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究

县别  射阳    编号     

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课 题 名 称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孙红梅 李云红          

课题所在单位      射 阳 县 小 学          

填 表 日 期        20114           

 

 

盐城市教育学会秘书处制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究

课题分类

小学语文     注:由课题研究内容确定

电子信箱

Sy9li@163.com

邮编

224300

姓名

李云红

性别

出生年月

73.2

政治面貌

群众

职务

教师

职称

小高

最高学历

本科

学科专业

小学教育

办公电话

82386911

手机

15862060538

QQ

364556339

姓名

孙红梅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11

政治面貌

党员

职务

办事员

职称

小高

最高学历

本科

学科专业

教育管理

办公电话

82352671

手机

15366569778

QQ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专长

     

朱爱东

1975.5

小高

本科

小语

射阳县小学

 

1972.9

小高

本科

小语

射阳县小学

陈志海

1981.10

小一

本科

小语

射阳县小学

刘春

1966.9

小高

大专

小语

射阳县小学

范朱慧

1977.12

小高

本科

小语

射阳县小学

刘蠡寒

1978.11

小高

本科

小语

射阳县小学

肖红蕾

1970.11

小高

本科

小语

射阳县小学

 

1974.02

小高

本科

小语

射阳县小学

预期主要成果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自筹1万元

预期完成时间

200312

申报途径(县学会或专委会名称)

县教育学会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一、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时代需要

21世纪是向知识经济迈进的时代,传统的教育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和为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电教理论表明,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是教学手段的改革,而且将促进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的变革。如果我们开展教学结构的研究,运用系统方法,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从整体上优化语文课教学过程,就能够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条有创意的新路。因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已成为时代对教育教学的必然需要。

2、语文学科课程的需要

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现在的学生该怎么教?如何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成了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急。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我们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便能够彻底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更为开放,更富有创造活力。它能使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全面开放的过程,一个全体参与的过程,一个平等合作的过程,一个自觉自主的过程.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我校是射阳县教育教学的窗口示范学校。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校购置了100余台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从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教师有专门的电子备课室,学校各科、处、室实现了办学局域网。在信息化教育的感召下,全校教师明显感觉到:拘谨、乏味的课堂教学,无法吸引学生和有效推动信息知识的传输;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个性的发展;知识的单向流动,养成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抹杀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教师的权威式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弱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本课题研究立足利用学校有效的信息化设施,在语文教学中有机的使用信息化辅助我们的教学,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使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快速成长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一、本课题所达目标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扬民主教学,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人关心现代教育技术,个个参与课堂教学改革,齐抓共管。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课堂教学,以其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多样性,教学信息传递的高容量、高效率和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交互性和个别化,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活泼,其智力、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显示出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力争使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

1、分析当前我校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  

2、调查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情况。

3、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否使学生的智力、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4、研究语文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5、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6、研究学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的可能性。

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一、课题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1.4—2011.6

1.向盐城市教育学会递交《课题立项申报表》,申请立项。

2.组建课题组,向课题组成员介绍本课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

3.调查课题组实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验班学生计算机使用情况。分析我校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找准课题实验的切入点。

4.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目标,结合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开题论证,修改拟定实施方案,并以报告形式上报。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1.9—2012.6

这一阶段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召开本阶段课题工作会议,确定工作重点。

2.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学策略理论,开展研讨会: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离不开理论这一先导,我们将在现代化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研究,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3.聘请学校董娟、黄海洋老师讲授和指导课件制作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实验教师能使用Powerpointflash制作课件。同时开展实验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和展示活动。

4.实验教师开设研讨课,探索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听课,评课的实际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使科研工作有效的指导和服务于日常教学活动。

5.实验教师撰写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体会等,使信息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组收集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做好初步实施阶段研究小结。

第三阶段:改进提升阶段(2012.9—2013.6

1.确定本阶段工作重点。

2.推荐一位教师作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经验介绍。结合上一阶段的研究小结,寻找在研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优化教学策略的方针,开设研讨课,公开课,继续进行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

3.调查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学习情况。

4.实验教师以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反思、论文、研究报告、课例光盘、课件等形式,表述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打印成册课题组整理做好改进提升阶段研究小结。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3.8—2013.12

1.整理研究结果,总结课题得失经验。

2.撰写研究报告与论文。

3.考虑本课题研究结束后如何在教学中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一)为使研究顺利进行,该课题设立领导组织,指导组织及工作组织等三种层面的组织形式,以保障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高效益。课题研究工作是在我校教科室和学校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

贾学林(主管教学校长):聘请为课题领导和指导工作。

鲁艳(教科室主任):聘请为承担此课题理论指导工作。

李云红(六年级教研组长):主要负责人,全面策划,制定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措施以及组织学习,收集资料,召开课题会议,撰写实验报告等。

秦华、刘蠡寒、陈志海、韦丽、刘春、范朱慧、肖红蕾、朱爱东等主要的实验实施者,根据方案的要求,参加学习,参与实验,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等。

(二)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和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制度。

(三)经费来源及管理。学校对本课题给与大力支持,经费计划充足,以确保课题顺利进行。

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1. 本课题负责人李云红自工作以来,一直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积累,多篇论文获奖。曾经承担了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在这项课题中,已积累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相关经验。我们对教育事业热爱以及乐于奉献是能够完成本课题的重要基础。

2. 课题组成员都是活跃在课堂一线的老师,在组织教学、处理教材、与同学交往中都有一定的经验,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和文化素养较高,大部分教师已经达到大学的学历,其中秦华老师是市级骨干教师,韦丽等五位教师是县级骨干教师,她们有一定的教改和教研水平,课题组成员都参与过一些课改实验。我们将把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以课题研究促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射小是射阳县名校,历来坚持科研兴校之路,学习科研氛围浓厚,学校领导积极支持课题并保证课题组成员有时间做调查,做问卷等研究活动。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实施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学校的教育设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找资料。

我们相信,在领导大力支持下,在本校浓厚的教研氛围中,以我们的教研能力和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条件,一定能出色的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

三、课题所在单位的意见

                                                  

                                                   

四、课题所在学会(或专委会)意见

                                               

  

                                                

五、专家评审意见

                                                

六、盐城市教育学会审批意见

                                                 

                                                

备注

作者:李云红 录入:luyansx 来源:原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