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方案:《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人的一生,音乐为伴。儿提时,我们伴着母亲的《摇篮曲》酣酣入睡;稍大些,我们唱着“队歌”,“团歌”光荣的在国旗下宣誓;口袋里的MP3,车载CD,手机铃声,街头音乐喷泉,大自然的声响…… 在生活中人们已经离不开音乐了,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
一位哲人说过,“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时不在”。音乐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音乐。当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他们有许多的音乐碟片、mp3,随口就能哼唱几首流行歌曲,可在我们音乐课上发现,尚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歌唱不准、音乐知识模糊,甚至不喜欢上音乐课,我们的音乐教育离生活太远了?
音乐新课程呼唤:让学生的生活中多一些音乐。新教材注重让学生的生活中处处有音乐,让音乐伴随学生身边,使学生渴望音乐、向往音乐,让音乐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音乐教育者提出了警告: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丰厚自身的知识面和文化底蕴,不断探索和研究教学中的新课题新方法,如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更好的进行音乐实践性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是我们面对时代的筹码,更是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音乐教师最大的挑战。
二、课题的界定
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探究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
课堂其实就是一个生活的大舞台,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把生活经验音乐化,凡是生活世界中的一切生活资源都可以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在课堂上开设“音乐擂台”以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技能;通过改编歌词(如歌曲《军民大生产》的学习,教师可以先把歌词改成学生生活中的劳动情景进行学唱,等学会旋律,在向学生介绍《军民大生产》的历史背景,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节奏创编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可以鼓励学生自制“土乐器”,如生活中的废旧报纸、空易拉罐,几只空瓶或者空塑料袋,甚至学生的文具,都能用来演奏打击乐;还可把学生身边的游戏融入到学习中。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能很快的领悟其中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感受和表现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类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让学生明确音乐来自生活。让音乐充满每个学生的心田,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伙伴。
2、选取促进学生发展的来自学生身边的音乐资源。
教材中的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的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难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新大纲强调:音乐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对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诸如新教材中已经出现的《红蜻蜓》、《外婆的澎湖湾》、《让世界充满爱》、《同一首歌》、《天堂》、《大中国》等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的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以及如影视动画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小机灵的歌》、《宝莲灯》优秀歌曲,可以利用课前、课末五分钟进行欣赏或演唱,提高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才艺表演,演唱、演奏生活中的歌(乐)曲,尝试用自己喜爱的音乐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获得情感体验。
3、音乐学习评价方式的生活化。
总之,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音乐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音乐应贴近学生生活,参与学生生活,让学生走进广阔的音乐时空,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在音乐的氛围中感悟音乐,做到心中有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在设计具体教学时,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利用生活资源,让音乐课“生活化”,主动去探究、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音乐。让音乐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使学生们真真切切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不必顾及“五音不全”,打开音响,充满生机的一切就开始了,因为音乐的一切就在你身边。
(二)预期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音乐来自生活,音乐表现生活。明确“音乐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音乐”,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2、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在创造中理解音乐,更多的去接触音乐,了解音乐,让音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让生活溶入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7、1—2007、6)
1、成立课题组,提出课题构想,请教专家,充分研讨。
2、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4、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相关的理论书籍,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
第二阶段(2007、7—2008、2)
1、围绕目标体系在任教班级中进行实验操作。
2、进行课题教学展示活动。开展研讨课,并将自己如何设计、如何教学、有何收获等撰写成较为详尽的教学叙事。
3、撰写有关教学论文,提出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
第三阶段(2008、3——2008、6)
1、围绕教材开展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活动。
2、课题组做好总结,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调整实施方案。
3、组织成果汇报活动。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邀请省教坛新秀、区名教师、江东区教研室音乐教研员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