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化研究
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化研究
课题类别:
课题主持人: 韩忠宝
所在单位: 淮安市建淮乡中小学总校
申报时间: 2006年4月
完成时间: 2008年7月
申报填写说明
1、市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填此表。
2、“课题类别”分为“重点”、“立项”、“青年专项”三类。“课题类别”(“青年专项”除外)、“编号”申报人不填写,课题评审后由市教育科学规划管理部门填写。
3、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市及市级以上“十五”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市及市级以上“十五”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过市及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D未参与过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申报人只须在该栏中填上“A、B、C、D”即可。
4、“青年专项”要求主持人年龄在35周岁以下。
5、主持人限一人。
6、此表一式三份,用黑笔填写或打印。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 姓 名 |
韩忠宝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75年2月 | ||
行政职务 |
小学 教研员 |
专业技术 职 务 |
小 高 |
研究专长 |
小学语文教学 | ||||
最后学历、学位 |
大专 |
“十五”课题完成情况 |
C | ||||||
工作单位 |
淮安市建淮乡中小学总校 |
|
hzbcz@163.com | ||||||
联系电话 |
13813326058 |
邮政编码 |
223211 | ||||||
课题主持人教育科研情况 | |||||||||
何时何地主持或参与过何种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及相关成果 |
曾以主要成员参与市级十五课题《关于农村小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并于2004年顺利结题。 | ||||||||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论著 |
论文或论著名称 |
发表(出版)的报刊(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 |||||||
|
| ||||||||
|
| ||||||||
|
| ||||||||
|
| ||||||||
课 题 组 核 心 成 员 不 含 主 持 人, 限 填 8 人 |
姓 名 |
职务和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王国飞 |
总校办公室 主任 小高 |
建淮中小学 总校 |
教育管理 |
资料收集 成果分析 | |
马 军 |
校 长 小中高 |
建淮张兴小学 |
教育学 心理学 |
资料收集 成果分析 | |
刘金戈 |
副校长 小 高 |
建淮中心小学 |
创新思维 |
资料收集 成果分析 | |
施学兵 |
教导主任 小 高 |
建淮中心小学 |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
资料收集 成果分析 | |
赵长青 |
副校长 小 高 |
建淮张兴小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资料收集 成果分析 | |
刘 超 |
教导副主任 小 一 |
建淮中心小学 |
高年级 语文课 堂教学 |
教学实验 | |
陈继梅 |
教 师 小 高 |
建淮中心小学 |
中年级 语文课 堂教学 |
教学实验 | |
赵丽娟 |
教 师 小 一 |
建淮中心小学 |
低年级 语文课 堂教学 |
教学实验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1)“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具体来说,有效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即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结果;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因此,评价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有效化”:是指对影响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的诸因素进行理性分析,找出影响有效教学的“致命因子”,再通过实践研究使这些因子逐步得到优化,探索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有效”。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化”:是指上述内容和要求在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集中呈现和完美体验。 |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与价值 |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的直接产物,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教学效能核定,否定教学是教师一种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美国教授加里?鲍里奇基于25年的课堂教学研究著成《有效教学方法》,采用谈心式的方法描述一些有效的教学实例,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有关课堂教学有效化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己有一定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高慎英和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中对有效教学的理性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孙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对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进行了阐述。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有效数学的实践经验,如“自学辅导教学”、“八字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等。
|
1、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其主要表现有:(1)教师主宰。(2)主客体错位。(3)忽视差异。(4)知能脱节。(5)重负低效。(6)物式灌注。(7)追求形式。(8)发展畸形。总之,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依托,也失去了课堂教学核心的生长性质,使课堂生活变得暗淡无光,缺乏生机和活力。 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本课题正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现状的考察与反思提出来的。 通过本课题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能总结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基本特征,找到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化的因素并研究出与之相对应的策略,从而真正提高我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推动我乡的语文课程改革工作持续、深入地发展。促进一批教师专业成长,大面积提高全乡小学生语文素质。 |
3、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主要目标: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研究内容: 1、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的调查研究 2、分析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教师行为的有效性 学生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3、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的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备课阶段) 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课堂评价) 研究重点: 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构建有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
4、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过程与方法 | |
思路: 通过对我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分析确定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再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探索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方法。 过程: 1、前期研究阶段(2006.1-2006.6) 大面积调查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文献探讨,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2、组建课题组阶段(2006.6-2006.9) 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实验基地,建立“核心型”、“松散型”课题组织;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培训会,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 3、具体研究阶段(2006.10-2008.6) (1)进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主要任务:A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部分课完成课堂教学录像。B完成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实验报告。 (2)问题研讨阶段。 主要任务: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4、总结研究成果阶段(2008.7) 方法: 本课题采用综合方法进行研究,即根据不同阶段要求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研究效果。 1、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从多角度收集情报资料,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找准突破口。 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完善有效教学方案和实施策略;采用个案法,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总结验证课题假设。 3、总结阶段,采用抽样调查法,评价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综合采用“质”和“量”的办法,形成研究报告。 | |
5、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 |
主要观点: 1、教学有效化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要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2、教学有效化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而且,教学效益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教学有效化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同时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是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教学有效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5、教学有效化也是一套策略。据课堂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及教学评价策略等。 总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教学评价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丰富完善和发展现有的有效教学理论,构建有效教学模式,努力打造学校有效教学特色。 | |
6、主要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 |
阶段性成果 |
1、前期研究阶段(2006.1-2006.6) 调查报告1份,研究方案1份 2、组建课题组阶段(2006.6-2006.9) 提高课题组成员素质 3、具体研究阶段(2006.10-2008.6) 实验报告多份,优秀论文集1本,典型教学案例1本,制作课堂教学片断录像 4.总结研究成果阶段(2008.7) 推广研究成果 |
最终成果 |
预期研究成果 力争形成丰富的成果群,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优秀论文集、典型教学案例集、制作课堂教学片段录像。培养一支个性突出的专业化语文教师队伍。 |
7、研究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科学家科背景、工作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经费、资料、时间保障等。) | |
1、专家们对科研工作的有力指导,前人研究成果可资借鉴。 2、课题主持人的岗位性质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主持人是乡小学教研员,没有教学任务,一心抓全乡教研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3、课题组主要成员从事课题研究工作多年,有一定的研究经验。课题组有两名同志主持过市级课题研究,并且顺利结题,其他成员或者是学校主抓教学的中层干部,或者是乡骨干教师,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4、课题放在全乡研究,可以集全乡人力、物力来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
三、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
本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能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对我乡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敬请立项。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县(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教科室)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3、专家组评审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4、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题参考资料:论语选编
- 下一篇: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改革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