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方案:如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题名称:如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题组成员:组长:朱敏(六年级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成员:赵红燕(二年级语文教师、小教一级)    

                  张小花 (一年级语文教师、小教一级)    

                  胡鑫艳(四年级语文教师、小教一级)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阅读教学要加强重感悟、重实践、重扩展、重迁移等综合性学习目标,对阅读的方式和数量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纠正过去专注经典、以本为本的阅读倾向,注重选择开阔学生视野的阅读内容,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形成阅读的大视野,促进学生关注国家、社会、自然,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另外,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过性化行为,要打破过去阅读教学中的诠释化倾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有所体验、感悟和思考,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学生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要打破过去单纯接受式的静态阅读模式,倡导多角度、有创意、批判性阅读,增强学生阅读的多样化效果和延伸性效果。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改革要求为“综合阅读”课程的设置、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二、        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综合阅读要致力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育和主体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独特体验,使综合阅读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品读、自主感悟、自主实践、自主评价的过程。    

2、发展性原则。学生在综合阅读活动中阅读、理解、体验、表达、实践、评价,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综合阅读要为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与精神领域的同步发展服务。    

 3、开放性原则。综合阅读建构起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要努力形成“大语文”、“大课堂”的格局,把学生学习的视野、活动的空间引向广阔的大世界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自由驰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境界。    

 4、综合性原则。要确立综合意识,积极架构起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与生活实际的横向联系,提升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        内涵的界定    

   基于当前社会的需要、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阅读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主动阅读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本身,整合学生阅读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主动学习语文课程。    

  从内容上看,主动阅读是阅读内容多标准化以及实现跨学科综合,达成学科间的横向沟通的学习领域。从方式上看,主动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它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经验,强调在生活中、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学习,它是一个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阅读过程。    

四:课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中高年级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针对学生不爱阅读,没有阅读兴趣,阅读的时效性差等明显的现状。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与教师的讲,学生的听,造成课堂教学没有生气,实效性差。所以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为了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究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法,“如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解决好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养成积极、主动的阅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的能力。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1、针对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应该首先解决的是学生有书读,能读书,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问题。    

2、解决学生不喜欢读书的问题,在课堂上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的习惯。    

3、如何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学生提供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平台。    

六、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对象。    

青铜峡市陈袁滩中心小学万粮滩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全体学生。    

七、研究的主要方法。    

1、问题研究法:首先,对我校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筛选,形成统一的问题集,然后从中寻求解决的办法。    

2、试验观察法:通过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阅读实验,根据实践中,学生阅读活动时的不同表现,分阶段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实验策略。    

3、成果展示法:通过每一阶段进行各种竞赛活动,进行指导、汇报交流,促使学生不断掌握阅读的技巧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文献法:通过查阅资料,学习课改的理论和别人的经验应用于自己的课题实验。并运用强有力的理论根据指导课题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步骤一: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设计研究方案,全体课题组成员    

行相关理论的学习。    

步骤二:深入教学一线调查取证,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步骤三:将研究成果付诸于教学课堂实践,检验研究成果,逐步完善探究方式。    

步骤四:整理研究材料,形成研究成果。(2)    

九、实验的保障机制    

  1、合理确定实验教师。要挑选一批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工作。    

  2、有效地培训实验教师。加强对实验教师科研理论及课改理论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保障实验工作的高效进行。    

  3、实验班级应保持相对稳定,以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    

十、成果形式    

1、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总体报告、阶段性报告、各个子课题的实验报告。    

2、实验教师论文及案例集。    

3、实验教师课堂教学展示。    

4、实验学生成果集:包括活动记录、原始资料、种类作品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