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反思性学习的指导”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反思性学习的指导课题结题报告

出处南京市教研室
作者南京市六合区马鞍镇城西小学

 

 

    我校关于小学语文反思性学习的指导科研课题于20051110被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列为省中小学研究课题(第六期)立项课题。20061月至200812月,课题组遵从《课题管理办法》,认真实施课题研究,定期报告研究进展,按时完成计划。在市区教科所(室)的指导下,经过实践与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研究工作综述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主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任务。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构建与反思的过程。而反思性学习正是这样一种富有个性与活力的学习方式。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阻碍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之功利性极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本谈不上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及知识本身进行反思,往往只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因此学生不会学习,应付学习的现象也相当严重,上课完全是陪吃听讲不积极思考,作业做完不知道检查,屡次订正仍照错不误,年级的升高只是知识的简单累积,学习能力并没有提高。这种现状,极不适应当前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3)小学生尚处于学习的开始阶段,培养好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发现,年龄较小的儿童虽然会用一定的认知加工策略,但是往往不用,而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反省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这使得在小学阶段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成为必要。

    2、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该课题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

    2)我们将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优良的反思品质和一定的反思能力。

    3)我们将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彻底摈弃以往的不利于学生反思的教学方式,建立起引导学生对自身语文学习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事物的学习特征进行计划、检查、调控的教学方式。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从目前我们检索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反思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的特点和态势:

    目前国内外的已有的与该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反思性教学的研究。在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萌发于80年代,大兴于90年代,目前正在西方国家的教学领域内盛行;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始于九十年代末,代表人物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熊川武教授,目前已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著有《反思性教学》一书,并发表有关反思性教学的论文多篇。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重视,在各学科教学研究的刊物上,此类研究论文较多。

    2、本课题与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题研究与已有的相关课题研究的联系有:

    1)研究领域是一致的,都是限定在学校教育这一领域内;

    2)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涉及到学生、教师及教学方法三大方面。

    本课题研究与已有的相关课题研究的区别有:

    3)研究的具体范畴不同:反思性教学是在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的范畴进行研究,而本课题的研究,则是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方式进行研究与整合;

    研究的主体不同:反思性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而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是小学生;

    研究的维度不同:反思性教学偏重于从教学层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而本课题的研究则是从学校语文教学活动的维度进行研究。

    研究的重点不同: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关注教师的作用,而本课题的研究则是侧重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反思的过程的培养。

 

三、课题的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所谓小学语文反思性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事物如信息、方法等的学习特征进行评价、调控,以获得对认知过程的个人体验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支撑性理论: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指主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它有助于认知主体根据活动要求选择适宜的策略,监控认知活动的进程,反馈分析信息,及时地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反思在知识的建构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反思必须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而它有利于对新旧知识的分析比较和整理归类,有利于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知识网络,使学生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摆脱被动地位,实现自我表现操纵和调控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了学习主体的自主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学会学习,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改进教学。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所乡镇小学,质量是生存的底线,把本课题的研究作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以科研兴校的事实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兴趣和信心。

    2、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反思教育理论。

 

五、课题研究主要方法

    1、文献法:运用该方法研究小学语文反思性学习的理论。

    2、调查法:运用该方法研究小学生语文反思性学习的状况。

    3、个案法:由个案研究中的个性提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用以指导研究。

    4、经验总结法:运用该方法研究小学生语文反思性学习指导的操作策略。

 

六、子课题的建立与组成

    结合新的课程标准,课题组讨论决定将本课题以字词句训练”“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口语教学”“习作教学为突破口,展开研究,特成立以此为对象的子课题组。

    组成:字、词、句训练由镇骨干教师孙红霞、湛忠香承担;课内阅读指导由区先进教师彭美勤承担;课外阅读指导由区先进教师唐云霞承担;口语教学由区学科带头人陈新琴承担;习作教学由市学科带头人陈朝玉及潘晓梅承担。

 

七、课题研究方案的构建与操作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由形成的反思的意识,提升反思的能力,养成反思的品质,构成整个研究的主要流程。具体操作如下:

    1、第一阶段(2006.1—2006.12反思意识的形成

    主要内容:采用调查问卷、子课题调查、对比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反思的意识,体会反思的作用。

    思考:针对学生学习方法缺失,应付学习现象普遍的现状,拟定本阶段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

    1)制定课题调查问卷,并形成调查报告。调查分析小学生学习中的反思能力、反思习惯的现状。此次调查随机选取了我校三至六年级每个年级20名学生。考虑到10岁以下儿童的理解力有限,一、二年级各10名,由专人负责逐题朗读。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答卷97份。

 

小学生语文反思性学习能力现状调查样本分布(表一)

年级

班级

人数

性别构成

一年级

二年级

一(1)班

10

4

6

二(2班)

10

6

4

三年级

三(1)班

20

10

10

四年级

四(2)班

20

7

13

五年级

五(2)班

20

11

9

六年级

六(3)班

20

11

9

 

    调查能力现状分析:小学生学习方式以被动学习为主;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反思性的学习需要成人的辅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探究,但缺乏反思的策略;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希望能够对自己进行反思以使自己更完善。

    2)子课题调查。通过子课题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学生关于反思性学习现状。用师生交谈、问卷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反思的意识,课题组成员撰写子课题调查报告,对学生关于子课题方面的能力有总体的把握。

    3)对比教学中展开研究。主要抓住常态课与反思性课例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反思在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所起到的效果。通过大量的课例,师生都能感知到反思让一从字词的理解,到句子的运用及感情的领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4)形成共识。再次运用问卷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从意识层面落实到文字材料中来。进一步加深反思意识,肯定并明确了下阶段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及必要性,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2007.1—2007.12反思能力的提升

    主要内容:结合常态课堂、典型课例、反思提问单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对比迁移能力,归纳调节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思考:从小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四个能力的培养为研究重点及抓手展开课题研究。

    1)让反思融入常态课堂。在常态课堂中融入反思意识,让学生于潜于默化中感知、理解、运用反思,提高教学效率。着眼于日积月累,着眼于循序渐进,着眼于归纳总结,在学生预习阶段、新授阶段、复习巩固阶段,长久的、有序的、循环的融入反思,提升反思的能力。

    2)反思典型课例。以反思典型课例为冲突的,强化四个能力的培养。一个课例有一个研究重点,一个研究重点有一次切身的反思体会,让学生再次领悟到四个能力对学习起到的切实效果。

    3)运用反思提问单。子课题承担者起草自我提问单,让学生由被动反思为积极主动反思,由无序反思变为有序、理性反思。强化反思效果。

    4)教师学生反思集锦。通过本阶段的研究,师生反思教学后对比,对反思作用,自我反思的能力评价等都有话需写,通过教师写反思论文,学生写反思日记、习作,进一步描述反思的体会,巩固对四个能力的认识及把握。

 

    3、第三阶段(2008.1—2008.12反思品质的养成

    主要内容:通过写反思日记、创新点滴卡、反思综合条、反思递进单等形式,对学生反思的毅力、反思的创新、反思的综合及对反思的反思展开研究,促成反思品质的养成。

    思考:在学生反思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养成反思品质。

    1)反思日记。学生通过坚持写反思日记,对自己反思性学习不断的矫正,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锻炼学生反思的毅力。

    2)创新点滴卡。传统教学中,师生针对语文教学中的问题、难点出现解决问题的固定途径,而这些途径往往恰恰是条条框框,制约了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收集通过反思,生成的新点子、新方法,对学习地进行进一步创新。

    3)反思综合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学科与学科融会贯通之处,教师恰当的抓住时机,整合可以利用的材料,教会学生综合的方法,提升学生反思的综合能力。

    4)反思递进单。教会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行为进行反思,及时对反思的反思,让学生的反思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八、课题研究的效果评价

    “小学语文反思性学习的指导在我校实施近三年来,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通欢迎。根据听课、访谈、检测和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培养了一支科研意识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课题我们已搞了近三年,从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到模式的提出,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探索。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素质教育对教师们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管平时教学工作多忙,每位教师都要求每个月读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

    通过近三年的教学科研实践,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对小学语文反思性学习的理解由教学思想想到教学行为的转变。课题组成员在各类论文评选中,成绩显著:

平静峰:《循环周记与习惯反思能力的培养》,获南京市三等奖

《运用反思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南京市规划课题结题

《用语文教材开发课程资源》,获江苏教育学院蓝天杯三等奖

彭美勤:《课堂预设中的三度》,获南京市三等奖

《创设情境 感悟语言》,获江苏教育学院蓝天杯三等奖

张传清:《话别——写给×××》,获江苏教育学会优秀案例三等奖

孙红霞:《水到渠成》案例,获南京市三等奖

湛忠香:获全国中小学书法绘画比赛指导一等奖

《字词句训练》,获江苏教育学会优秀案例三等奖

许蓉蓉:获全国中小学书法绘画比赛指导二等奖

张家彪:获全国中小学书法绘画比赛指导二等奖

陈新琴:《创设情境、观察体验》,获江苏省教学设计三等奖

《利用校园名人名言建立语文素养》教案,获南京市三等奖

《创设情境、走进生活、淡化意识、促进生成》,获江苏省三等奖

《孩子,你才是课堂的主人》,发表于《南京教育科学研究》

陈朝玉:《将成语和文本教学整合起来》,获江苏教育学院蓝天杯二等奖

《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活动设计,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论谈》

《一样的月亮不一样的诗情》(随笔),发表于《南京教育科学研究》

《初读也精彩》,获江苏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初读也精彩》,获南京市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

    特别是许多教师在参与了课题研究后,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不但是自己怎样教,而且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应怎样学?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去精心设计过程,既把学生为主体作为自己实地教学的基本点,又使自己的主导作用成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保证。

 

    2、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这一模式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自主性,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良好的反思习惯。因此,学生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学生成绩:

获奖:

级别

姓名

文章

等第

区教育局

季鸣谦

电脑作文比赛

区教育局

陈筱语

电脑作文比赛

区教育局

爱国主义教育局现场作文

区教育局

陈筱雨

奥运征文

区教育局

倪海潮

奥运征文

市教育局

芮慧敏

法制征文

教育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黄宗青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唐明雪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张企贤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宋新宇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常紫菱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李欣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鲁子陵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林子琪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柏永超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苏国庆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苏国茹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厉从顺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钱根治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教育部

严小影

绘画书法比赛(书法)

 

发表:

姓名

刊物

文章

金陵晚报

《难忘家乡的校园》

 

都市文化报

《难忘家乡的校园》

季鸣谦

都市文化报

《桂花》

陈思源

都市文化报

《难忘那个早晨》

陈智娇

都市文化报

《我的老师》

张紫燕

都市文化报

《习武》

季鸣谦

晨报

《新年心愿》

 

九、思考和讨论

    “小学反思性学习的指导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更是学生学习方式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设备的配备、教学环境的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终极目的,都不应以升学率来维系,而应该放在创新能力上。因此,只要培养了学生的一种经常性的反思意识,即使效果一下不能凸现出来,也应给予相应的肯定。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反思性学习的指导中的问题总是不断地呈现,一个问题往往只能获得大致的化解,新的问题又会突现。问题的不间断性决定教师的教学不得不持续性地处于反思中,在反思中探索。

    “小学反思性学习的指导中的反思提高环节正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发展的过程。

 

十、结束语

    “小学反思性学习的指导的一般模式则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对于学生来说,要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对教师来说,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是必要的。而且,教师还必须考虑由于学生个体认知结构的发展具有差异性、隐蔽性,教师要因材施教,正确处理统一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可见,小学反思性学习的指导既是培养学生的过程,又是培训师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熊川武著《论教育实践合理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4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