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感悟体育游戏的快乐

感悟体育游戏的快乐

包佩丽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活动和运动练习法,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分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可以在可行的范围内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度高,可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体育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是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活动,而且是使少年儿童认识自然和社会,并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增强体质,并学会正确的动作,为将来学习较复杂的动作和技能打好基础。

结合游戏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表现,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学好体育知识,锻炼身体。培养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体育游戏则可以在课余等时随时随地的进行。体育游戏的开展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在游戏中获得了思维的发展和锻炼。

我们都知道积极的情感对提高思维的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的情感产生往往与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游戏则可以注重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首先是培养保持探究兴趣,探究兴趣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兴趣。这种兴趣在人幼年时最为强烈(小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于是我作为班主任有这一责任挖掘学生的这一兴趣,培养学生保持探究兴趣)。保持学生的这种探究兴趣有助于智慧的发展。我就让学生通进行活动,所以教师引入的游戏应遵循以下原则:游戏的活动量不能太大,以休闲为主,尽量使游戏儿童化、生活化、情感化、童话化。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游戏,让学生充分表现,自由交往,协作创新,使他们的兴趣、需要得到满足,情感得以激发,社会交往技能得以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开展课间游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指导方法:一、观察了解通过对学生平时课间游戏的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为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游戏指导提供依据。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游戏的情况:学生喜欢的游戏的主题、内容和游戏材料,学生在游戏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通常和谁在一起玩等等。教师可以对观察到的游戏行为作出分析:学生近来最感兴趣的一些游戏是什么,哪些游戏是值得推广的,哪些游戏还存在什么问题等。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女孩下课一般喜欢跳跳橡皮筋,男孩一般喜欢踢踢、拍拍毽子、跳跳绳子等。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什么时候或以什么方式参与学生的游戏,哪些学生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二、游戏实情调查发动全体学生以课间十分钟,我们在做什么为题进行一次调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游戏为什么远离了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报告的形式上交。三、欢乐游戏大征集各班引导学生向爸爸、妈妈、亲友、邻居请教,或查阅资料,搜集各种游戏,并将游戏的名称、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等记录下来。最后,教师根据观察和调查可以进行适时的指导,具体做法有:

(一〉引入现有的有趣的游戏如跳橡皮筋、跳短绳、踢或拍毽子、走井字、走棋子、算24点等。(二)对以前的游戏进行改编猜拳跨大步游戏:由两人相互猜拳,获胜者可以往前跨一大步,再继续猜拳,最后看谁站在前面获胜。木头人游戏:请最后输的木头人合起来表演一个节目。(三)创编新的游戏活动内容:(1)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培养发散性思维) 事先用硬纸板准备一些圆形、三角形、长条、四方形的图形,若干学生坐在一起,请他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多地说出这两个图形可组合成哪些东西。例如圆和长条成垂直就是一把伞,也可把它看作是一付大饼油条、笔记本和钢笔,还可以组合成篮球架、镜架、苍蝇拍……游戏者一边讲,地一边演示,以组合巧妙、合理、形象、丰富多采、让人觉得言之有理者获胜。 2)《西天取经》游戏(培养意志毅力) 主持人邀请8人上场,等分成甲乙两组,先由甲组当取经队,4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l、唐僧用单脚打坐,合掌;2、孙悟空手搭凉棚抬起左膝;3、沙和尚向后抬起一条腿做挑担状;4、猪八戒左臂曲肘撑头,右腿屈膝搭在右大腿上,身体稍后倾做睡懒觉状。乙组都当妖怪。游戏开始,主持人“123—”有节奏数数(击掌),乙组的又喊又叫:妖怪来了!妖怪来了!并去挑逗甲组的人(但不能推碰拉触)。甲组的人坚持不动,一旦有人失去平衡双脚落地就算失误。接着两组互换角色,游戏继续。哪组坚持不倒的时间长哪组为胜。(3)乘公共汽车(培养反应敏捷性及社会公德意识) 邀请一位口齿清楚的学生,有表情地朗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要求参赛者听见字坐下,听到(包括’)”站起来,每位参赛者后面站一位手持纸捧的工作人员,每做错一次就朝头上猛敲一下,最后,挨敲的次数最少者,还要回答一个文明礼貌的小问题,答得好的为优胜。有一次,小明和妹妹乘公共汽车,上车后,小明发现一个空座位,他丢下妹妹赶紧跑过去坐下。这时,过来一位老奶奶,她扶着拉手,站在小明身边。妹妹对小明说:哥哥,你看你,你坐着奶奶站着,多不好啊!你赶快站起来,让奶奶坐吧!小明挨了批评,心里很不高兴,赌气说:你让我站着,我就偏不站,我要坐嘛!老奶奶听了笑笑说:没关系,你坐吧,我不坐。妹妹站在小明身旁气得撅起了小嘴,说:你真不懂礼貌,我再也不愿站在你旁边了!这时,汽车到站了,那位奶奶下了车。望着老奶奶远去的身影,小明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是错了,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悄悄地离开了那个座位,嘴里自言自语地说:哎,怎么搞的,坐和站,站和坐,坐坐站站,站站坐坐,坐站坐站,站坐站坐,到底是站还是坐,今天我怎么湖涂了!4)三打白骨精(培养灵敏反应) 这个游戏有两个人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二步远。游戏开始后两人一块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在原地合拍双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后一个字时,必须同时做180度跳,同时在落地前还要做一个造型动作。造型动作有三种:l、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额前作搭凉棚状,同时左臂微屈勾拳为孙悟空。2、双手插腰,两腿侧开为白骨精。3、双手合掌于胸前为唐僧。这三个童话人物的制约关系是:孙悟空胜白骨精,白骨精胜唐僧,唐僧胜孙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么重来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间建立了制约关系,负者就要给胜者恭敬地鞠一个躬。(5)钩肘站立(培养合作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先由二人背对背,肘部相钩,坐在地上,主持人发令后迅速地站立起来。接着三人做、四人做、五人做……方法同前,看哪个小组钩肘站起的人数最多最快为优胜。(6)手指拔河 准备长5厘米、宽1厘米的牛皮纸纸条,或长5厘米的线绳若干。学生两人一组,相对而坐,用拇指和中指(或无名指和小指)将小纸条紧紧捏住,肘关节支撑在桌面上,大、小臂的夹角不小于90度。使纸条位于两人中间。 游戏开始时,两人用力拉纸条,把纸条从对方手中拔出者为胜。 游戏规则:只准平拉,不准有拧、撕动作。 两人所用的手指应相同。有时,游戏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能预料的偶发事件,它们会影响学生游戏的正常进行。这时教师就需要介入游戏加以指导,一般有以下几种:(1)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时,教师有必要及时进行指导。例如:某位学生带头破坏游戏规则,出现危险情况,教师这时可以把他叫过来,先停止其活动,让他仔细观察遵守规则的学生是怎样游戏的,然后再让他去活动。这样可以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2)游戏中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必须加以指导。如:学生为了参加游戏,互相争演角色,争夺玩具,有些学生专门破坏别人的玩具,影响他人游戏的正常开展。此时教师必须介入,阻止过激行为,协调好学生间的相互关系。(3)学生在游戏中有所求助时,教师要予以帮助。(4)学生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放弃努力时,教师要予以指导。课间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而且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 在游戏中学生身心总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而不是无聊、厌烦、无所事事、呆坐等消极被动状态。让学生人人参与课间游戏,都能感受到游戏的快乐,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