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我们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在课堂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现象:1、树上有12只鸟,飞走了5只,还剩多少只?答案是17只。2、王奶奶家养了15只鸭子,8只公鸡,32只母鸡,王奶奶家共有多少只鸡?学生的算式时15+8+32等等。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把原先的“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这一课题研究项目,进一步修订为“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一研究课题,我觉得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从小学低、中年级开始实施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很有必要。同时,我们对这项新课题的研究制定一个新的具体的研究方案: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带动本校的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本课题实施的前提,对低、中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能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七、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数学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数学。
在杜威那儿,教育就是儿童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儿童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儿童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
我国教育
2、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的智力潜能;相应的,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3、情境主义的学习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中,有关学习的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范形的转变,即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到情境主义的转变。情境主义主张按照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科学研究探索活动改造学校教育,使学生在真实或逼真的活动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情境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促进有意义学习,而且有助于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的迁移。
八、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
1、确立研究的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确立分项研究的子课题——分阶段实施研究——综合研究
2、理论指导——实际试验——阶段分析——反思改进——总结推广
3、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实践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九、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任务的分工。
2、课题组成员根据本研究方案及各自承担的子课题研究在相关的实验班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分四个阶段展开研究,并做好各阶段研究的分析、总结和反馈工作。
3、研究计划(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准备阶段 |
2006.2-2006.3 |
黄棉棉 |
课题实施方案1份 |
试行阶段 |
2006.4-2006.5 |
黄棉棉 |
对比性研究报告1份 |
全面实验阶段 |
2006.5-2006.6 |
苏延丽、蔡丽满 杨胜利 郭淑端 高毓琪、庄雅晖 |
阶段性分析、测试的有关材料(论文,教学后记、总结、教案、录像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成绩情况分析等)若干。 |
总结阶段 |
2008.2-2008.6 |
黄棉棉、高毓琪 |
课题结题报告1份 |
十、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精心挑选教学骨干成立课题研究组:
2、慎重确立实验班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3、积极地、充分地做好课题研究所需的各项物质准备:环境建设、教学资料、教学设备、设施、器材的添置等。
4、深入而广泛地做好实验班级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对课题研究的认识,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争取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1)做好部门间、教师间、学生间、家长间及其相互间的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组织和协调。(2)及时收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数据并作好对比、分析和总结,建立课题研究档案。(3)将课题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纳入教师工作综合考评中。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让小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研究
- 下一篇:《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课题研…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