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会诊中国高校四大 “ 通 病 ”

校长论坛会诊中国高校四大 “ 通 病 ”     

记者  李玲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记者就当前我国高校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大突出问题采访了多位中外知名高校的校长和教育部领导,他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为中国高校的未来发展会诊把脉。

盲目追求办学规模

    病症一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这是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重大举措。然而,许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急于扩充专业、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片面追求办学规模等问题,令人忧虑。

    是不是所有高校都要办成综合性大学?耶鲁大学校长莱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许多大学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现在很多有竞争力的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但是,也有一些专业性学校,如麻省理工学院、伦敦经济学院,它们规模并不大,也并非综合性大学,一样可以办出很高水平。中国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必须为市场提供所需的优秀人才,因此考虑专业设置时也要结合社会需要,掌握好“度”。

    并不是扩大办学规模就能提高办学效益。莱温告诉记者,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同时也会对质量形成挑战。规模必须与教师队伍及硬件设施设备状况相匹配,规模扩大了,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告诉记者,在美国,每个州有1所旗舰大学就可以,其他更多的大学不是很有名气,但都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目标定位。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这次论坛上强调,从国家利益看,中国必须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但对大多数大学而言,需要根据自身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发展战略规划,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尽人意

    病症二我国高校储备着大量的人才、设备等资源,拥有相当雄厚的科研实力。然而由于与市场没有真正实现接轨,学术、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效果差,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现实生产力。

    本次论坛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说:“我国高校的科研开发仍处在单兵单打的状态,经费增加快,效益提高慢,应针对重大项目,调动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进行集体攻关。”

    “大学是科技转让的主体”,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特·赖纳·库茨勒认为,大学不但在科学知识的传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如何解决问题、完成科技的产业化方面也有贡献。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指出,大学要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在服务社会中发展自己。与会者的一致观点是,大学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达到“瘦身”效果,同时获得科研成果转化的更多机会和更多的经费支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法、美等国的许多科研院所都放在大学里,利用大学的人才、学科交叉优势,获得一些原创性科研成果。相比之下,国内大学与科研院所结合的规模、层次等还不够。

    记者在国内高校采访,经常听见高校一些负责人骄傲地说:“我们要做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数量要超过本科生。”研究生扩招后,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就意味着学校迈入研究型大学的大门了吗?

    今年年初,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就曾用“一个茶壶三十个杯”来形容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认为连年大幅度扩招,已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负担过重、研究生质量下滑等一系列副作用。不久前,有关部门又提出,5年内研究生数量从80万人增加到180万,净增加100万人。许多国内高校设置的前进目标,都是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比例定在11

    而在本次论坛上,不少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透露的数字却显示了另一种观点。剑桥大学15万名学生当中,研究生只有3000人。莫斯科大学31万多名在校生中,只有7000多人是研究生。牛津大学研究生数量也才占学生总数的1/4强。

“大学城”热令人忧

    病症三:令人忧虑的是,时下一些高校为了追求“一流”的目标,仅仅把目光盯在了大学的扩招、扩建以及所谓“大学城”的建设上。在一些地方,“大学城”的建设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有50多个,争先恐后做“大”文章,圈占了大量良田。

    针对这种现象,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校发展既不能盲目膨胀,也不能千篇一律,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特色,才能共同营造出良性发展的高等教育‘生态圈’。以创办一流大学为己任的名校,更不应该为这种‘圈地热’推波助澜。”

    有人说,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就是“大学城”,所以我们建一两个也不为过。但实际上,那里的大学城是自然形成的,有高层建筑,更多的是陈旧的低层房屋,这并不妨碍它们作为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的声誉。

    这次与会的外国代表中就有伦敦经济学院的院长,那是一所不到7000人的小学校,但它拥有5名诺贝尔奖得主,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

产业化冲击高校的公益性

    病症四一段时期以来,“教育产业化”成为国内众多高校竞相追求的目标和方向,然而相伴而生的是,挣钱成为校方追逐的风气,招生乱收费现象十分突出。

    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教育产业来说,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很不同意,她说:“教育不是市场,钱不是惟一和最重要的。剑桥大学愿意给更多的人提供学习和教育的机会。”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发表了同样的观点。她强调,教育是公益事业,我国的大学无论是公立还是民办,都应该是非盈利性机构。

    那么大学靠什么生存、发展呢?“现代大学必须在资金筹集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参加论坛的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地为学校募集到6亿港币。他说:“现在香港大学的经费60%来自公共机构,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多元化的融资使年收入的50%自给。我们希望在财政上取得更大的自主权。大学筹款不是去讨钱。我们要与社会合作,告诉大家我们所做的就是将来社会所需要的。”

    美国得州奥斯汀大学校长福克纳同样肯定地说,大学校长必须有能力筹钱。福克纳给出的经验是,创造一个氛围,让投资者感到投钱给大学是最聪明和明智的决定,对社会的影响一定会超过其他社会投资。凭借这一招,福克纳将7年筹集10亿美元的计划变成了现在的17亿元,共有13万人参与了这些捐赠。

    英国剑桥大学的经费粗略算来,1/3来自政府直接拨款,1/3来自与企业的研究合同,10%15%来自校办产业,其余来自慈善捐款。◇

    (编辑:汤延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