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方案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中心小学品德科课题组

 

一、课题的界定

“课程资源”:是指存在于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外源性课程资源与存在于我们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隐性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引自北京师范大学版《走进新课程》。)可见课程资源的重要。

环境资源是人类周围客观存在并作用于人类生存的所有自然与社会物质和因素的总和称为环境资源。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有人将社会环境按所包含的要素性质分为:1.物理社会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工厂等;2.生物社会环境,包括驯化、驯养的植物和动物;3.心理社会环境,包括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等。也有人按环境功能把社会环境分为:1.聚落环境,包括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2.工业环境;3.农业环境;4.文化环境;5.医疗休养环境等。

小学品德社会环境”课程资源的特征:

1)资源系统的环境化:来源于学校、家庭、社区等多个渠道,因此,它将营造起一个适合儿童需要的品德教育学习环境。

2)资源系统的生态化:来源于教师、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它将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不断地交流更新,使整个课程资源呈开放性,动态化、生态化。

3)课程资源的系统性:首先资源系统的生成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教学内容的序列性为依托,无论是品德教学材料的选择、品德课程的设置、品德学习指导的方法、成果的展示上都将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和呈现,避免盲目性;其次,课程资源网的结构一旦确定,它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便于继续利用和开发,便于新的信息不断在此交流共享。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品行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

2004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李长春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要认真履行担负的职责,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适应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贴近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贴近青少年学生生活现实、贴近青少年学生群体。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以及其他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实到基层。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新课程改革关于《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特点是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所以,儿童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础。儿童的现实生活经验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与社会课》强调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培养道德情感,并在学习过程中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终生学习”为本课程的基本点。

3.本课题研究的科学依据

本课题研究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改革中酝酿产生的,也是目前构建品德科开放性课堂的需要,是提高品德科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在新课标中有明确规定: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1).品德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3).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品德课程资源。4).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品德课程资源。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走进新课程》

2.“儿童的生活课程的基础”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解读

3.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

1)《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2)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他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当年曾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他所倡导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对今天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直接生理成熟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学习的结果,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促进教师掌握先进的品德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掌握如何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进行品德科目教学,让社会环境资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二)建构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使其更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

(三)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批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放教学空间、改进学校效能,促进学校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希望开发和利用存在于学校、家庭、社区等的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环境资源,建立小学品德社会环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专题网站,力求为品德教学中关于社会环境的内容提供比较完整的图片、课件、设计等材料,为教师开展社会环境教学提供参考,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现实化的品德学习与良好品德行为形成的资源环境,为学生认识社会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1、进行社会环境资源序列研究,针对低、中、高各级段小学生的品德认知能力和社会化心理水平提供程度合适的教学平台,积极引导儿童健康发展。

2、建构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互动的品德学习来源渠道,拓展教学空间、解决“如何利用社会环境资源更好的培养良好品德形成”的问题。

3、探究“社会环境资源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指导策略,解决学生品德形成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在社会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系列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探索学生在亲自参与“社会环境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策略,通过有效的激励反馈,关注学生“品德形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5.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名称:《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库》)。

它将成为石楼中心小学校园网的一部分,它动态化地呈现出本课题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教师进行品德教学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供指引和材料。它是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课程资源研究的成果,既可以方便教师备课时寻找相关资料。

6.形成一批课例、社会调查表、社会调查图片、录象、反思、家长评价量表等。

六、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在实践中,以行动研究为主。行动研究主要在常规条件下进行,与日常教学、教育和管理工作相结合,同时也根据实际需要辅之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遵循行动研究:遵循目标→实践→反思→调节的程序,循环往复,不断把研究实践推向深入、对学生认识社会环境的活动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情况进行调查,对学校、家庭、社区等有关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已经存在的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现状,对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多种渠道查阅在社会资源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拓宽思路,进一步对小学品德社会环境内涵进行挖掘探究、拓展课程资源开发的渠道。

4)叙事研究法: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成败得失,为后续研究计划的调节提供依据。

5)案例研究法: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宗旨,为品德科教师实施教学提供参考。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的工作策略是:

1)行政领导挂帅,全员参与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资金,聘请专家、成立了专项课题组。组长由副校长谢萍亲自担任,成员由参与了多次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品德学科教研员、科组长、品德科骨干教师以及网络骨干教师组成。全体教师都将在课题方案的统一规划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

2)健全机制,加强管理

学校将加强对课题开发与利用的领导和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大力支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学校有畅通的校园网络,老师们具有较高的制作课件水平,还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科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并将对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进行专项的奖励。

3)坚持学习理论、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

通过学习,努力吸取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实践,运用和整合各种先进的教学资源;通过研究,不断总结新的经验,三者有机结合,不可分割。

 

七、研究阶段及步骤

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计划用一年(20059月——200610)时间进行,分三步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59月——20059

目标:启动课程研究计划,确定活动主题。

内容:

1)组建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增强研究的责任性和自觉性。

2)规划课程计划,设计和制定开发措施:开展宣传,营造氛围---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收集有关文献及经验资料---落实阶段性开发措施。

    成果形式:课题开发的具体方案、活动计划。

二、研究阶段200510月——20069

目标:形成“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体系。

内容:

行政推动,全员参与,创建“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库”。

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研究计划:教师分级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开展社会资源调查工作,设计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活动课的指导方案,要求针对性强,主题集中,做好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并在实践中反思、调整。行政推动,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沟通家庭与社区,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方式,拓宽社会资源信息来源渠道;开始组建资源网。

成果形式:活动方案、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库、音像资料。

三、结题阶段200610

目标:形成完整的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体系并建立有关活动档案。

内容:

整理活动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鉴定,进行总结、反思.

 

八、最终成果形式:

1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名称:《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库》)。

它将成为石楼中心小学校园网的一部分,它动态化地呈现出本课题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教师进行品德教学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供指引和材料。它是品德科社会环境课程课程资源研究的成果,既可以方便教师备课时寻找相关资料。

2.形成一批课例、社会调查表、社会调查图片、录象、反思、家长评价量表等。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一)成立课题小组:

组长:谢萍   副组长:郭银波

成员:黄碧燕、王婉贞、郭水英、林桂芬、谢家新、黎素兰、陈东东

(二)小组成员的主要工作任务:

1.课题组的正组长主要起检查、督促的作用;推动监督课题实施。

2.课题组的副组长及其成员主要负责课题方案总设计,研究活动的策划、组织指导,结题总报告撰写等。

3.课题组的主要成员负责“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课题的实施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建立资源库,推动课题开展。

(三)课题管理主要措施

为保证“小学品德科社会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顺利实施,我学校实行(1行政领导挂帅,全员参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资金,聘请专家、成立了专项课题组。组长由副校长谢萍亲自担任,成员由参与了多次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品德学科教研员、科组长、品德科骨干教师以及网络骨干教师组成。全体教师都将在课题研究方案统一规划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2)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学校将加强对课题开发与利用的领导和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大力支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学校有畅通的校园网络,还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科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并将对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进行专项的奖励。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