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小学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是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承担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研究》的子课题,是由四川省教育学院刘裕权教授、成都市实验小学苏文珏校长联合申报的。该课题将历时两年,研究对象涉及全校22个班的全体师生,采用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并融入本校同时进行的其它教育实验的阶段性成果综合地进行研究。 
一、 课题依据:

1
、 现代化的教育既是国际性的教育,同时也应当是民族性的教育
    
教育的民族性是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发展的前提。在整个世界教育不断趋于世界性的今天,每个民族教育的发展都必须坚持教育的民族性发展方向。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功能就是传承、改造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以推动世界文化进步。没有民族性的教育无法承担这个民族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历史重任。
2
、 传承民族文化、改造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时代赋予的教育重任。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不同层次的物质的、精神的泊来品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身边不断地涌出肯德基哈韩族哈日族等新生代们极易感兴趣的东西,对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学生会产生极强的影响力。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不论在社会科学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华民族都一次又一次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怎样才能让我国中国正走向世界的前列,新的时代向教育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改造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要求。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中国迈向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基础。在小学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以找到这一时代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契合点,就愈加凸现出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
、 教育活动是对学生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所决定,孩子普遍都对各类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进行小学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时,我们通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这种特殊的途径来进行尝试、探究,以期找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通过活动增加与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形成对生活与未来的良好态度、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形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可操作,使师生乐于参与和接受;它的广阔的外延、丰富的内涵,会让它有机地融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渗入人的内心影响着人们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道德、信念等。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适应社会生活、深厚的爱国情感、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不论对于国家或是个体的受教育者来说,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本课题研究是以学生、教师的发展为主线,走合力实验、共同发展;一个课题、多方获益的教改实验之路。以立体的设计和开放的视角、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小学民族文化教育与小学教育科研在新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审视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时代意义。发掘适应小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探索小学民族文化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并以此为主线编写本校的校本教材,同时以现代经济学优化配置的思想指导并运作这一系列教育活动,以期提升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①
从价值观的角度研究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作用与价值,探明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与小学的其它教育
教学活动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
     ②
引入策划学、传播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规律、有效的传播方式
     ③
从现代经济学资源配置的原理,研究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中的各类资源的优化组合。走师生合力实验共
同发展、一个课题多方获益的教改之路。
     ④
从条件论和过程论的角度认识与把握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与基本环节;
     ⑤
从相对主体性角度探讨小学生与教师一起自主发起,共同构建以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基本内容和教育方法,探索并逐步确立以小学民族文化教育内容的主线的本校的校本教材。 
   
本课题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策划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多视角,采用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并融入本校同时进行的其它教育实验的阶段性成果综合地进行研究,对加速实验成果应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三、 课题研究重要观点:

     ①
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文化或德育活动,它是以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为基点对学生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
     ②
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也不是让学生回到过去,选择的都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并融入了强烈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能融会贯通地使用或改造民族文化,从小参与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活动中去,以便将来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③
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设计与组织极具创造力以及本校特色的教育活动,同时探索小学民族文化教育的基本规律,并逐步确立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同时,编写以小学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为主线的本校的校本教材。
     ④
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具有整体性(包括世界的整体性——世界是由个人、社会、自然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文化的整体性——物化的、观念的、制度的、哲理的、文化的内在统一,师生人格的整体性——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的不可分离)、实践性(强调教师、学生的共同经历和共同参与)、系统性(同一类型的教育活动,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着纵向上的逐步加深或提高的特点)、开放性(包括内容、构成、结果、评价的开放性)等特征。 
     ⑤
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体系新型的、全方位的构建,必然带来小学教育思想、教材观、教学观、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深刻的影响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四、 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首次将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定位在开放的、序列的、校本的、自主的、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平台上进行研究,首次引入现代策划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原理对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方法学探索与实践研究,本课题将对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组织进行序列化的研究与验证,因此本课题具有较高程度的创新价值。
   
本课题以活动探究民族文化教育的时代化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实施方案,这既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对于丰富和完善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对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在时代化方面的薄弱现状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尝试将校内同时进行的其它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以探究其合作的可能性、基本规律、方式,同时探索一条师生合力实验共同发展、一个课题多方获益的新型的教改之路。
五、 课题研究基础:
   
我校于1984年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首开了全川在小学组建教科室的先河。并聘请了许多教育专家作为学校顾问,如:四川省教育学院教授姚文忠、四川省教科所理论室主任周林、成都市教科所所长张乃文等等,以便随时对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给予指导。十几年的实践表明,卓有成效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使学校得以持续发展。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市、区各级实验课题,如:《九五国家级重点实验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研究》、《努力实现教育思想与素质行为的有机统一实验研究》、《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研究》、《小学德育途径的整体效益研究》等。
   
本课题组特聘请教育专家胡燕指导本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对小学德育、班队活动、小学艺术教育活动、主体性教育研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创造教育活动等已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其相关的成果有:《全国主体教育研究》(论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女童教育》(专著)、《版画起步》(合著);《少儿线描写生》(合著);《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活动教学与小学生素质发展》(论文);《适应素质教育学校德育》(论文);《浅谈优质美术课的设计》(论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