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一、我校课题实验概述

 

2007年我校申报了湖北省“小学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由于我校班额多,语文教师有60人,我们成立了学校龙头课题“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然后又成立了年级课题研究小组。各年级课题组根据组内研讨的实际,自己又制定了分课题。三年来的课题实验,我们省、市、区教研室“小学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的指导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改精神,认真总结过去作文教学中的得与失,积极深入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我校教师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学校教师开始深入研究小学生作文的心理,开发学生自主作文的潜能,寻找学生乐于作文的最佳途径,有效开发与利用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国家级刊物《新作文  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发表论文3篇,在参加全国小学教育教学优秀学术论文评比中,有关作文教学方面获奖的论文有24篇,发表作文教学设计1篇,我校教师写的《关注小学生作文心理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文获得省2009年度科研成果一等奖,并结集发行。三年来,学生的习作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600多人次。学校也因此获得了诸多殊荣,07年在参加由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会、中国教育编辑部组织的第九届小作家杯全国小学生新作文大赛中,成绩显著,表现突出,被授予“全国作文名校”称号;08年在迎奥运全国小学生金牌作文大赛中成绩突出,表现卓越,被授予“全国小学生作文教育示范学校”;09年在第二届“三峡杯”小学生习作大赛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胜单位;在第九届、第十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连续两年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

 

二、我们的实验

 

(一)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 让孩子的习作像嗑瓜子一样轻松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习作教学过重于知识体系的建构,过重于习作章法的指导,过重于思想性的评价。致使学生作文套用模式,模仿成风,学生说假话、说套话、说空话;致使老师怕教,学生怕写,习作教学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习作教学出现了“教师选范文,学生套作文,课后背作文,考试默作文”的怪现象。学生习作的依赖思想严重,懒于作文,一旦布置作文,就产生心情压抑、消极被动、烦恼厌倦等不良心理障碍。针对学生作文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我们留心做了相关的研究,特别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的研究。我校吕绍兴老师的撰写的关于小学生习作心理研究的论文《作文教学的瓜子理论》《莫让学生成为“跳蚤”》,发表在《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

 

作文教学中的“瓜子理论”,是我校教师深入浅出地运用“瓜子理论”的原理来阐明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瓜子理论的原理是这样: 1、无论人们喜欢与否,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 2、一旦吃上第一颗,就会吃第二颗、第三颗``````停不下来;3、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吃下去,直到吃光为止; 4、如果在一盘非常好吃的瓜子里面放上一把坏了的瓜子做实验,吃到第一颗坏瓜子,吐出后还会继续吃下去,接着吃到第二颗、第三颗坏瓜子后,吃瓜子者便会放弃吃这个盘子里的瓜子。分析一下,原因有这些:1、嗑瓜子这种行为很简单;因为简单,人们容易开始这种行为;因为简单,人们容易掌握技巧,成为熟手,并且不断改进嗑瓜子的方法,这个过程增强了自信,在潜意识中,人们期望享受这个过程。2、每嗑开一颗瓜子,人们马上就会享受到一粒瓜子仁,这一点至关重要。对嗑瓜子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即时回报。就是这种即时回报,微妙地发挥着作用——激励人们不停地嗑下去。 3、一盘瓜子一颗一颗嗑起来,过一会儿就嗑出一堆瓜子壳——能够看到嗑瓜子的成就。 4、如果吃到一颗坏瓜子,吃瓜子者吐出后也许还会继续吃,但是吃到第二颗、第三颗坏瓜子后就会放弃这盘瓜子,——丧失了热情,丧失了兴趣,丧失了欲望。

 

由“瓜子原理”,我们联想到作文教学。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致使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写不好作文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我们的老师有办法让学生像吃瓜子一样愉快地完成习作,那么,他一定是个作文教学的成功者。经过实践、探索、反思,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做到:

    取消门槛,轻松入门。我们要把习作看作是像嗑瓜子一样简单的事情,是说话,是表达,没有谁不会的。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起始阶段,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写话、习作不要提出什么要求,只要孩子动笔写就行。就像是让孩子们拿起第一颗瓜子一样简单,随后的工作我们也不必过多埋头在作业本里,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当天极快的将作文看完,给予孩子一个极好的评价,就是要即时回报,让孩子们有一种享受瓜子仁的感觉。我校的马老师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年级新生刚上学才一个月之后就开始写话,第一次写话是抓住这样的契机开始的。马老师外出学习一个星期回来,对孩子们说:“我好想你们,你们想老师吗?想跟老师说说心里话吗?”孩子们都说想。于是,马老师让孩子们把心里话用拼音写在拼音本上,结果,刚上一年级的孩子第一次写话就人均写了 100多字。之后,马老师在每个孩子的本子上贴了一个“大拇指”。(一种自制的鼓励孩子的粘贴纸)马老师还在教室朗读了第一次孩子们写的话,表扬了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品尝到了浓浓的“瓜子香味 ”。随后,马老师让孩子自由写话 ,第二次、第三次……就像是一盘永远吃不完的瓜子,孩子们能乐此不疲地吃下去。马老师没提要求,没有指导,有的只是表扬与肯定,没有间断的是给孩子的本上、墙上的专栏里贴上“红旗、红花、大拇指 ”之类。

    分解任务,相机指导。实际上我们很多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很高,并不是给孩子一盘满口香的瓜子,而是给了孩子一个有丰富营养但壳儿坚硬的核桃,并不是让孩子像去磕瓜子那样简单,而是让孩子拿着核桃,虽美其名曰“营养丰富”,但让孩子无从下手,也无能力自己弄开。我校一个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能够反映出现行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案例】一天一位三年级的家长找我,说孩子不会写作文,叫我帮助辅导辅导。我乐意地答应了,毕竟自己已经是有二十多年的语文教龄老师,辅导孩子写作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中午休息时间,孩子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问:“老师要你写什么作文?”孩子拿出一个揉皱了的本子,翻到中间的一页,上面写着:

                我是绿色小卫士

一、做绿色小卫士的原因(略写)

二、准备工作:1、分担分配任务(略写)

2、拟订的活动计划(略写)

 三、活动过程:1、你是怎样劳动的?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2、同学们的神态、语言、动作

3、按顺序介绍劳动过程 (详写)

 

四、总结 (略写)

    这显然是老师写给学生的写作提纲,可见老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习作前的指导,而且指导得非常仔细。可是,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三年级的刚刚学习写作文的童稚可拘的孩子,他拿着这样提纲能不犯愁吗?我忽然感到我们的老师不仅没有将习作像吃瓜子一样简单起来,而分明是给了孩子一个啃不动的甚至于让孩子锤也锤不动的核桃。这个“核桃”可以说营养极为丰富了——“详写、略写”,“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甚至于小学五六年级才接触到的习作提纲,我们的老师就已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进行了“补充营养”,就补在了三年级的孩子身上。这就难怪孩子们面对作文叫苦叫难。我拿着老师给予的提纲问孩子,我说:“题目《我是绿色小卫士》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孩子回答得很干脆。我说:“你题目意思都不懂,那怎么写作呢?”孩子说:“按老师说的写。”我说:“孩子,作文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的。”孩子说:“不行,老师说要按要求写的。”孩子说话的语气非常坚决。看来我遇到了难题,只好按孩子的意思来辅导孩子的作文了。我就只好顺着老师出的提纲问孩子:“你们做绿色小卫士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师说是学校操场上非常脏,我们才要做绿色小卫士。”随后的问话,孩子的回答句句不离老师说。可见我们的孩子写作文到底在做什么?这样的习作指导让我无法进行下去,我只好顺着老师的提纲帮着孩子应付一下。

    这个典型案例其实并不是仅有的一个特例,有时我们在一些中低年级的教室的黑板上也见到过这样的东西。从上面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许多老师从起步作文开始,就如此指导孩子写作文,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到开头、结尾、详写、略写等一股脑都倒给学生,老师正正经经地讲,学生正正经经地听,可是学生到底能吸收到什么?除了迷惑、迷茫,恐怕就是一个“怕”字。作为老师,我们不要自己以为是好的东西,喂给学生绝对不错,恰恰相反,诸如人参、燕窝之类的滋补品,对小孩来说是不能用的,孩子要的就是粗糙一点的五谷杂粮。我们要学会分解任务。作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工程,可是许多教师犯下了急功近利的毛病,从学生起步写作文,就开始教学生这样那样的写作方法,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如案例中的学生一样适得其反。

 

教师该如何做?我想我们应该将习作教学中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容易做的小任务——“小练笔”来完成。我们将这些小练笔做得实在一点,让孩子就像磕瓜子一样简单。这里我讲到的习作“小练笔”,就是要我们老师深钻教材,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领会课程标准对不同年段习作的要求,有意识的将习作教学中的训练任务分解,达到训练的目的,而不是将习作教学中的一些术语简单机械地传递给孩子。同时,教师要做的是及时鼓励,永远鼓励。学生的习作不必等到全批全改后再给学生点评 ,点评时间最好在当天或在一两天内进行,千万不要等到自己精批细改经过一周两周之后再去给学生点评。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实效,而不是为了检查做得多么好。说实话,我们中间有许多老师的工作就处于一种应付检查状态,因为某些领导喜欢看老师作文的精批细改,他们就去精批细改,而丝毫不去考虑教学的实效性,更不去研究教学的有效性。于是,就出现了许多简单机械的习作教学,照搬照套,机械模仿,以应付检查了事。学生是否真正学会写作文,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学生真正学会习作,是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充满写作的激情,让学生享受作文带来的快乐——就向让学生嗑瓜子一样永远简单、充实、快乐。这应该是我们小学习作教学最朴素的目标,也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合理评价,激励成长。学生开始习作时,对作文应该是无所谓害怕和讨厌的,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心理意向,就是争强好胜。害怕和厌恶的情绪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不恰当的批改与讲评。就犹如嗑瓜子一样,嗑到了一颗坏瓜子,嗑瓜子者吐出后也许还会继续吃,但是吃到第二颗、第三颗坏瓜子后就会放弃这盘瓜子,——丧失了热情,丧失了兴趣,丧失了欲望。我们曾经对一些学生进行过习作心理诊断调查。一个学生说起这样的一段经历:五年级时,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他们曾经多次写过的作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他很快就写完了,而且写了满满四页纸,起码有八百字,老师却给了他零分。讲评作文时,老师还重点讲评他的作文,分析他的作文得零分的原因。孩子告诉我,那次作文他写的是去蕲春李时珍纪念馆的参观活动,他从自己出发前高兴的心情写起,再写一路上同学的快乐,到了李时珍纪念馆,他写的是纪念馆内举行的鳄鱼展。由于他没有写关于李时珍的任何事情,老师说他的作文是废话连篇,又臭又长,没有突出中心,写的内容都是毫无意义的,因而老师说他的作文是零分作文。孩子说,从那以后,他就怕写作文了。每次写作文,再也写不长了,最多也只能写三百来字,而且每次都害怕老师评价。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反思:学生的作文到底该怎样评价?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比喻,老师的不恰当的评价仿佛是那一颗颗坏了的瓜子,正让孩子一次次地丧失了热情,丧失了兴趣,丧失了欲望。

 

关注小学生的习作心理,才能更好地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我们的习作教学要排除学生习作的心理障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与热情,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永远给孩子们的是“一盘香喷喷的瓜子”。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 让作文教学走进孩子的世界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作文教学生活化是我们高年级组课题研究的重点,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将班主任工作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文,获得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课题组的这项研究,打破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封闭,重课堂指导,轻课外活动,为分数,为应试,为升学,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习作教师评,致使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在“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中,我努力建立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将班主任工作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小学的语文老师几乎都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都得留心,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学生思想的启迪者,是擦亮孩子的眼睛,是孩子的引路人。我们课题组提出要充分利用班主任工作这一有利条件,利用班主任工作必须处理的一些事件,引导孩子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抒真情,表实意,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是我校教师撰写的真实案例:

 

【案例】拨动心弦,让习作与情感相随

 

下午第二节课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要开会,我就找了一些语文知识积累的资料让刘琳给同学们抄。刘琳是个组长,个子高,平常表现非常积极,我就想让她上台锻炼锻炼。我安排好之后,就下楼开会去了。开完会回来,我就悄悄地来到教室门口,想看看学生的表现,没想到教室里特别静,我暗暗高兴,看来最近班里的变化确实大。我满心欢喜地推门走进教室,发现抄写的不是刘琳,而是班长陈娟。

 

没等我问情况,女生马上就向我汇报。原来我走了之后,班里还有过一场暴风骤雨——我安排的抄写员刘琳被气哭了,而且现在还在哭泣。详细了解情况之后,我明白了原因:由于刘琳写字又慢又不好看,男同学就说了很多讥讽嘲笑的话。

 

面对这一情况,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行为呢?看着现在正在积极抄写的孩子们,看着黑板上正在抄写的班长陈娟以及黑板上形成了鲜明对比的两个人的字,我琢磨着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确,刘琳的字歪歪斜斜,笔力不足,既看不好看,还看不清楚,确实不能令人满意,但她毕竟是第一次上台,毕竟是我让她上台锻炼的,受到同学这样的待遇,心中的难受是可想而知的。陈娟的字既工整,又大方,速度也快,因为我经常让她上台抄写。我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等陈娟抄完,我对同学们说:“今天的事,我首先宣布不批评那一位同学,但是大家必须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如实说清楚,特别的刚才说了刘琳的同学,必须说说当时说那些话时的真实想法。”

 

等着挨批评的男同学个个抬起了头。最先说的还是调皮鬼汪洋,“我是最先说的,我说刘琳写的字像滑滑梯。”他这一说,同学们又笑了。刘琳写的字左高右低,还真像滑滑梯呢。我示意大家安静,让汪洋接着说当时心中的想法。“我没什么想法,我只是想开个玩笑,没想到同学们都跟着说了起来。”“她写字太慢了,一个字没写好擦,擦了又写。我等着没事做,就说了一些坏话。”李震东说完,低下了头。就这样,同学们都纷纷说开了。一个跟刘琳玩的非常好的女同学说:“本来刘琳第一次哭了之后,我们劝她上去,她就上去了。可还是没一会儿又被男同学气下来了。”大家尽情地说完之后,我就指着黑板上的字问:“陈娟的字写得怎么样?”“又快又好。”“这说明了什么呢?”“能力强。”“刘琳的字呢?”“又慢又不好看。”“这说明了什么呢?”“没有能力。”“大家欢迎陈娟不欢迎刘琳,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大家都抢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大体上都是说,在生活中,有能力的人受欢迎,没有能力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今天的现实,可以说对孩子们的教育是深刻的。

 

如果就此结束,这对刘琳同学来说是不公平的,似乎那些男同学的行为都是对的,也不利于今后对学生的行为教育,毕竟男生行为的错误是不言而喻的。我话锋一转,又说:“刘琳同学是老师第一次让她上台为同学们服务的。不用问,她是非常认真的,只是她心有余而力不足,平常又没有锻炼,今天老师给了她一次机会,你们就这样对待她,你们觉得对吗?”

 

通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了能力是靠锻炼出来的,我们应该学好知识,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不做没有能力的人;同时要给别人机会,关心他人,在同学最困难的时候是给予帮助,而不是给予打击;要尊重他人,更不要随意伤害他人。到此,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做到尽善尽美了,既安慰了刘琳同学,又批评了那些惹事的男同学,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可以说是拨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弦,调动了每一个孩子的情感,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时,我又话锋一转,说:“今天的事,大家既清楚明白,又有很多感触,能不能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写下来,让自己永远受到教育呢?”“能!”

 

没有再多说什么,作文是带回家去做的,因为已经超过了放学的时间。第二天,我检查学生的作文,真是太令人兴奋的了,每个学生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生动,那么具体,那么有条理,中心是那么明确,比起平常一堂作文指导课指导后写的作文不知要好多少倍。而且,学生拟的题目各不相同,有《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风波》《同学之间》《我明白了》《悔》等。

 

“言为心声,情动辞发”。这是写作的应然之态。这样的案例我们还收集了很多,只要班主任合理地运用班务工作中的一些事件,引导孩子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再进一步引导孩子写一写,将班主任工作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之后,使习作与情感相随,使思想教育在写作中又一次升华,使两项工作相得益彰,一定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

 

丰富语文实践活动   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

 

    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如果长期困在课堂写作,他们就会产生“如在鸟笼中”的感觉,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我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活动,如游戏项目、调查了解、科学小实验、手工制作、节目表演、辩论会、诗会、新闻发布会、掰手腕比赛、踢毽子比赛,策划并开展了“我为72行打广告”“安全列车常相伴”“纠错卫士在行动”“谁说没有规则“等五花八门的新奇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给学生创设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学生们情绪激昂,视野开阔,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在写作时就会如运动场上整装待发的运动员,只待一声令发,就冲过去。这时的写作,学生抱着赶快将自己快乐讲给别人听,与别人一同分享快乐的心态来写的,当然是有着无限的快乐。

 

当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学生有了生活,并不等于他们就能够在每次作文训练中,获取到恰切、典型的材料,他们还会感到“没啥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叶圣陶先生的“思”和“感”,就是指对客观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因此,在生活作文教学中,我通过优化教学训练过程,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强化感受。这也就是我们在之前提到的将班主任工作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显得重要。

 

三:我们的思考

 

几年来的课题实验,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研究的平台。反思我们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还是一些粗浅的认识,没有形成体系、特色,还需要更深入、更长远的研究下去,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丰富、更精彩。 

 

             

 

                                  黄石市中山小学课题组

 

                                   (执笔:吕绍兴)

 

                                      20103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