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对小学语文立体式阅读教学的研究
《对小学语文立体式阅读教学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
1、 学生应在怎样的环境中学用语文?
2、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课题研究的内涵
1、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说明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性。现在有一些“另类”的语文名师甚至只用较少的时间授完课文,利用余下的时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读写能力显著增强。
2、 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语文知识运用结合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条标语,一则广告,一次随意的对话都含有语文,我们应该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3、文本与超文本的阅读相结合
开设阅读欣赏课,利用课外阅读教材,运用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边看传统文本、边听文章的朗读,边欣赏动人的音乐、形象的画面,通过反复听、认真读提高朗读能力,提高理解感悟词语、句子、文章内容和结构的能力,引导学生仔细推敲传神字眼,品味优美的语句,感受句中之情,言中之意,从而加深对语言美的体验。
三、 研究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境、语用、语感和语文素养的有关论述。
②大丰市第六小学的“关于构建以学生互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的“一二三四五原则”,即“牢记一条主根,唱响两句口号,用活三种方式,建好四大支柱、阅读教学遵循五同”。
③现代交往论
(二)实践依据
1、 有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做底
我校语文教研组早自1999年秋便开展了“关于构建以学生互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经过长达4年的努力,我校教师在实验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学校有一大批青年语文教师,他们在实验中得以锻炼、成长、成才。这其中,有在互动教学理论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教师赵建松,在实验过程中,他先后撰写《语文新课程与教师创新精神的解放》、《十里长街送总理》、《发挥例子作用,抓好课外活动 》等多篇论文在《江苏电教》、《师道》等杂志上发表;有在教学格局上大胆突破的王小玉、陈慧等教师。这些,都是我校继续开展课题实验的宝贵财富。
2、 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助力
正在全面推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课题提供了研究的平台,语文课程改革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成为课改的领头羊,课改是个大课题,基于大课题的小课题研究理应成为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研究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必将及时得到新理念的血液供给和精心指导。语文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尽早地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借课题研究可能是一条好的途径。所以,语文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我校的做法便是,借助课题研究与实验,让他们在课题中历练、在实验中反思、在反思中转变、在转变中适应、在适应中发展。
四、研究方法
1、“总课题+子课题研究”。总课题为“小学语文立体化阅读教学研究”,下设三个子课题,低年级语文组从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研究”、 中年级语文组从事“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语文知识运用结合研究、高年级语文组从事“文本与超文本的阅读写作相结合研究”。三个子课题研究互不独立,相互融合。
2、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学语文、用语文,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从不优化教育到优化教育所做的有益尝试,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有利于把语文学习融进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3、课堂教学实验。这是本课题实验的主阵地。基于课堂的语文教学,其特点就在于:课堂是高度优化了的语文阅读,师生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语境创设、语用训练、语感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个主阵地不放,做有创造性地研究。
4、交流与合作。课题研究不能做封闭研究,它应是开放的,应在交流中进行,在合作中发展。我们将充分借助“请进来”、“走出去”两条途径,虚心向正在进行类似研究的学校、学者、专家请教,不断提升课题的研究档次,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
5、成果展示。这里所说的成果展示不仅包括最终实验成果展示,更包括阶段性实验成果展示;在表现形式上,不仅包括论文、课例展示,更包括调研报告、研讨会、社会实践活动影像展示等。
五、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语境、语用、语感(语文交际圈的三大内容)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为突破口进行研究。
2、研究内容
本课题从构成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三大要素(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语文知识运用相结合、文本与超文本的阅读写作相结合)入手,对立体化阅读教学的三大内容构建(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语文知识运用相结合、文本与超文本的阅读写作相结合)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研究,以期形成小学语文立体式阅读教学的教学理论以及合乎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总课题名为“对的研究”,下设三个子课题。
1、低年级语文组从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研究”
2、中年级语文组从事“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语文知识运用结合研究
3、高年级语文组从事“文本与超文本的阅读写作相结合研究”
六、研究步骤和安排
第一阶段:2003年11月--2004年1月,为项目研究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拟定研究计划及组成课题组,查找资料,构建理论框架。
第二阶段:2004年2月--2005年10月,为实验阶段,分三个子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
第三阶段:2005年11月--2005年12月,为实验总结阶段。全面总结研究工作,统计研究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评审。
七、研究的组织及管理
由学校校长室负责对课题的管理和领导工作,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对课题的进展情况做直接指导。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王建梅
副组长:赵建松
成 员:袁秀萍、李国华、陈 慧
2.子课题分工
(1)、低年级语文组从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研究”
负责人:王小玉 成员:左文芳、杨军、周仲美等
(2)、中年级语文组从事“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语文知识运用结合研究
负责人:赵翠芳 成员:曹海芹、李国华等
(3)、高年级语文组从事“文本与超文本的阅读写作相结合研究”
负责人:赵建松 成员:殷长国、陈慧等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及子课题研究报告
2、论文或专著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