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信息技术下的小学品德教学研究课题申报

2011年度信息技术下的小学品德教学研究课题申报

请进入验证个人申报条件:

http://www.guochengzhi.com/sb/gx/200802/175.html

总课题组

以下资料与本课题无直接联系: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程的要求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分析。

一方面,新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凸显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于是我们认识到,《品德》学科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在情境中体验生活,感悟道理,最终回归到具体真实的生活当中去。而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单边、线性、平面的教学行为,这种缺少情境的机械说教与新课程理念相脱节,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学生体验的要求,不能适应《品德》这门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很强的学科的教学要求。

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品德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应用日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品德教学的变革。包括深刻地改变着广大品德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

可见,《品德》学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顺应了课程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品德》学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在其策略、方法及学习者自主建构等方面需进一步探索。

始自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实践经验。

我们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品德》学科教学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而传统的《品德》教学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实际,即时性地调整教学,有利于课堂生成。至于怎样将两者自然融合,使品德教学更加生动有效,这方面没有比较完善的可供老师仿效的具体方式。

3.新课程实验继续推进的现实意义。

我区“十五”课题研究的主题是“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通过研究,我们达成共识:德育应回归少年儿童的生活,关注周边的社会生活,关注他们的个别差异,从他们的生活中捕捉教育内容和教育时机,用即兴创造的思维去经营教育活动,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反映教育的偶然性、即时性、连续性等特点。另外,德育的内容应从零散化走向整合性,产生整体性的感受、体验、认同与接受。一句话来说,品德课程是开放的,其中资源的丰富性只有依赖信息技术得以实现。

但在我区目前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品德》学科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表现在多数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教”,缺乏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学习者建构过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或者将信息技术仅仅作为纯粹的技术而已,因而,教学质量和效益难以提高,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能充分激发。

鉴于此,科学地认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意义所在,以及的教学的策略、方法及学习者自主建构方面的优势互补探索与实践研究在我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所要解决的问题

《品德》教学应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品德课教学的有机结合,应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能动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心理体验过程。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品德》教学,虽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平台,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现场的人际交往,特别是情感交流会受到限制。因此,就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品德》教学和传统教学各自来说,它们又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本课题面向小学《品德》学科教学,重在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中的局限和优势,旨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探索并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策略、方法,真正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教学”,达到两种教育教学方法的合理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品德》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本课题的设计论证

(一)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1.课题界定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

 

小学品德教学方式:指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按照德育原理、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以班级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育途径与指导方法,以及学习的方法,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品德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方式: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突破书本、地域的局限,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为学生构建多层次多样性的德育空间。并为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生动性提供支持。同时促进良好的师生互动,建构主动式、协作式、体验式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品德教学新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以教育信息化为社会背景,以“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品德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小学品德教学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主体,运用多学科综合理论,采取多元综合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品德教学的优势,创造性地探索并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最优化。

2.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品德与生活》课堂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这个知识观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悟上。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的原则之一。它指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这一原则要求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信息技术为品德教学由课堂向社会延伸创设了条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

3)整合性原理。杜威指出:“教育哲学必须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非正规和正规、偶然的和有意识的教育形式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整体建构的,应当包含道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等要素。同时教育只有当各种教育的影响力都朝着有利于它的方向,形成一个整体的强大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各相关因素之间的整合一致,相互促进。其次是课内和课外的整合,要引导学生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交互促进。

4)《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末以后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提法陆续出现, “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随之出现。20017月,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正式把教育信息化写入了正式文件,并把其列为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的战略要点,教育信息化从此被提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获得了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2004210日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近年来,涌现出了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文献。(略)

从以上相关研究可见,大学高校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理论已初具体系,但就小学品德学科中“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生动的教学案例不少,但缺乏在此基础上的梳理、提炼。因而,我们提出这一课题,对小学品德学科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教学方式的研究”,必将使我们的教学形态与学生学习状态发生一次较为深刻的变化。

1.对于教师而言:深化认识,提高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能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网络资源、文本资源、人本资源),根据品德学科特点把它们有机整合,创设教学的理想环境,让学生可以在一个多空间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效果。

2.对于学生而言:既能通过传统教学方式获得清晰的认知以及与同伴老师对话交流的愉悦感,又能在信息空间中,享受到数字化的学习体验和德育体验。主动学习思考,从而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

3.对课程而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品德课程的方法和途径,使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转变,提高教学效率。并通过研究,对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形成具体可供仿效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面向全区小学,重在探讨在品德学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与局限,通过研究,实现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和谐整合,从而构建我区小学品德学科中微型操作模式,提出适合本学科、本区实情的一些具体教学方法,推动品德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师学生的更好发展。

其实本课题的研究在其他学科早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之所以确定这样的研究主题,更多的不是在于理论的充实,更主要的是引起老师们的关注,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2.研究内容:

1)创设情境,让学生从自身体验中悟理。

借助信息技术就能打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声音、图像等呈现一个个形象可感的情境。创设一定的情境,是颇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实际生活,使原有认识和情感得到提高和升华。

2)网络资源,让学生走进广阔的学习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和品德学科的整合,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3)课前开放,让学生充分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在有的课型中,如果没有课前的开放,学生就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会影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融合。学生明白的道理,不是从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中感悟到的,而是听说来的,半信半疑的,在他们的头脑中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教师把教材中需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的内容,课前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去观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这样,学生会有充分的时间去体验生活,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增长了知识,也为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4)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小组合作学习,是被广泛应用于各科课堂教学之中的一种探究学习的方式。是通过让学生编成小组,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袒露自己,关心帮助他人的互助合作精神。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由于已创设好的、宽松的、无威胁的学习氛围,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敢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特别是对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

3.研究思路与方法:

思路:

①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中基于信息技术下教学的优势所在。在实践中通过反思比较总结出信息技术为品德课堂带来的可喜变化,要求研究者以教学笔记的形式加以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

②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基于信息技术下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者应积极参与实践,优化教学设计过程,熟练操作技能。为本区的课型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③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学优势互补的案例研究。案例是研究的主要凭借,因此研究者要善于积累案例,并以自我反思的形式甄别优劣,提取合理有效的因素。

方法:

①调查法:深入了解我区品德学科的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本课题的确立提供现实依据。

②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的过程。我们准备采用如下的行动研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行动方案——分析行动效果——修改实施方案——实现预期目标

③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及时经验总结,依据品德学科中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学的研究现实,分析概括现象,使之上升到一定的教育理论高度。这将有利于研究者提高对该课题研究的理论认识,有助于课题管理者正确把握该课题研究的实践方向,有益于上升该课题研究的科研含量与研究者的科研水平。

④个案研究法:以个别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从而揭示研究对象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研究的开始和进程中,要和相关课题组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做到成果互补,资源共享,以加快研究的进度。在研究手段上,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通过“锡山教研”实现课题组成员间乃至与各方有识之士进行讨论,交流。

4.研究的原则:

1)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采取调查法、观察法,幼儿交谈等方法。了解幼儿现有的科学水平与能力。通过情况分析、个案分析,探索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

2)理性思辩为主的文献法和小组研讨法。以古今中外科学教育理论、文献为指导,广泛吸取新理论和实践效果,结合实际开展研究,进行共同探讨。

3)采用理性思辩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交流和个别深度访谈等调查方式,总结科研经验。及时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实施整理工作,认真总结各阶段成果。

4)采用行动反思法。在运用时,注重“行动→反思→调节→行动”这一循环流程。教师在科学活动中认真观察幼儿的表现,了解幼儿现幼儿的科学水平,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提高幼儿的科学水平与能力。同时,不断调整完善实施方案。

(五)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20071月—20078月)

①设计课题方案,成立课题领导组与研究组,确定研究计划、管理方案、实验措施等,做到以科学、合理的计划与策略来指导今后的实践。

②课题组成员现代信息应用技术能力培训,学习品德学科的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做到以先进、全面的理念与技术来指导今后的实践。

2)实施阶段(20078-20098月)

①进行前期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②组织全区进行实验,开展推进性行动研究与反思调整,做好实验记录。

按照评价方法和标准,设计教与学的方案,开展教学与评价活动,做好案例记录。

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初步总结研究成果,形成一批经验总结文章。

③研究建设一批成功应用的教学个案与资源库。形成调查报告。

3)总结与结题阶段(20099月—12月)

①交流经验,整理案例、评价记录、经验总结等。

②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结题报告。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基于Intemet的教学模式》 何克抗 余胜泉 教育技术通讯

《何克抗.e-Learning 的本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3-6.

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03(9).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月;

嘉格伦.《网络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月。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网络教学优势何在.李瑾瑜.中国教育报,2001.12

徐晓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我区于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一批教学骨干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尝试着以实践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开展课型研究。“十五”期间又开展了小学品德教育生活化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在具体的课程实验过程中,老师们不断经历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律自省的意识等。作为富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研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课题组成员看,都是热爱本学科,并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师。其中,有区级教学能手五位,占总成员的50%以上。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统计到0512月,全区各校共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目前拥有各类计算机6472台,其中小学学生数与计算机之比分别为11.51各校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89只,多媒体教室324只,所有学校建有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并都通过宽带接入了无锡城域教育网。具有信息发布、电子政务和资源服务三大功能的区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已经建成。4所学校多媒体教学装备已进入到每一个教室。

信息化软件及教学资源建设现状:9所小学已在校园网内安装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区教育资源中心已经建成,目前已拥有各类教育信息资源300G,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内容包括优秀课堂实录、备课教学资源、论文课件案例等方面。多数学校也建成了规模不等的教学资源库,包含一些用资源建设费购买的现成资源、学校原有的零碎资源、公众网站下载的资源和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资源等。

全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从2001年起,我们利用锡山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了区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基地,通过开设了多期各类培训班,采用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为各校培训了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的开发和管理人才。同时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大面积开展培训活动,到2004年年底为止,全区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教师100%接受了两轮信息技术培训考核。现在,大多数教师已会上网,并能应用信息资源开展学科教学。

以上现状说明,我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

四、预期研究成果

1.教育信息观念普遍加强,师生信息素养明显提高。

2.研究计划、方案,阶段性总结以及结题报告

3.课题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课题参考资料》

4.课题个案研究:《学科个案集》(录像、文集、网络资源)

5.撰写论文:《课题论文集》

6.课程资源数量明显增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