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趣味实验的实践研究

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 题 类 别

学 科 分 类

课 题 名 称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的实践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周春花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填 表 日 期

拟 结 题 时 间_______2014.12__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制

填 表 说 明

1、申报人不需填写“编号”和“课题类别”。

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

四份。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电话:86696829

电子邮件:jyslly @czedu.gov.cn

网 址: http://www.czedu.gov.cn/knowledge/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周春花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77年 2 月

行政职务

教研组长

专业技术职称

小中高

研究

专长

小学科学教育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联系电话

13961128382

通讯地址

延陵西路190号

邮政编码

213003

电子信箱

Zch0206@126.com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周春花

小中高

觅小

小学科学教育

主持

钱虹

小高

觅小

小学科学教育

参与

林峰

小高

觅小

小学科学教育

参与

吴燕

见习

觅小

小学科学教育

参与

强昌春

见习

冠英

小学科学教育

参与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省级

在自然学科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

2001.9

主持

完成

省级

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

2005.9

主持

完成

国家级

中法合作“做中学”

2003.6

参与、主持校研究

进行中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在科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与教学》

2005.3

《生命离不开水》(三年级上册)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与评析》三年级上册

2005.8

《多种途径组织课外探究活动》

《常州教师教育》

2004.1

《空气占据空间吗?》

《课程与教学》

2004.2

《引领孩子有效进行科学探究》

《常州教师教育》

2009.12

《科学“新”课堂的问题与思考》

《常州教师教育》

2008.4

《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江苏科技报》

2009.6

《开放性作业,学生自由发展的舞台——小学科学开放性作业初探》

《课程与教学》

2008.4

《在自然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福建教育》

2000.6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事实上,近些年来,诺奖得主访华时常会谈他们的成功之道,而“兴趣”、“好奇心”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我们知道,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从婴儿时代起,他们就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带有科学萌芽的好奇心。

目前,全球都面临着孩子们对枯燥深奥的数理科学缺乏兴趣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科恩·坦诺奇给出的办法是“从孩子抓起”,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默里·盖尔曼说:“努力把孩子们的好奇心,把那些无聊的好奇心,逐渐诱导到具有意义的高层次的好奇心上,是科学教育的一个最基本思想。”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朝永振一郎 认为:“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第一次对科学倍感兴趣,萌生探究科学的最初天真的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和科学萌芽,这应该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无比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后来,建立了理科学科,既考试又打分,弄得孩子们失去兴趣。对中小学的科学启蒙教育应该很好地研究和总结。”

以上三位诺奖获得者清楚地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好奇心,所以我们不能扼杀孩子们的好奇心。要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科学的乐趣,保持好奇心。整个社会要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和珍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需要每一位管理者、教师和家长意识到并共同去努力。

既然“好奇心”如此重要,我们就不可以等闲视之。可是纵观现状,又是如何呢?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显示:小学生发展课题组”,以10个省市的中小学生进行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最喜欢的学科和最不喜欢的学科,调查结果最喜欢的学科依次排名是体育(20.1%)、语文(15.4%)、外语(14.4 %)和电脑(13.5%)。令人惊讶的是小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居然是音乐(17.7%)美术(11.2 %)和劳动(10.6%),而喜欢社会活动和科学课的学生为数也很少。这些想来非常有趣的学科却没有实现其应有的教育功能,确实令人困惑。

从学校教育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去找原因:1说明如今的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老师的教学方法保守有余开放不足。

其实科学学科基本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开放的空间,创新的空间都是比较大的,在完成国定教材内容的教学基础上,完全可以在小学生中开展科学的趣味实验活动,以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中心的特色教育。

从2003年开始我校科学组在薛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做中学”项目组的活动。经历了几年的活动,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次在市、省上公开课、示范课并获得好评。老师们对“做中学”的理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对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了切身的体验。因此,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引进这一先进的科学教育思想和操作方法。这也是开展本课题的一个有利的方面。

为此,我们科学组决定开展如何通过科学的趣味实验来增强、开拓科学学科的趣味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1、研究如何通过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初步形成趣味实验课的课堂教学要求、方法、器材配套等操作策略的研究;

3、形成趣味实验资源包,其中包括设计、实施、反思等;

4、初步形成趣味实验课三到六年级系列的校本教材。

三、概念界定

何谓科学的趣味实验?简言之,能引起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的实验谓科学趣味实验。具体到我们这个课题中,对趣味实验有一定的要求:

1.首先它不是单个的实验演示或操作,应该是一系列相同或相关性质实验的组合,并能形成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性主题。

2.在一系列相同或相关性质实验中必定有一个倍受学生关注的兴趣点。

3.实验内容以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为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实验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便于学生自己动手组合实验。

4.趣味实验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课内老师引领,课外自主探究。

何谓孩子们的科学好奇心?好奇心有各种各样,如果好奇心加上科学就应该是科学的好奇心。科学即科学的思考。如孩子们不仅对事物本身产生兴趣,还包括从不同现象,或者不同经验中找出共同点而表现出兴奋的心情,这样孩子们的好奇心中既形成了一种科学思考的方式,又包含有科学理性思考的萌芽。这就是我们对孩子们的科学好奇心的理解。

四、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一)对趣味实验课的探索研究。这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趣味实验课如何选题研究:

(1)要形成一个探究性主题。在思考和筛选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选择一个能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兴趣点并与一系列相同或相关实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探究性主题。

我们认为可以有几种选择方式:

从课本中的某一点出发确定研究内容,经过一系列实验的有机组合拓展成一个步步深入的探究性主题。

全开放,根据学生或教师的爱好选择确定研究主题。这样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和教师的专长,使活动更具个性,更具魅力。这样也是对科学教材的一个补缺和拓展。

当然老师们还可以创造更多方式,但有一点必须遵循,一节课必须确定一个探究性主题,要有的放矢。

2、趣味实验课运作的研究:

趣味实验课如何上?我们将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

(1)关于课的形式研究。我们认为不要有严格的规定,教师们可以不拘一格,创新发挥。可创造多种新型的上课形式,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实验,师生互动,真正把学生的好奇心点燃起来。但一节课应当有一个基本流程:

这就是确定探究的主题、组合实验、准备器材、设计并写好上课教案(教案中要包括安全提示及措施)、组织上课、教学信息反馈等。

(2)关于课的拓展性研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我们将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深入展开。课内是针对全班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课外是满足部分好奇心特别强烈的学生,把趣味实验课内的探究内容或自己想继续探究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展开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形成趣味实验资源包的研究。在课题活动展开深入研讨的基础上要求形成趣味实验的资源包,其中包括教案设计、实施过程、教学反思等。作为本课题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随着课题活动的深入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筛选、组合最后逐步形成三到六年级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快乐科学园》。使趣味实验活动有一个载体。

(二)对趣味实验的扩展性活动的探索研究。

1、研究如何通过趣味实验来开展少儿科技活动。

通过长期的趣味实验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够将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出来,并由此进行自己的小研究,这可与每年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挂钩,提供这样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施展其好奇心与动手的能力。

2、研究如何通过趣味实验开展日常科普教育活动。

当趣味实验的探究达到一定的规模与形式。我们将建立“科学实验创意室”。利用该室,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的项目;还有可以利用每年科技节搞一次“觅渡科学实验讲座”,原则上由学校科学教师担任讲师,为了提高质量也可外请名师、名主持人来参加。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讲师精彩演示,学生动手实验,师生互动展开,通过电视向全校实况展播,形成一个全校性的科普宣传氛围。

五、研究措施

1、建立一个可供老师使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包。

广泛搜集有关科学实验方面的资料。其来源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获取:中外的科学教材、科学实验方面的科普读物、各科学及科普网站。搜集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建立一个科学实验资源包。这是一个开展该课题活动必须做的基础工作。

2、建立研讨课制度。

为了使课题活动得到落实,我们认为在课题活动展开期间建立研讨课制度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这样可以做到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保证课题深入展开。具体要求是:

(1)每学期规定课题组成员上研讨课的节数。

(2)上完每节趣味实验的研讨课,课题组成员要针对其上课的情况及时展开研讨并做好记录。这对执教者和课题组成员都是有好处的;

(3)执教者要及时根据研讨情况修改教案写好反思。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课题活动真正有用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师本人必须凭借它来完成这一课的教材编写;对课题是必须保存的第一手资料。

3、建立“科学实验创意室”。

“科学实验创意室”是教师、学生搞科学实验的活动阵地。利用该室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的项目;通过学生申请可以在课后进室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使“科学实验创意室”成为教师、学生动手、动脑的地方和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场所。

该室可以分为若干个区如模型区、作品陈列区、实验演示区、手工五金制作区等,各区域配置了各种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使之成为师生科学实验、科技活动的乐园。

4、设立“觅渡科学实验讲座”制度。

每年科技节搞一次“觅渡科学实验讲座”,原则上由学校科学教师担任讲师,为了提高质量也可外请名师、名主持人来参加。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讲师精彩演示,学生动手实验,师生互动展开,通过电视向全校实况展播,形成一个全校性的科普宣传氛围。要把这个讲坛搞得有声有色就象电视上科学实验节目那样。要长期坚持下去,搞成觅小特有的品牌,成为觅小的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化传统。

5、要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首先要提升教师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是课题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6、课题活动经费:趣味实验中教师所用的实验器材、实验用品往往会超出小学范围,因此,需要一定的金费支持。

六、研究方法

1、课题遵循的基本策略:

我们将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为科学学习的核心,以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2、课题研究常规方法的运用:

(1)实验法:根据趣味实验的目的,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设计、探究并分析、记录不同课堂教学现象,寻求最佳的能激起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实验。

(2)对比法:通过学生对做同一知识点的一般性实验与趣味性实验的对比,具体分析学生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的状态。

(3)观察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外在行为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从而直接感知和记录学生对趣味实验的兴趣。

(4)信息反馈:设计一张简单的信息反馈表,用以检测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方面的反映,如每当趣味实验课和活动结束以后针对具体内容用打勾方式请学生作一个简单小结。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本课题研究员都曾参加过省级、市级课题研究,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研究员都是专职科学教师,专长与研究内容相符。我组的特聘专家,也都是科学学科的行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研究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分散主要是教师日常依据研究内容开展教学研究,集中主要是指定人、定主题、定时展开研讨。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准备阶段

2011.2—2011、6

主持人:搌写方案

成员:搜集资料

修改方案

进行文献研究;撰写研究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

2011.9—2014.6

进入实践研究

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按照课题方案系统实施研究措施。调控、修正研究思路,不断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总结阶段

2014.9—2014.12

成员分别进行小结,整理资料。

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课题小结、总结;教师教学设计、随笔、论文;学生科研成果、奖状;活动照等。

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提高教师科技教育意识和能力以及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学校成为具有鲜明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小学。

周春花、钱虹、林峰、强昌春、吴燕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5.2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辖市区级课题或常州市级课题等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2、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3、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