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标准的推行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学研究。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可以提高学识、智慧,能够培养“探究的态度、反思的态度、理论自觉的态度”,有助于准确把握教育的脉搏,不断提升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拥有自我发展意识,着力提高自身教学研究能力,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专业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在不断学习中提升专业素养,为教学研究打好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应始终以一个积极的学习者的姿态面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把学习当成自己基本的生活方式之一,增加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向书本学,向专家学,还要向问题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只有首先做好“学习者”,才能真正做好“教育者”。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做到“专”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专业学习,不断夯实语文教学基本功,形成系统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掌握语文教学领域的学术动态,以便及时更新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专业学习,为进行教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涉猎,吸收各学科精华,力求“博” 
  新课标提出了“整合”的概念,强调课程之间的沟通,注重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体现出现代小学教育课程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语文的学科性质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具有多层复合性,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广博的知识素养。教师要通过学习,广泛涉猎,吸收各学科精华,形成以专业学科知识为核心,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纵横交织的知识结构。只有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开阔的眼界,才能做到高屋建瓴,灵活驾驭语文课堂。 
  二、在教学实践中自我评价和改进,培养教学研究能力 
  日常教学生活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基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为使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敏于发现问题,在不断的自我反思、研究、调控和改进中解决问题,培养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 
  (一)问题意识启思考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疏于发现和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显性或隐性的问题,不能把“问题”变成“课题”。我们应着眼于日常教学,敏锐地发现问题,捕捉“一闪念”,寻找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存疑、思考,这样才会不断地去反思、回顾,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与课标要求的差距,激励自己学习、提高,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以问题推动教学。 
  (二)教学反思促自省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根植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学情感、智慧、学生现状及对教材的理解,联系教育理论,对自身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进行不间断的批判性思考,以期达到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实现教学效率最优化的过程。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突破习以为常的教学惯性,不断审视、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充满智慧与创新。 
  我们要摒弃时下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的“应付”心理,沉下心来回归课堂,关注语文课堂中的细节,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进行理性思考。课前反思,怎样依据有关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学生学习规律等)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课中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生成的新问题该如何处理等;课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教学的启迪等。在不断的反思中,教师努力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使“问题―反思―研究―形成策略”这一过程逐步成为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教学研究状态,引领教学走向更大的成功。 
  (三)执教公开课激成长 
  公开课具有阐述新理念、提供教学范式、推出名师、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教师在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往往能依托教师团队智慧的连续干预,经历理念引导、实践跟进、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与教学反思的过程。通过对一堂课的不断打磨,在一次次的自我评定中实现从模仿到突破的过程,从而获得深刻的专业成长体验,进而辐射到日常教学,促进自身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发展。“所有名师都是在课堂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可以说,执教公开课是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乃至“名师”的必由之路。 
  三、在集体研修中同研互助,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积极参加集体研修活动、进行互动交流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捷径。 
  (一)在集体备课中集思广益共研究 
  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能,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集体备课以学科组为单位,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备课形式多样,可以先由教师分别备课,再集中时间说课、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也可以备课组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集思广益,设计课堂教学,再由实验教师自主上课,课后集体反思改良,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 
  (二)在听评课活动中互助交流促提升 
  学科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课堂观摩。通过听课、评课,教师之间相互观察、切磋和对话,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在听课活动中,听课教师并不是“局外人”,也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听课前要做到“有备而进”,了解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情;听课过程中要做到“有心而听”,要认真观察、记录,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全面衡量教学效果。听课时要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关注师生的课堂活动、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直观有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来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数量与质量如何?教师的讲解与点拨策略是否适宜?听课后要做到“有得而评”,对课堂中呈现的问题冷静思考、整理分析,形成心得,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评课是对执教者课堂教学的指导评价,也是对执教者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评价,同时,又是对评课者自身综合素质的检验。评课时,听课教师可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教学思路设计与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诸方面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对教学现象进行剖析、探讨、改进。但评课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突出的关键性的研究点进行研讨,从而为教研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使上课同伴感到受启发、有帮助,使听课教师有收获、有发现,两者皆有“得”,促使大家用更高的标准来鞭策自己、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形成一种反思与研究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三)在专题研讨中群体研究同成长 
  在校本教研中,学校将教师个体、教师集体、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通过专家引领,群体、伙伴合作等方式,聚焦、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专题研讨的形式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分析教学得失,最大限度地交流信息与经验,开展深入有效的专题教研活动。这种同伴间、专家与教师间合作互助式的教学研讨是教师自我发展和群体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研讨活动中,教师都要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并通过专家的点拨指导,养成不断反思重建的良好习惯,既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也能评点他人,同伴互助、合作共生,在互动、互补、合作中共同成长。 
  四、在成果创建中厚积薄发,发展教学研究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效果即成果。教师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和掌握语文教学规律,将日常教学中的所疑、所思、所获、所研、所创,撰写成教学论文,更要依托教研团队的力量进行课题研究,实现教学研究的新突破。 
  (一)静心写论文,促进教学研究科学化 
  论文的撰写能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升华为科研理论,加快教师知识、能力的实践内化过程,让教师教研能力再度提升。在选题时,我们要从当前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起指导作用的问题中确定选题。选题的写作角度要新、立意要新,可针对教学中因困惑生成的问题、小学语文课改过程中新旧观念碰撞产生的问题、新教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焦点问题等,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写出自己新的经验、观点,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教学成果,再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 
  (二)潜心做课题,实现教学研究系统化 
  语文教学研究的课题是指语文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有明确的研究范围、目的、任务。课题研究与撰写科研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计划性和实践性,课题研究更需要严谨的科研方法和技能,更需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长达几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形成“教师共同体”,教学与科研相融,教师围绕课题在群体性教学研究中不断实践与反思,交流与探究,掌握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措施,使教育科研与学习培训、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沟通起来。教师在分享教师群体经验和智慧的同时,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不断科学化、系统化,进而促使自己从普通教师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研究型教师完美转化。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寻教育规律,研教学之道,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逐步脱离“教书匠”的“匠气”,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学、做、研”三位一体的新型语文教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