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报告

贾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报告2018-03-08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列为全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项奋斗目标之一,而切实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努力办好居民学校、全面提升居民整体素质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工程。

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贴近本地社区,从本地社区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提高成员素质和发展本地社区的教育性活动。除此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能树立良好的社区风尚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具有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社区凝聚力的教育人群。党中央提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的时期,如何培养具有这些特质的新型农民,让他们破茧而出,实现美丽“蜕变”?新型农民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深入人心的?怎样构建社区教育的特色,彰显魅力四射的社区教育?于是,我们想到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开发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我们将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教育资源,将家乡独特的教育资源与社区的教育教学有机整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社区教育,构建社区教育特色。

2.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们旨在通过研究,能从居民的生活工作实际出发,利用乡土化资源,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可供社区居民培训,又能为广大居民接受的蓝本教材。并以此为教材开展对居民教育培训,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创业者的创收能力,从而提高科技转化效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通过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拓展课程资源,丰富社区教育理论与内涵,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区,进行对自身发展思路的探索。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居民的社区意识、资源意识、责任意识、创造意识;提升居民的道德水准,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搭建居民学会生存,增强生存能力;学会生活,提高生活品位;学会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社区教育平台。

(3)通过研究,探索出可供开发利用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一系列特色乡土素材,有利于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形成课程化、特色化的社区教育,以促进当地居民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和社区发展。同时也为同类地区的社区教育项目实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1.课题界定

(1)“课程开发”,是以多种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

(2)课程教育资源

课程教育资源即本土化的各种教育资源。是指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本乡本土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都在以一种“无声”的文化形式影响和熏陶着周围的人们。这种资源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地方特色。

(3)开发乡土教育资源:是将家乡洋溢着乡土文化气息的多种资源作为研究思考的对象,并施以体力和智力的劳动,以期能更好地利用、拓展、延伸。于研究者而言,是将这种“乡土资源”最终转化为“教育资源”,实现“育人”的目的。

(4)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5)构建社区教育特色:通过挖掘提炼加工乡土教育资源,形成富有乡土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进而渗透到社区教育之中,努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个性化社区教育。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哲学人类学理论

哲学人类学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化人类学进行综合和重建,要求从人与文化的关系重新探讨人的本质及其认识问题。德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博尔诺夫把人理解为“文化发祥之地”,认为经济、法律、艺术、科学的这一切文化领域都是作为独创性成就而由人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从其在人的生活中所要发挥的作用出发,去理解这些文化领域。

(2)“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他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

(3)学校特色文化建构理论

特色文化是具有稳定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成长的灵魂与标志。学校文化,它反映了一个学校长期被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以及对外的一种形象和文化积淀。

一般说来学校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物质文化建设层面、制度文化建设层面、精神文化建设层面,三者互为递进和补充。精神文化建设层面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层次,学校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由此体现出来。实施精神凝聚、点线面一体化是调动团队成员接受、融入学校文化后,推动学校文化的整体变革,形成健康向上学校文化氛围的客观必然、核心内驱动力和最终的价值归宿,也是一种逐步走向成熟的谋略与思考。

(4)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教育植根于各种文化背景,崇尚差异性、偶然性和文化多元主义。课程观方面,多尔提出了“新四R”的课程特征,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提出“构建一种课程模体”,强调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否定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

3.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1) 国外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国外乡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初源于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卢梭在十七世纪后半期即主张地理教学须从一般儿童所日常目击与接触的乡土出发。之后有泛爱派之撒耳士曼强调以乡土为历史教学之出发点,哈尼奇氏主张乡土科包括历史、地理科等而为综合科目。德国最早开始乡土教育在学校的实施,之后各国越来越注重乡土文化的培植。目前课程设计上形成了三种类型:一如德国是从乡土到国家到世界,再按各学科系统学习;二如俄罗斯先学习系统知识,把各科乡土知识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之中;三如澳大利亚按照专题组织各科内容,如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的学校和邻居、我们的家乡和人民等。

(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乡土教育来源于日本的乡土教育的影响。清政府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以日本明治时期学制为蓝本,从此具有严格意义的近代乡土教育在我国开始形成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许多中小学积极运用乡土教材充实史地课的教学;80年代各地掀起了“乡土教育热”;90年代不少地区编写了乡土地理、历史教材,渐渐扩大到语文、音乐和生物等学科,少数民族较多的省、自治区编写了自己的民族乡土教材,大大丰富了乡土教育的内容。

然而,纵观我国农村社区乡土教育读本的开发与研究,却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的建设研究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有很多街道社区依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很早就进行乡土课程开发,随意性很强,缺乏系统性、规范性。②课程建设研究区域不平衡、种类不平衡。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活动相比明显滞后,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居民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不少农村社区已经研发出地域特色明显的优秀草根读本,并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已有长足发展,而有的地区却刚刚起步,只是从数量上要求而质量不高;存在结构不合理、资源不能共享等不足。

教育家杜君英在《关于社区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中指出: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是落实社区居民“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的根本。目前,除地方志外,有许多机构和个人对江宁街道乡土文化有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梳理和保存了大量的优秀文化资源。对乡土资源的教育功能、乡土教材的编写使用、教学方法的探究运用、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也都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摸索。但我们发现,纯粹的研究者不关注社区教育实际需求,而社区教育一线的实践研究者往往缺少整体眼光,只关注某一条线的实践。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渐趋泛化,没有整体建构起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

三、研究的目标、对象与内容要点

1.研究的目标:

近几年,我们在构建社区教育特色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社区教育研究,开发乡土课程教育资源,全面提升社区教育内涵和品质,构建社区教育特色。

(2)联系实际、因地制宜为当地农民研发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校本课程实施教育培训,加快农民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锻炼打造一支科研队伍,提高研究水平,探索农村社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办法和途径。

(4)为教育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2.研究的内容:

(1)《区域内乡土教育资源的调查研究》。

(2)《开发乡土教育资源,研发特色培训项目教材的研究》。首先,依托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开发蔬菜文化教材;

其次,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乡土教材建设,研发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以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

(3)《当地文化现象与特色培训有机结合的研究》。开展诸如以《茂腔》艺术赏析为主的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加快文化立村、文化强村的步伐,开辟农村文化市场,壮大农村文化经济。

3.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过去人们只注重于社区教育理论的研究,而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创新,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注重于对教育对象及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试图通过开发乡土教育资源来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探究社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以进一步指导社区教育实践。

四、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我们选择《开发乡土社区教育课程资源 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这一课题,主要基于家乡的独有资源,包括田园生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人情风俗、人物励志、历史积淀等十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通过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居民在各种场合学习的意识,从而多方面提高居民的认知与能力。

(2)“以人为本”的社区意识。教育第一要务是发展人,培养人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基于此种理念,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发展为主”的社区理念。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两级分化的现象正逐步加剧。弱势人群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影响社区经济发展和社区稳定的一个不利因素。为了帮助弱势群体改变自身的不利环境,同时也为了保持社区稳定与和谐发展,在倡导社区理念时,应特别关注社区中的弱势群体,使各种教育资源向这一群体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更适合的教育与培训服务。以“发展为主”的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教育实践是与社区发展融合在一起的,强调社区教育应立足于社区现实,以解决社区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新:别人的研究一般局限在校内的教育改革,我校将此课题的研究拓展到社区、乡村,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来深化社区教育,构建社区教育特色。

(2)研究触角新:街道所辖的社区有着厚重丰实的历史,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包括自然风光、田园生活、风土人情、人物励志、历史积淀,尤以源远流长的“草莓”、“木耳”文化,“食”文化、旅游文化、传统文化、“农家乐”文化等都是其它的研究课题难以触及到的。

(3)研究思路新:通过调查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掌握第一手素材;与此同时搜集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再组织实施课题研究,由理论到实践,在此基础上搜集资料总结课题,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最后进行推广,接受实践的检验。

(4)研究目标新:别人的研究是立于城市或发达地区这一基点,而我们的课题研究是面对广阔的农村社区(村庄)农户。通过研究,构建社区教育特色,也可以为同类地区对社区教育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问卷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探究法等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8年1月—2018年2月)研究准备阶段

1.调查研究,完成《关于贾悦镇乡土课程教育资源的调查报告》;

2.成立课题组织机构,确定研究人员;

3.组织研究人员培训,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研究人员的业务水平;

4.正式申报课题,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

5.聘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6.确定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同时制定有关研究制度。

在这一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走村串户进行调查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采用问卷法:制定问卷调查社区居民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认知度;运用文献研究法:到市档案馆、镇文史馆查阅史料记载,对课题需要的重要文献进行搜集、检索。利用网络为课题成员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文献检索,整合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育资源。

第二阶段(2018年2月—2018年5月)研究实施阶段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培训有机结合,开发乡土课程教育资源;运用调查研究法、比较法等方法完善课题研究目标,落实课题研究内容,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方案。通过搜集整理本地有关风景、古迹、文化、风俗、人物、历史、经济等七个方面的资料,采用比较法:制定校本教材的编写方案,对比其他学校编排的同类校本教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完成《贾悦农家》、、《乡韵》《草莓经》、《木耳经》、《新市民读本》的编写工作,教师撰写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性论文、案例。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

1.社校联动,聚焦乡土挖资源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就明确提出了“学校活动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的观点这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学校围墙,为学习对象创设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自主、开放的氛围中得以发展。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整合了多方力量,充分加强与辖区内各中小学校、社区居民学校的联动,在各社区中聘请“乡土课程教育资源开发”联络员,每月定期集中交流汇总。

如何挖掘开发社区乡土课程教育资源呢?首先,应该了解、挖掘社区内有什么样的资源,鼓励师生及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其中,并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我们利用绘图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社区资源分布图,其中涵盖了社区的各种资源,并标明了具体位置,使研究者能清楚掌握这些资源。

2.走进社区,开展活动炼资源

课题研究中,我们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学员到社区开发提炼乡土素材:(1)寻访古迹,榜样激励。带领学员实地调查,了解“公冶长的故事”,参观“诸莒抗日烈士纪念塔”;以家乡名人为榜样,追寻家乡名人成功之路,探讨人生价值;(2)今昔对比,感受“福”气。走访调查社区今昔经济变化,体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面貌;品家乡美食、尝家乡名茶、听地方名曲,体会古老民族的传统风情;(3)建立基地,实践体验。我们牵手相关部门,建立了四大基地。以“公冶长文化保护单位”、“恐龙文化遗址”、“锡山子烈士墓”、“贾悦敬老院”为中小学生德育基地,教育学生不忘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会关爱帮助孤寡老人,践行“爱的教育”;以“感受家乡新变化 塑造居民新形象”为主题,组织居民到马庄、贾悦公园、诸城梅香园等新型农村旅游基地实地考察,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图片以及切身体验感受家乡发展巨变,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情,塑造新时期新居民的新形象。通过活动,结合个人发展,如何给自己重新设计人生规划;围绕“现有产业”,怎样转变生产营销策略;立足乡村旅游,怎样开发家乡旅游资源等许多理性的思考,已渐渐付诸了最真实的行动,引领居民获得了创业的成功。

3.立足本土,定位课程编资源

面对搜集出的各种资源,要进行分类整理,并对资源进行需要评估。通过分类整理,形成不同的资源库,分析资源中所含的价值所在,分析资源中最具有教育价值的是什么?并对资源进行必要的加工或重组。我们将搜集来的大量资源逐步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了风景古迹类、民俗风情类、特产美食类、名人成长类、抗日史实类、经济发展类等内容。经过认真研讨,我们明确了编写乡土教材必须坚持“力求真实、古为今用、健康向上、弘扬时代主旋律、为社区教育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以及适合市、村民学校教学需求”的原则。因此,我们在编写乡土教材的过程中,对各种历史资料认真进行研究、对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研究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使编写的教材力求符合历史事实。同时,根据居民学校学员对课程和教材要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学习需求以及每节课授课内容约一小时的时间要求,精心编写。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抗日文化、梅香文化、传统文化、农家乐文化”四大重点乡土主题,编撰了青少年教育读本《乡韵》(草莓韵 木耳韵 气韵)、《贾悦农家》、《传统文化》等系列读本。

4.“点面结合”,开展教学传资源

社区学院采用“选点实验与全面推广”相结合的实验方式,从27所社区教育学校中挑选了15所办学基础较好、志愿者教师素质相对较高的学校作为“试点校”参与乡土教材教学实验工作。对参加实验活动的志愿者教师进行了三次集中培训。学院从2013年元月份开始,又与镇老年协会联合举办基层学习型组织负责人(志愿者)培训辅导活动,坚持每月一次讲授本地区乡土教材的课程,开展教学示范观摩活动,并组织经验交流。在此基础上,学院教师、镇讲师团成员以及居民学校志愿者教师运用自编乡土教材在居民学校讲课。由于采用“选点实验与全面推广”相结合的实验方式以及对志愿者教师认真进行培训,充分调动了社区学校和志愿者的积极性,从而确保了运用乡土教材进行教学实验工作在社区教育学校全面开展、扎实推进。

5.跟踪管理,保课程有效实施

学校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如何保证能按计划规范运作,并达到预期目标,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指导校本课程的实施,并给予必要人财物的保障措施。其次建立了完善的课程实施考评机制。在制定考评制度时,既要考虑保证检测过程、考评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又要促使参与课程的师员有活力、有动力、长见识、另外,还必须不断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并积极争取课程方面的专家来校指导相关工作,及时充实课程内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本校的教育特色。

第三阶段(2018年6月—2018年7月)评估总结阶段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并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总结实验得失,应用实验成果这一阶段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使学校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1.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观念,锻造了科研型服务型教师队伍。

斯宾浩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只有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才能使我们教师的工作更具科学性。经过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激起了教科研的热情,涌现了一批教科研骨干,促进了自身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有多篇研究性论文、案例发表或获奖。

2.教育在乡土资源上生根发芽,居民在乡土教育中茁壮成长。

在研究过程中,学员通过课题的引领,加深了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陶冶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开发社区乡土资源,丰富了学习内涵,达到了传承乡土、熏陶情感、提升能力、塑造形象、发展经济的目的。

(1)优化了乡土资源,传承了乡土文化

乡土资源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其教育价值也是难以估量的。应该说,当前青少年甚至成人确实存在着对乡土的资源的淡忘或者漠视的情况。无论是从实验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员的角度来看,挖掘、整理乡土资源的过程就是一种认识的过程。开掘得好,利用得恰当,认识得清晰,对于培育居民的乡土意识和乡土精神都是大有裨益的。乡土资源里面包含的文化意蕴,是滋养本土乡风文明的精神养料,开掘就必须注重优化,优化的就要加以利用,利用就是热爱、就是传承。

(2)推动了乡风文明,激活了真挚情感

新农村建设,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搜集整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促进乡风文明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文明行进的节拍吻合。对于推动乡民认识乡土文化、热爱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宣传乡土文化,做文明人,又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过系列活动,激活了居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居民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意识显著增强。

(3)创新了德育形式,提高了居民素质

传统的德育形式以老师的说教为主,缺乏创新,所有的居民接受的教育内容具有相同性,缺少了独特的东西,居民在千篇一律的教化中缺少了独立个性。乡土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的行为就是在丰富德育形式,就是德育形式的极大创新。居民在学习、开掘、整理、利用乡土资源的过程中锻造了品格,培养了交际能力、礼仪素养和心理品质,培育了乡土文化的传承精神、热爱意识、责任意识。

3.明确了开发基本原则,形成了校本教材体系。

我们在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提炼出了一定的理论经验。我们感觉到: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首先解决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在什么基础上开发?为什么开发?怎样开发?只要抓住这几个基本的关键的问题,树立开发基础上以校为本、开发目标以人为本、开发实施上以生为本的理念。就能够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于乡情、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4.激活了学校办学潜能,凸显了社区教育特色。

开放性,体验性,主体性,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关键词,也是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理念,综合实践课教学只有在这些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实效。重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开放性,让学员乐于实践;强调实践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性,让学员善于实践;尊重实践主体的自主性,让学员敢于实践。

(1)解决了居民学校“缺教材”的办学难题

在当前社区学校缺乏正规、统一、系统的教材,尤其是缺少适合于居民学校特点和教学需求的教材的情况下,自己动手编写本地区乡土教材,同时结合运用本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艺术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开辟了一条解决居民学校“缺教材”难题的有效途径,使居民学校办学工作中存在的三大难题(缺教材、缺师资、缺经费)之一得到初步解决,有力地促进了居民学校的发展。同时,制订了编写乡土教材的规范制度,为今后继续编写教材打下了基础。

(2)增强了居民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由于本地区的乡土教材讲的是家乡本地的历史,自己“身边”的人物和故事(有些事件许多中老年人曾亲身经历过),传统特色文化艺术更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内容,所以这些课程和教材深受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激发了他们参加听课,坚持学习的兴趣。

(3)彰显了社区教育的特色与品位。

目前,我们开发编写的青少年教育读本《乡韵》正在全镇各中小学中广泛使用;《木耳经》、《草莓经》读本正为广大种植户传经送宝;《贾悦农家》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人发家致富的秘籍;而《公冶长的故事》、《诸莒抗日先烈》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了“读红书、忆传统文化、说抗日故事”的队伍中来。通过课题研究,学校的教育特色彰显,提升了学校办学美誉度。

(二)形成了可喜的物化成果:

1.形成了《开发乡土课程教育资源 构建社区教育特色》研究报告;

2.汇编了课题研究论文、案例集;

3.编撰了校本教材《锡山子抗日烈士》、《公冶长的故事》、《恐龙化石》、《菜经》、《贾悦农家》、《草莓经》、《木耳经》等;

七、思考与展望

我们认识到:在社区中开展乡土文化传承教育不同于在学校、在课堂,因为它的受众群体不同,社区居民的学习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社区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激趣乐学”是首要任务,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搭建教育平台,以更多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乡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使社区居民的人文素质在乡土文化传承教育之中得以提升。

(通讯员:杨春鹏 林敬华 张会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