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课题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当前教育课题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坑镇学校  谢尚江
  
  教育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所选课题的设计,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劳动。时代呼唤“科研型”教师,为了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的修养,改进我们的教学,教育课题研究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亲睐。然而,由于很多教育工作者缺乏对教育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为研究而研究,使课题研究低效化、形式化、低俗化。现从如下几方面剖析,以飨读者。
  
  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
  
  教育课题研究必须经历一个科学而严密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分为:一、选择教育研究课题;二、查阅教育文献;三、设计研究方案;四、实施教育课题研究;五、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六、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
  
  一、选择教育研究课题与查阅教育文献
  
  选择课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产生研究动机到按照一定的要求或条件,对可供挑选的问题进行评价、比较,形成研究的基本思路,最终做出抉择,确定课题的过程。选择课题决定教育科研的方向,能否正确选择教育研究课题直接关系到教育科研的成败。现今课题的选择主要有如下问题:
  
  1、课题无新意、无价值
  
  目前,由于研究者对研究课题的有关情况缺乏了解,结果在课题研究中重复劳动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乏其例。有的专家估计,我国约有40%的科研项目在国外已经出了成果。至于各省(市)、市(地)、县(市、区)以及学校的立项的教育研究课题重复、交叉的情况更为普遍。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大量重复性研究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导致了科研长期低于水平的状态。教育课题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劳动,研究者应由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现。
  
  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凯斯工学院研究基金会调查统计,一个科研人员用在一个科研项目中研究图书情报资料上的时间,占全部科研时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因此,初步确定课题后我们要检索文献资料。主要是查阅与课题有关的理论依据、研究背景,他人对同类课题研究的目标、层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等资料。检索文献,阅读有关材料,不仅能开拓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了解掌握前人或他人的同类课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能提高研究的水准,帮助我们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2、课题可行性不强
  
  很多教师选择教育课题随意性强,不假思索地信手拈来即可,以致于后来的课题研究出现层层问题,无法继续。这无不提醒我们要选择研究可行性强的课题。
  
  研究可行性强的课题要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条件。主观条件主要指研究者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研究水平、知识储备、兴趣、特长、时间和精力等。这就是说,研究者必须对选择的课题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实践经验以及较为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精力。客观条件主要指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态度、重视和支持程度、学校教科研氛围以及必要的资料、设备、经费等。因此,在选择课题时,我们要权衡这些主客观条件,尽量选择自己考虑比较成熟,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特长的课题。至于那些教育教学经验比较少或教科研刚起步的教师,则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侧重选择研究范围较小、内容比较具体、方法易于掌握、研究周期较短的“短、平、快”的课题。这样有利于处理好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的矛盾,边实践,边学习提高。
  
  二、设计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忽视教育研究课题的设计,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他们习惯于用平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课题研究,科学性差,随意性强,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古人曰:“谋定而后动”,“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课题研究正式开始之前,能否认真地设计出科学、合理、周密的研究方案,将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败和质量的高低。
  
  设计研究方案一般包括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变量、制定研究方案等顺序。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环节中存在较大问题。
  
  1、  确定研究对象
  
  很多的教育课题研究由于抽样时不科学、随意性强,确定的研究对象没有典型代表意义,在根据样本的研究结果去推断总体的一般情况时,往往会出现抽样误差,导致课题研究结论的无效。
  
  为了减少误差,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在抽样过程中要尽量使选取的样本具备总体的所有性质和特点。具体地说,它包括①年龄:抽样时应选择具有质变年龄段的人,使年龄具有代表性。②性别:抽样时应考虑到男女在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男女要有一定的比例。例如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量,男孩的空间想象力高于女孩,女孩记忆力却高于男孩。一般取样时都是男女各半,最好根据总体男女的比例来选取样本的男女比例。③职业:我们应根据教育课题研究的要求,抽样时考虑职业的比例。④文化背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国家不同地区文化教育条件也不完全一样,同一个地区不同学校教育水平和质量也有差别,就在同一学校,还有不同家庭条件的差异,取样时都要考虑这些因素,使样本具有地区环境的代表性。⑤被试自身的素质:抽样时还应考虑被试者的文化水平、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2、  分析研究变量
  
  一些教育课题研究在所选定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生整体素质和教师水平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虽然在课题实施研究一段时间后实验班在教学效果上有一定改进,但分析研究结果时,很难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变化是教法改革的结果还是师生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使课题研究失去意义。
  
  教育课题研究中的变量可按照它们的相互关系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我们在选择自变量、确定因变量时,务必严格控制与研究目标无关,却影响结果的无关变量。如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方法,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文化层次等。以实验研究法为例,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①排除法,即将一些无关变量尽可能排除在实验之外,如安排测试时,为了消除实验对象之间对教学内容复习的自觉程度的差异这个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事先不通知,使每个实验对象都不可能在测试前进行突击复习。②变变量为常量法,即将一些无法排除在实验之外的无关变量为常量。如为防止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差异给教学带来影响,可让同一教师担任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工作。③均衡法,将无关变量均衡地作用于实验班和对照班,从而不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呈现。如使实验班老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方法等条件,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基础,家长的素质等情况应与对照班基本相同。④统计处理法,运用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削弱无关变量在实验结果中的影响。如在差异比较明显的班级中进行实验,在算全班平均成绩时,除掉几名学习成绩最好或最差的学生成绩,以缩小两个班之间的差距。
  
  三、实施教育课题研究
  
  实施教育课题研究,是将课题研究方案付诸实施,变纸上的文字为实际行动,最终成为现实的过程。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培训研究人员、聘请指导师、顾问。据我了解,一些学校聘请课题研究指导师或顾问,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研究成果的评奖名次,因此,只要求指导师或顾问指导课题设计和课题总结这两头,不要求他们指导实施研究的全过程;有的甚至承担了省、市级课题项目之后,请几位行家为学校拟定一个研究方案,写一篇研究报告就完事,这样聘请课题研究指导师或顾问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了。为此,为了保证课题研究能取得良好效果,双方应明确分工、各施其责,并应以签订合作协议形式予以规范,同时应将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教科研领导机构备案。
  
  教育课题研究的管理
  
  教育课题研究的管理,就是教育课题研究管理者——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或学校,为了提高教育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其效益,促进教育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开展的以教师或课题研究为中心的一系列组织协调活动。它包括:教育课题研究的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
  
  当前的教育课题研究在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中存在较大问题。
  
  一、教育课题研究的中期管理
  
  教育课题研究的中期管理,是运用过程检查、指导建档和协调控制等方式进行的过程管理,是一个往往被忽视的中心环节。
  
  在教育课题被立项后,有些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便束之高阁,以为接下来的研究方面的工作都是研究人员及学校的事,从而使众多的课题研究因缺少管理而未能正确把握课题研究的目标,学校未能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研究的质量低下……为了减少课题的低效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应做好如下管理工作。
  
  1、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检查
  
  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检查包括:检查教育课题研究有否偏离方案目标;检查教育课题研究是否按原计划的内容和进度进行;检查经费有否到位,使用是否合理;检查对研究人员的培训工作等。
  
  2、教育课题研究的建档指导
  
  教育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主要工作是搜集积累事实材料。材料的真实、客观、可靠程度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结论和成果的质量。指导建立档案就是加强指导,使资料档案的建立做到科学性和适用性。为此,要抓好资料归档的三个环节:①制订原始材料的卷首项目。②检查、核实原始材料。③编目归档。
  
  3、教育课题研究的协调控制
  
  教科研部门的协调控制,主要工作是:①研究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及时交流、反馈。②对中期成果进行论证,必要时可以终止一些无价值、不可行的研究课题的研究。
  
  二、教育课题研究的后期管理
  
  教育课题研究的后期管理是整个教育课题研究管理中确认教育课题研究价值、发挥教育课题效益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对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验证和鉴定、评价和奖励、推广和运用等。
  
  后期管理的主要问题存在于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一些教科研部门及教师、学校当某项教育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奖励后,似乎以为该课题已水到渠成地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殊不知,这样的课题研究已失去为教学服务的研究宗旨。
  
  课题研究成果经评价后,对那些确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应不失时机地做好推广应用工作,以充分发挥教科研成果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教育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从广义上理解,是指包括传播、学习在内的一切扩大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使用范围或起作用范围的活动。主要有如下途径:1、教育行政部门认可、采用并推广,这是目前推广和应用教育研究成果的最佳途径。2、再实验。将已经获得的教育研究成果,在新的教育对象中进行再实验,不仅可以推广成果,而且可以使已有的成果得到进步、完善和发展。3、交流。它的形式有:①通过成果专题报告会,介绍成果的指导思想、操作方法和程序,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②通过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交流讨论成果,③现场观摩。④通过报刊、书籍和音像制品传播。
  
  然而,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推广应用中,应注意如下问题:1、反复验证;2、因地因校因人制宜;3、不断修正;4、逐步推广和应用。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2005年12月26日,同时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6年1、2合刊,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组等举办的2005年全国论文大赛二等奖,荣获《小学语文教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被多家网站转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