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内容摘要] 纵观现在的小学科学课教学,科学教师遇到的一些实际情况值得我们剖析和思考,如教材内容容量大,教学时间紧等状况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造成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不深入,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本文以小课题研究作为科学课教学的生长点,从教材内容延续的小课题研究,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课题研究,学生自主选择的小课题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    实践    探索

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改革,科学课来到我们的课堂。经历过课程改革的科学课教师都需要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深刻地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并能在教学中生动地践行新课程的先进理念?《科学课课程标准》指出:“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共处”。

寻寻觅觅——我们的科学课如何教

纵观现在的科学课教学,我们遇到了尴尬,一些实际情况值得我们剖析和思考:

1、课堂不自由。这既来自教师又来自学生。科学课教材从表面上看内容不多,教学时间很宽裕,而实际上其含量非常大,内容方面以五年级下册为例,共四个单元39课,这39课中有47个观察类、实验类、调查类等研究课题,其中包括10个演示、33个分组、4个学生个人实验和调查专题,而且有些研究活动跨越时间长,甚至一个学期都无法完成,这样丰富的教学内容,课堂时间显然不够。由于教学时间的仓促,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造成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不深入,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教师难作为。在这种情况下,科学课教学中,教师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行操作,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也非常简单,主要在教学中碰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后,小组协作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困难和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似乎对这样较雷同的活动失去兴趣,活动参与率低,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3、目标难落实。《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使我们科学教师明白教科学不能像上自然课那样教结论、教答案,而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既学会科学知识,又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因此没有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便不能完成科学课赋予我们科学教师的使命。

这需要我们更多考虑革新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科学知识不可能都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有时需要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探究活动。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能充实学生的科学生活经验。所以必须打破课堂常规的束缚,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正如《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在千寻万觅中,我们终于找到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生长点:小课题研究。

上下求索——我们的小课题研究之路怎样走

小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来研究,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测量、搜集文献等手段,获取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材料,运用实验验证等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小学生通过自主选题、主动实践,主体探索、积极思考等方面的锻炼,完成对小课题的探究、实践,使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并形成对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积极主动地、科学地探究的基本素养。

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小课题研究的三个策略:教材内容延续的小课题研究,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课题研究,学生自主选择的小课题。

一、教材内容延续的小课题研究

在学生的小课题研究中,选题至关重要,因为选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强化学生问题的过程。刚开始时,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有意义的课题,让学生明白哪些小课题有意义,可以研究,哪些没有意义,研究价值不大,或者不适宜我们研究等,避免一时无从适应的状况,根据教学进度及与教材内容,教师可提供研究指南。如教学六上第三单元《能量》时,教师提高这样一些研究的小课题,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这是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内容相联系的一份学生的研究报告:

不规范焚烧野外杂物危害性报告

2007年年底,(   )镇(   )村一农妇,为清除自家田地上的杂草,就点火焚烧。由于气候干燥、风力较大,结果火势迅速蔓延,烧着了近傍的其他干枯杂草,即刻变成了一片火海,大火向火龙一样向村庄扑来,而近傍就有一坐农用变压器,眼看就要出大事,其他村民连忙报警,后来在110和119的救助下,才幸免一场大祸的发生。

现在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在野外焚烧杂物的现象,有生活垃圾、工业垃圾、荒芜杂草、弃遗农作物等,我们通过查看、调查了解到,由于不规范焚烧,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一、在野外焚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工厂废弃的易燃物品,如塑料、碎布条等。

2 生活垃圾: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纸盒、瓶瓶罐罐、其他生活废弃物等。

3 杂草杂五:枯草树枝、农作物枝干等。

二、常会发生以下几种事故

1 焚烧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雾,特别是一些工业废物,对环境、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产生的大量烟灰飞入居室,很不卫生,给人民生活带来麻烦和不便。

2 焚烧时,火势得不到控制,殃及其余。特别是小孩焚烧,事情更严重。

3 焚烧时,不明杂物爆裂,对人身造成伤害。

三、建议:

1 对工业、农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理。

2在冬季,要开防火安全教育。特别是在农村,进一步提高村民安全防范意识。

3 在住房、用电设备周围,及时根除易燃杂草、杂物。河道内干燥杂物也要及时消除。

二、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课题研究

在经历了与教材内容项联系小课题研究后,学生已经熟悉这种活动的情况下,可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研究的课题,这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互相切商,指导学生修改,以达到做一个有意义的小课题,这一阶段可同时选项一些其他各类研究性内容的小课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前,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比较贴近生活并且通过调查询问、查找资料等办法容易完成并确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如《为什么树叶到秋天会变色》、《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骑自行车时,怎样刹车才安全》等。下面是学生研究的生活最常见“盐”的一则案例。

“盐”在生活中的用处

一、课题的由来

“盐”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人与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师曾经告诉我们,盐的食用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正确使用“盐”会更多地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虽然同学们都熟悉盐,但不懂得“盐”繁多的用处的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决定对“盐”在生活中的用处进行调查,开展探究活动。

二、活动的意义

1、知道“盐”的作用。

2、利用“盐”的功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3、通过研究,可以为同学、为老师提供食盐与人体健康的依据。

三、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活动目标:

使同学们知道“盐”的医用价值和功能,懂得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活动内容:

了解盐有什么医用价值;盐有什么功能;食“盐”多少对人体有什么关系。

四、活动步骤

1、制订计划,明确分工;

2、准备工作,编制问卷;

3、进行采访和开放问卷;

4、查阅资料,找出理论依据;

5、进行资料汇总;

6、通过小组讨论论证有效资料;

7、进行资料整理和总结;

8、成果汇报。

五、问卷设计

问卷一:

1、“盐”除了食用外,还有什么用处?

2、盐水(一定浓度)选种有什么作用?

3、油炸食物时,在油锅里放一些盐,油不会溅到外面是吗?

4、新买来的碗和玻璃杯子,先放在盐水里煮一下,有什么好处?

5、用盐水磨刀,既省力又省时,刀口快且耐用是吗?

问卷二:

1、咽喉炎患者,用淡盐水含漱咽部,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吗?

2、沙眼和结膜炎患者,每天清晨用淡盐水洗眼,有什么作用?

3、被蜂、蝎、蜈蚣叮咬后,立即用淡盐水洗患处,可以止痛、消肿、去毒吗?

4、我们在日常生活食盐过多,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六、研究结果

我们课题组通过采访、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等方式,知道盐除了食用外,还有很多用处鲜为人知。

1、医用方面:

(1)咽喉炎患者,用淡盐水含漱咽部,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2)沙眼和结膜炎患者,每天清晨用淡盐水洗眼有明目和治疗作用。

(3)被蜂、蝎、蜈蚣叮咬后,立即用浓盐水洗患处可止痛、消肿、去毒,

(4)体育运动后,用温盐水泡洗脚、腿,可避免次日腿、脚的酸痛和疲劳。

(5)用茄根加盐水洗脚,可治疗冻疮。

2、盐在生活中的一些功能:

(1)用盐水磨刀,既省力又省时,刀口快且耐用。

(2)盐与捣碎的红萝卜混合后,涂在衣服的污迹上,可去掉衣服上的血迹等。

(3)油炸食物时,在油锅里放一些盐,油不外溅。

(4)新买的花,放在盐水中浸洗,可防止褪色。

(5)新买的碗和玻璃杯,先放在盐水里煮一下,然后使用就不易破裂了。

(6)盐水选种,既起到消毒,又可选出饱满的种子。

3、食“盐”过量会危害人体。

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盐,但不能过量食“盐”。过量食“盐”,严重的会中毒或死亡,轻的也会造成一些疾病。如高血压、血管硬化等,一般来说都与食“盐”过量有关。因此,我们以后食“盐”要加以控制,一般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在五克左右为好。

七、我们的体会

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小课题探究终于有了结果了。看着一张张调查表,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这是有意义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得到了老师、家长的指导和肯定。

同学们说,搞这种活动真有意思,虽然我们辛苦了一点,但是最后还是尝到了甜头。这次研究活动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方面的知识,还壮了我们的胆量。使我们的采访有了经验,增长了自己的才干,我们建议老师带我们多搞这样的活动。

在小课题研究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作用十分重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协商、对话、和合作。让学生经历一个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对来源家庭、社会、自然世界中问题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解决,并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不断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小课题。

这是小课题研究活动的核心阶段。这个阶段即要有教师的指导,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手段,又要有一定的意义。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小学的兴趣,把生活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写出类,并加以研究。

学生开展活动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研究中遇到比较复杂的统计方法等。教师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技能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小课题研究的成效。

小课题活动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采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如小论文、科技作品、照片影像等,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别人的长处,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并展示自己的各种能力。

小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报告

一、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每隔一段时间,在学校的一周点评、红领巾广播中,老师们都要讲到勤俭节约、不乱花零用钱等等,可是我们却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早上来校或放晚学回家,尽往街边小店、地摊钻,甚至发现一些同学,特别是一、二年级由家长接送的同学,在家长带领下也经常光顾校门口的小店。我们想帮助老师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零用钱,于是设想了这样的研究课题《小学生零花钱调查》。

二、活动过程

主题确定后,可又怎么进行研究活动呢?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积极发言,最后作出归纳:

1、小学生的零花钱来源;

2、小学生的零花钱多少;

3、零花钱流向何处?

4、零花钱用在哪些方面?

……

我们组成了调查小组,同学们推荐了组长,制订了计划,并作了分工。

刚开始,我们几个同学拿着笔记本逐一去询问学生,可同学们不配合,因为同学们知道,五岗检查查出问题要扣班级总分,影响班级荣誉。后来在袁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1、你有零花钱吗?(  ) 

    A:有          B:无  

2、零花钱哪里来?(   )  

A:向家长要    B:家长主动给

3、每天花零花钱多少元?

A:1元以下   B:1——2元    C :2元以上

4、零花钱购买什么? 

A:零食   B:学习用品   C:玩具   D:其他

怎样使用这份调查问卷,去调查哪些同学?需要几份?什么时间去调查?同学们是不是配合?调查小组再次召集会议,经同学们讨论和老师指导,最后决定找校长。调查小组说明来意,校长给予极大支持,资料由学校给予打印;在教师会上校长专门讲了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要求其他老师积极配合,并让他们帮助我们进行问卷下发与收集。因此调查小组把201份问卷发给有关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第二天就收齐了。

问卷很顺利、快速地完成了。可怎么统计呢?同学们决定去请教数学老师。询问有关统计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在数学老师的帮助下,运用数学中的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制作了统计图表。如:

人数

1元以下

1—2元

2元以上

201

95

101

5

小学生零花钱来源调查

向家长要

家长主动给

总人数(201人)

36

165

所占百分比

18%

82%

三、体会

本次调查活动结束后,我们小组又召开了交流发布会,感受很深。

我们的感受:

1、大多数同学很懂事,知道不乱花零花钱,每天在2元以下。

2、在活动中,增长很多知识,学会调查,学会分析,学会了简单的统计,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3、也知道了小学生零花钱的使用存在着不合理、不健康的情况。

同时,同学们也提出如下建议:

1、家长平时要多教导孩子别乱花零花钱,不要多给零用钱。并经常询问零花钱的去向。

2、望同学们节约零花钱,存起来花在对学习有用的方面。

通过这一自主性活动,学生最能发挥主体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从确立小课题到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最终获得成果,都要求学生积极投入、辛勤劳动,并不断激发提高自己的才能的欲望,从而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从中积累经验,丰富认知结构,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能力等方面获得发展。

瞻前顾后——前行路上我们的收获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选择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方式和认知形式,是小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保证。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带着问题去学习,体验成功的欢乐和挫折的苦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怎样设计问卷,怎样调查,怎样合作,怎样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一定的研究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乐趣。

小学科学教学中小课题研究的运用,把学生置于广瀚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也不限于40分钟的课堂内,让学生类似科学探究方式去查资料,做调查、就论证,行思索,定结论,使科学课教学实现新的突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