚”手段,开始想方设法去发现、寻找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有的教师在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时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去寻找最美妙的字眼夸奖和称赞学生,而在提到学生缺点时,却总写着什么“如果……就更好了”,什么“你要是……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之类,这样的赏识纯属于走入“误区”。
有个名人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们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时,就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就能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善于合理适当地应用激励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多表扬、多激励,就会让他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不断变好;而多指责、辱骂就会使学生自暴自弃,最终逼出一个坏学生来。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和学生沟通,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生活方面的指导员、人生路上的导航员。
二、赏识,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关键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师生之间在期望、目标、观点上出现的一些不合谐的音符采取一种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和处理。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并应当主动地发现学生的“善良本性”,致力于挖掘他的(哪怕是极细小的)优点和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赞赏若能与学生的意愿、兴趣及心理特征相吻合,则可能使学生优良的一面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中处于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一些不良行为或特征则会随之被淡化和减弱。因此,教师学会了解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教师在“移情”之中真正懂得欣赏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同时,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绝对权威”的作风,如果想做到真正地赏识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就应该允许学生说“不”,甚至鼓励他们说“不”,让其充分地“表白”和“暴露”自我,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灵感”,开发其特长和潜能,促使个性自由地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的踊跃的表现自己,更加的相信自己。
正确的赏识,应该做到两点:(1)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说出学生的表现与成就,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学生。比如,学生在写完作文之后,可以通过认真阅读把学生在作文选材、立意、表达、结构上所做的努力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就会洋溢在学生的脸上。(2)赏识表扬要及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没有绝对的差生,只有不对的方法。教师的正确赏识,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学习信心。所以,赏识,是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关键。
三、教师赏识的最终意义
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赏识教育是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这些思想,源远流长,为许多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所论述,苏霍姆林斯基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在30多年间,对37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观察,记录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天赋和才能,以至于没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现自己”。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为他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口号是“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他认为只要教师善于运用这种教育,就有可能挽救一大批“差生”。苏霍姆林斯基坚信,教育者要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尊重和欣赏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这也是赏识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
正确的赏识,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信心,更加的发现自己,追求自己,实现自己,充分发挥的实力。最终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更加困难、更多挫折的道路上能够坚强自信的去面对。面对初中生,不仅要着眼于他们的当前,也要看好他们的未来。教师,永远是他们的启蒙,永远是他们的开导者,永远是他们的照明灯。因此,自信心的培养,赏识必不可少。知识的教育甚可贵,赏识价更高!
[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苏霍姆林斯基作品集》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家
《谈谈当代教育》文章 佚名
中国教育信息网 http://www.chinaedu.edu.cn/
新课程教育网 http://www.chinaedu.edu.cn/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