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乡土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的理论依据
《课标》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并强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它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地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概况,为《科学》课的教学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2、探寻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特点的实施途径,充分挖掘农村本土的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资源,拓宽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渠道。
3、全面融洽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校内外环境,充分利用本地区科学课程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活动。
三、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本地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现状分析。制定出一套具有乡土特色的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计划,在日常的科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利用。开发本地隐藏的科学教育资源,发掘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2、本地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内容体系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树立科学教育的大资源观,根据农村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积极性,拓展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这是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核心内容。
四、 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课程资源开发是目前新课程实施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十分关注课程之一的开发。但是他们着眼于大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研究者“乡土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而就如何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科学课资源的专题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点。农村学校资源教育价值和意义,农村小学可利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师生的观念认可,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协作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探讨和研究。
五、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上,探寻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特点的实施途径,充分挖掘家庭、学校和农村的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资源,拓宽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渠道,已经刻不容缓。
六、 课题研究的实施
1、 实验步骤
(1)、实验筹备期(
(2)、寻找和开发农村乡土科学课程资源(
(3)、乡土科学课程资源在科学课堂中应用(2011年5月~2011年10月):课题负责人撰写相关论文,提供相应理论支撑,上好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
(4)、课题结题期(2011年12月):课题负责人卢育新整理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形成论文并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2、 操作过程
(1)、通过走访,现场查看,问卷调查等手段对乡土科学课程资源进行筛选。
(2)、将调查的乡土科学课程资源进行系统性地归纳总结。
(3)、创造性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乡土课程资源。
3、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实践反思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
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反思四个步骤进行。
七、 课题实施及完成条件论证
1、本课题负责人具有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和教研活动组织能力,在农村小学任教科学学科已有九年。
2、本课题负责人2010年还参加了“国培计划”——江西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在培训中确立了比较先进的教育观念。
3、课题负责人经常组织学校的教研活动,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
4、该课题贴近实际,易于操作,适合身体力行在科研中把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
八、 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1 |
2011年4月 |
班级形成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
展示 |
卢育新 |
2 |
2011年5月 |
乡土科学课程资源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卢育新 |
3 |
2011年6月—10月 |
应用乡土资源进行科学教学的案例 |
教学案例 |
卢育新 |
4 |
2011年11月 |
乡土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论文 |
卢育新 |
5 |
2011年12月 |
乡土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结题报告 |
卢育新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