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小组实验有效性的研究
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一、课题名称及主要参加者的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 | ||
课题博客网址 (新浪博客) | |||
课题主持人 姓名 | 常海光 | 出生年月 | 1971年9月 |
职称 | 一级教师 | 单位 | 乐亭县新寨镇新寨中心小学 |
课题类别 | □ — 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 □ — 语文教育 □ — 英语教育 □ —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 小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 — 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
二、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实验活动兴趣高,但实验计划性、目的性不明确。 2、实验活动中学生参与率低下,缺少合作。 3、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匮乏,探究层次浅。 4、实验活动操作不规范,处于无序自由状态 |
课题研究的内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为使本次实验研究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小组实验的有效性。拟解决以下问题: 1、 2、 3、 4、经历了小组内实验探究活动后,学生的认知有所提升,不再出现头脑一片空白现象。 |
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 1、 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善于引导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搭配,善于动手的担任操作员,书写工整的担任记录员,观察认真的担任观察员,这样小组内每个人都了事情可做,责任意识就会增强,就不会出现争夺实验器材或者东张西望的现象了。 2、 要想让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在实验探究中,材料的准备非常关键。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准备各种材料,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动手能力强的小组实验材料就多一些,稍差的小组材料相应就简单一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爱动手的愿望,也让他们在实验操作中掌握了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有序实验的科学学习习惯。 3、 针对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在明确合作目标任务后,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深入到学生当中,指导学生操作、交流并适时进行点拨,做到细致入微,放手而不放任,自主而不自流,扶放结合,使小组实验合作学习真正有效有序的进行。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1、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提高小组内实验探究的有效性,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学习习惯。 2、在学生的小组实验活动探究中,要活而不乱,不能盲目,要围绕预期目的,开展探究和亲身体验,小组内学会合理分工,懂得与他人分享实验材料和实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要有计划,观察要到位,学会表达和倾听,最终实现有效探究,达到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预期目的。 3、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在科学教学中教材处理、目标设定、过程建构、材料准备、组织教学、方法指导等方面促进学生提高小组实验的有效性。 4、、形成包括研究报告、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例等具有自己特色的各种成果。 |
特点与创新之处 | 在科学学习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教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学习习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上的一些重大发现也都是经过精心实验、分析、研究而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课堂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因此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获取知识,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从实验操作中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法和技能,引领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深入而高效的进行,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增添无限动力。 |
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简介 | 书名:新小学科学教育 作者:萨玛.沃泽曼 乔治.伊芙妮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际科学教育新视野译丛之一,是一部关于科学教育学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科学活动的组织、科学中的思考和决策、60个科学探究活动、通向未来之旅等,适合小学教育工作者参考学习。
|
三、课题研究步骤、进程
序号 | 研究步骤(起止时间) | 进 程 | 承 |
1 | 2015、3——2015、5准备阶段 | 选题、讨论、制定、完善课题案 | |
2 | 2015、5——2015、9实施阶段 | | |
3 | 2015、9——2015、12中期评估阶段 | | |
4 | 2015、12——2016、1总结阶段 | |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小学绿色教育校本化研究》课题申报书
- 下一篇:小学科学课研究课题(参考题选)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