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小学品德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结题报告

“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研究” ——如何即时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课题研究总结

 

 

番禺区石楼镇中心小学思德科课题组

 

一、课题的界定

 

“课程资源”:是指存在于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外源性课程资源与存在于我们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隐性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引自北京师范大学版《走进新课程》。)可见课程资源的重要。

 

“环境资源”是人类周围客观存在并作用于人类生存的所有自然与社会物质和因素的总和称为环境资源。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有人将社会环境按所包含的要素性质分为:1.物理社会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工厂等;2.生物社会环境,包括驯化、驯养的植物和动物;3.心理社会环境,包括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等。也有人按环境功能把社会环境分为:1.聚落环境,包括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2.工业环境;3.农业环境;4.文化环境;5.医疗休养环境等。

 

“小学品德社会环境”课程资源的特征:

 

1)资源系统的环境化:来源于学校、家庭、社区等多个渠道,因此,它将营造起一个适合儿童需要的品德教育学习环境。

 

2)资源系统的生态化:来源于教师、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它将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不断地交流更新,使整个课程资源呈开放性,动态化、生态化。

 

3)课程资源的系统性:首先资源系统的生成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教学内容的序列性为依托,无论是品德教学材料的选择、品德课程的设置、品德学习指导的方法、成果的展示上都将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和呈现,避免盲目性;其次,课程资源网的结构一旦确定,它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便于继续利用和开发,便于新的信息不断在此交流共享。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品行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

 

2004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李长春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要认真履行担负的职责,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适应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贴近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贴近青少年学生生活现实、贴近青少年学生群体。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以及其他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实到基层。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新课程改革关于《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特点是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所以,儿童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础。儿童的现实生活经验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与社会课》强调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培养道德情感,并在学习过程中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终生学习”为本课程的基本点。

 

4)本课题研究的科学依据

 

本课题研究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改革中酝酿产生的,也是目前构建品德科开放性课堂的需要,是提高品德科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在新课标中有明确规定: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1).品德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3).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品德课程资源。4).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品德课程资源。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促进教师掌握先进的品德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掌握如何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进行品德科目教学,让社会环境资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二)建构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使其更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

 

(三)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批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放教学空间、改进学校效能,促进学校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希望开发和利用存在于学校、家庭、社区等的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环境资源,建立小学品德社会环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专题网站,力求为品德教学中关于社会环境的内容提供比较完整的图片、课件、设计等材料,为教师开展社会环境教学提供参考,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现实化的品德学习与良好品德行为形成的资源环境,为学生认识社会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1、进行社会环境资源序列研究,针对低、中、高各级段小学生的品德认知能力和社会化心理水平提供程度合适的教学平台,积极引导儿童健康发展。

 

2、建构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互动的品德学习来源渠道,拓展教学空间、解决“如何利用社会环境资源更好的培养良好品德形成”的问题。

 

3、探究“社会环境资源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指导策略,解决学生品德形成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在社会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系列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探索学生在亲自参与“社会环境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策略,通过有效的激励反馈,关注学生“品德形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5.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名称:《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库》)。

 

它将成为石楼中心小学校园网的一部分,它动态化地呈现出本课题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教师进行品德教学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供指引和材料。它是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课程资源研究的成果,既可以方便教师备课时寻找相关资料。

 

6.形成一批课例、社会调查表、社会调查图片、录象等。

 

五、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在实践中,以行动研究为主。行动研究主要在常规条件下进行,与日常教学、教育和管理工作相结合,同时也根据实际需要辅之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遵循行动研究:遵循目标→实践→反思→调节的程序,循环往复,不断把研究实践推向深入、对学生认识社会环境的活动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情况进行调查,对学校、家庭、社区等有关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已经存在的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现状,对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多种渠道查阅在社会资源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拓宽思路,进一步对小学品德社会环境内涵进行挖掘探究、拓展课程资源开发的渠道。

 

4)叙事研究法: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成败得失,为后续研究计划的调节提供依据。

 

5)案例研究法: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宗旨,为品德科教师实施教学提供参考。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的工作策略是:

 

1)行政领导挂帅,全员参与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资金,聘请专家、成立了专项课题组。组长由副校长谢萍亲自担任,成员由参与了多次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品德学科教研员、科组长、品德科骨干教师以及网络骨干教师组成。全体教师都将在课题方案的统一规划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

 

2)健全机制,加强管理

 

学校将加强对课题开发与利用的领导和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大力支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学校有畅通的校园网络,老师们具有较高的制作课件水平,还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科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并将对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进行专项的奖励。

 

3)坚持学习理论、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

 

通过学习,努力吸取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实践,运用和整合各种先进的教学资源;通过研究,不断总结新的经验,三者有机结合,不可分割。

 

六、研究阶段及实施步骤

 

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计划用一年(20059月——200610月)时间进行,分三步进行。

 

准备阶段:20059月——20059

目标:启动课程研究计划,确定活动主题。

 

内容:

 

1)组建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增强研究的责任性和自觉性。

 

2)规划课程计划,设计和制定开发措施:开展宣传,营造氛围---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收集有关文献及经验资料---落实阶段性开发措施。

 

成果形式:课题开发的具体方案、活动计划。

 

研究阶段:200510月——20069

目标:形成“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体系。

 

内容:

 

行政推动,全员参与,创建“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库”。

 

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研究计划:教师分级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开展社会资源调查工作,设计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活动课的指导方案,要求针对性强,主题集中,做好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并在实践中反思、调整。行政推动,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沟通家庭与社区,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方式,拓宽社会资源信息来源渠道;开始组建资源网。

 

成果形式:活动方案、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库、音像资料。

 

结题阶段:200610

目标:形成完整的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体系并建立有关活动档案。

 

内容:

 

整理活动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鉴定,进行总结、反思.

 

七、课题研究过程与取得的成果

 

经过一年的实验,在课题组的努力下,完成了研究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形成了一系列课题成果,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确立思想品德课程社会环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要进行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审视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广泛地与社会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由于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环境的资源广阔,来源广,提取的社会环境课程资源的途径也不同。在利用社会环境资源为品德教育服务的时候,我们采取有效教学的观点来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依据以下原则提取和利用社会环境资源:

 

教育性原则

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门课程,思想品德课一直担任着“德育主渠道的角色”。无论是原大纲或现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在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多年来,思想品德在课程教学中,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小学生认识规律,以提高小学生思想素质为目标。在社会环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性原则。

 

2.有效性原则

 

在社会环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过程中,选择利用的社会环境资源要有一定的教育效果,第一,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道德认知。第二,能启动学生的真情实感。第三,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社会认识的能力。第四,能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发展。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或者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适应思想品德课程特点,服务于该课程的教学,应该清楚地区分:哪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教学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哪些有间接的关系?权衡筛选,按不同的价值取向录用,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3.整体性原则

 

依据探究课程的设置要求,在开发和利用社会环境资源的时候,要从各年级段整体考虑,循序渐进形成系列,使不同年级层次的学习都尽可能从资源网络中取得相关教育资源。

 

4.选择性原则

 

在课题探究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根据学生周围生活环境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合理选择和利用,形成整体教育效应。

 

二、、切实有效地进行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促使更好的为品德教育服务。

 

()、用“活”已有的社会环境资源

 

重视教师这一重要资源。陶行知一贯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教师对学生会有重大而且深远的影响,高尚的人格堪为学生楷模,深博的学识能启迪学生的智慧,精湛的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处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好与坏。所以我们把教师作为育人的重要资源。强调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以自身的人品、智慧、灵感和创造性生命力丰富课程内容。教师要努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与自然、社会、学生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品德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活性和创造性。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著名教育者陶行知曾经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学生并不是一张任人涂抹的白纸,他们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个性化的感性认识,有对教材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品德资源利用与开发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已有的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尊重他们对外部信息的主动选择、加工与处理,尊重他们对教学内容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并将掌握的这些情况作为重要的资源利用与开发,进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实际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认知欲望和发展需求。我们还看到,学生的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伙伴也是一种资源,伙伴可以从他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受到激励和启发。因此,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是不可缺少的资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越好,受益越大。如今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中专以上学历占多数。学生家庭中往往有不少与品德生活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植物学家、医生、技术人员、……有的家长兴趣爱好广泛,特长明显:有的擅长种植;有的擅长做手工;有的擅长体育运动;有的擅长喂养小动物,他们完全有能力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长的人品,对生活的态度,对事件的看法意见等,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所以,开发和利用家长这一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学生品德形成和生活习惯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挖掘新的可利用的社会环境资源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内容从教科书延伸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它关注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成长,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学校、社区是品德课程的资源宝库。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教育资源,努力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面貌,文化氛围,多彩的活动都能成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特色素材,也是形成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培养基地。学生在熟悉的,亲历的生活中,在真实的,丰富的情景中开展一系列品德探索体验活动,能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增强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学校所在的社区蕴涵着自然、社会、科学、人文等多种资源,学生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以往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小天地,对社区资源往往视而不见,新课程解放了师生的思想,社区资源进入了我们教育的视野。还有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他们所熟悉的家乡名圣等都是不可不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网络资源也可以成为广泛的可利用资源。

 

(三)、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社会环境资源包括空间资源、时间资源、人类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面对满眼的“资源”,我们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辨良莠、分虚实、定取舍。合理整合社会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可利用价值。首先,我们对零散的课程资源,比如个人、家庭、自然、社区、媒体等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变通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适合性。其次,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适应时代的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生命活力,再者,对现有的可以利用资源做了变通,嫁接,使其具有再生性,可持续利用。

 

四、学生在课题实践过程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思品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进行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根据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课程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参加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内的公益劳动、班级的集体活动,校外的专题调查、社区公益、参观访问、看影视、听广播、网络搜索等。使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把间接的认识与直接的体验联系起来,既开发和利用了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又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学生提供、营造一个自由、愉快、宽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可以在植物园捉蝴蝶、放风筝,感受春天的气息;可以到“农科所”亲自采摘西红柿,触摸绿色蔬菜,了解春天蔬菜的基本常识。学生在“走出去,请进来”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聆听医生、农科所专家的讲座;可以到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等处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可以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身边的同学并进行课余生活的研究;可以在交警叔叔的帮助下,搜集到汽车尾气对人体、环境的污染的第一手材料……由此研究的内容和问题、形式层出不穷,学生都有探究的自由。很显然,学校、社会、家庭、社区已融为一体,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所谓充分表现就是自始至终创造让学生表现,而且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都应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学生通过亲自上网浏览,动手收集资料,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3. 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供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探究实践体验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4、在参与中培养创新能力。

 

参与品质培养的落脚点是参与能力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祖国建设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着重研究的课题。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中实现。

 

5.养成科学态度,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逐渐养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同时也懂得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名称:《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库》)。

 

专题学习网站《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库》,它成为我学校园网的一部分,它动态化地呈现出本课题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教师进行品德教学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供指引和材料。它是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课程资源研究的成果,也可以方便教师备课时寻找相关资料。

 

我们把社会环境资源分成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两大类,在社会环境利用与开发过程中我们重点开发具有番禺区域性特色的可利用资源,在自然环境资源栏下专门设立了“乡土风情”主题,目的就是开发具有番禺区域性特色的可利用资源,乡土风情栏目内容举例如下:(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