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教学校长课题: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定位与功能定向——基于陕西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反思

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定位与功能定向——基于陕西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反思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李延平

陕西师范大学李延平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定位与功能定向——基于陕西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反思”(课题批准号:BJA120083)。课题组主要成员为:陈鹏、常亚慧、赵晓林、祁占勇、任艳红、石学云、周坤、李平、毕生元。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系统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定向,厘定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从而构建为“三农”服务、满足现代农业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框架。二是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从办学定位、教育对象、专业和课程设置、“双师型”涉农师资、实训设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投入、管理体制等方面,对陕西县域内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总结部分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典型模式。三是剖析农村职业教育“离农”价值取向产生的主要原因。四是基于理论指导和政策分析的视角,为“向农”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和功能定向的确立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对策,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本质回归,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以更好地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文献资料,按照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提炼,探索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二是调查研究法。选取陕西省关中、陕南和陕北三个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地级市,分别是渭南市、榆林市和安康市,并包括各市所属县域的职业教育机构,采用问卷、访谈、观察、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各市教育局、人社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及其所属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全面深入实际调查。三是个案研究法。为了研究更加深入,课题组着重加强对某一区域的深度关注,概括总结出该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此次调查通过对渭南市三所办学各具特色的农村职业学校进行个案分析,以极具真实的案例来透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并积极推广三所农村职业学校凸显地域特色的“向农”的发展模式,以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照。

二、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1.探讨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使命,更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的必然路径选择。其一,社会正义理论。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类从古至今一直不懈的追求和渴望,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自古以来,关于社会正义理论有着丰富的解释和内涵。社会公平正义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马克思和罗尔斯。马克思的社会公平正义理论强调,人的尊严以及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是否能在一个社会中得到体现,属于该社会公平合理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标志。罗尔斯指出一般的正义观是使“所有社会价值——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平等地分配,除非任何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对每一个都是有利的。罗尔斯提出两个正义原则,一是平等的自由原则,强调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在社会制度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存在特权。二是有关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限制条件,这包括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在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基本自由时,应该保证每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努力去公平地争取同等的机会。对于差别原则而言,罗尔斯强调社会要更多地关注出生家庭贫困、天赋较低的人们,主张社会资源的分配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通过正义弥补其先天环境所带来的不足。基于社会正义理论,保障农村人口享有平等基本自由和权利是追求社会正义的目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尽管农村仍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但不能因此而牺牲广大农村人口的利益而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三农”问题中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美好生活是农民的普遍诉求。农民应该是农村职业教育至高无上的主体,农村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农民和为了农民的教育,以农民为本位的农村职业教育正是关怀弱势群体,实现社会正义的方式之一。其二,职业教育的“人人性”和“生利性”本质属性。“人人性”属性决定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对所有人群都开放的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年龄阶段的所有人,它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背景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找到自己的位置。职业教育“生利性”的本质属性强调农村职业教育应该给每一位农村人带来实际的利益以及利益上的保障,为渴望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提供农业生产知识、先进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以及管理知识在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促使其能够依托现代化设备进行科学、高效地农业生产。其三,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舒尔茨反对忽视传统农业,提出通过将农业经济问题与人力资本理论相结合,对人力资本(农民)和农业新生产要素(新技术)进行投资,以改造发展中国家农业落后的局面。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一种长远性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巨大受益性投资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会随着农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巨大的社会回报。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工作,为农村培养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人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确保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途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农民通过接受适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能够有力地将我国巨大的农村人口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以促进农民经济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其四,福斯特农村职业教育理论。福斯特提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农民而非学生,主要内容是向农民推广农业生产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必须关注农民的求知积极性,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非正规的、不脱离农业生产的、灵活多样的。在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通过转移劳动力为城镇输送技术人才,服务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转向为“三农”服务,培养扎根农村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向农民推广农业生产知识和新技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展规模化的农业经营,实现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总结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创新模式和存在问题

(1)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创新模式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县域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创建工作,优化县域内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在国家新的职业教育政策的指导下,进行了不同的改革和积极尝试,努力探索出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模式,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典型。一是坚持三教统筹,探索出“上挂横联下辐射”模式,开展多种类型、非学历教育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二是创新实践“普职融通、分类推进”的办学模式,积极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发展以学历教育为核心的农村职业教育;三是关注农村“两后生”、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命运与发展,开展彰显正义的学历教育和公益性职业培训的农村民办职业教育。

典型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创新与实践

为统筹全县的农民培训任务,渭南市合阳县职教中心于2015年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通过多种形式整合教育资源,面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待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培训中心以服务“三农”为目的,以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为核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合阳模式”。一是健全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构建县、乡、村的“三级”一体化的农民培训体系。二是开发多种类型的农民培训项目,满足了不同农民群体的需求。三是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农民培训模式;四是建立农民培训基地。

典型二:“职普融通、分类推进”的办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渭南市澄城县职业教育中心集中精力、迎难而上,在困境中破解职教发展难题,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和理性分析,适时革新办学理念,不断拓宽办学思路,积极创新实践“职普融通、分类推进”办学模式,成为陕西省农村职业教育搭建普职融通立交桥的典型。主要概括为提出具有职教特色的“一次招生、两次分流、三种选择”的办学方式;总结并提出了旨在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专业模式;摸索出适合中职学生的“低起点、小坡度、多台阶、严要求”的教学模式;推行 “专业+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澄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按照“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全面发展是根本”的教育原则,并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本校的创新发展,全面践行“职普融通、分类推进”的办学模式。一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扩展经费来源渠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三是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典型三:凸显社会正义的农村民办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具有公益产品的属性,而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命运与发展,能够更好地彰显它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渭南幼儿师范学校积极地承担起了职业教育关照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职能,其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为价值取向,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提供功能多元的公益性农民技能培训项目,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促进教育公平,着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一是确立了服务于农村的准确办学目标定位,二是开设满足农村弱势群体个性化需要的专业和培训项目,三是积极探索以农为本位的办学运行发展模式。渭南幼儿师范学校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受到社会、家长和市场的广泛认可,树立了幼儿教育和妇女技能培训的品牌。同时,学校的社会服务意识也彰显了学校领导者在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过程中,以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为己任,敢于创新、不断突破自我、挑战困难的魄力和信心。

(2)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承担起了培养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新型职业农民的重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目标错位。无论是继续升学还是在城市工作,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农村学生逃离农村的寄托和希望,基于这样的受教育目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凸显出浓厚的“离农”的价值取向。

二是农村职业教育对象范围窄。从生源对象上而言,农村职业学校基本以适龄学生的学历教育为主,农民较少地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从生源地理区域而言,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来自县级以下的地区。

三是专业和课程设置偏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专业设置作为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应当根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切实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根据实际调查,目前陕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脱离农村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农村职业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普遍以实用主义为价值理念工具,无视自身传统办学条件,片面追求与时代接轨,扭曲办学定位。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基于此,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也偏离“乡土气息”,涉农专业逐渐减少且办学水平较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逐渐减弱。

四是涉农专业的“双师型”师资匮乏。在实际调查中,大部分职业院校都面临着严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一方面是涉农“双师型”教师短缺。另一方面是涉农专业教师知识陈旧,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五是农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不足。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验设备非常有限,从数量上看,实训设备欠缺,与专业数量不相匹配。从质量上看,实训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实践技能教学的需要。

六是农民职业培训质量低。尽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在人社局、教育局、扶贫办、劳动部等部门调研,以及和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农民群体交流,发现实际培训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农民对培训认可度低,受训人员难以组织;培训内容不全面,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不系统;培训渠道不畅,影响了农民培训的质量。

七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经费问题主要存在三个方面: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与普通教育相比较低;职业教育经费结构比例不合理;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到位。

八是农村职业管理教育体制不合理。当前,我国多层级、多部门共同管理的体制在到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加大了管理资源重叠和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权利相互制约,降低了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效,严重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3.深入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离农”价值取向的缘由

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偏离农村发展取向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又有内部方面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传统惯性。“学校本位”办学模式一直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传统,在封闭、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一正规的、主流的办学模式一直被奉为是实现人口阶层流动与身份转换的重要途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城市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农村人的生活期待互为支持,因而,农村地区“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有了更加稳固的发展动力与存在基础。

二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阻隔。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在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和牵引下,我国社会逐渐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人口两大利益群体,并且楚河汉界,营垒分明。这种状况极大地使得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泾渭分明的趋势,形成了显著的差别和鸿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则处于不利的弱势地位。

三是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认识不足。在有些偏远落后的地区,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忽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二是农民对于目前国家提倡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这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是地方政府作为不力。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一项工作若要获得充分地重视,那么这项工作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必须成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即就是农村职业教育要获得长远的有效发展,则政府等相关利益者必须加强行政执行力度,提高办事水平和效率。然而,在政策决策中,政府部门往往缺乏工作责任感,采取回避、拖延的工作态度,较少地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因此农村职业教育通常处于边缘位置。

(二)主要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基于理论指导和政策分析的视角,以改革精神统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工作,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本质回归,以更好地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一是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只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同时受到政府、行业、个人等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影响。作为利益相关者,都应该站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积极地参与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中。

二是坚持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的宗旨。在社会转型变革的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定向应该摆脱“城市中心”的办学目标,从地区而言,应将服务目标定位于县城、小城镇和农村社区;从服务行业看,应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所涉及的管理、运输、经营、服务等第二三产业;从教育方式而言,要以学历教育和社会短期培训相结合。

三是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对象。依据福斯特农村职业教育理论,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成年农民,把他们培养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基于此,面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养对象范围窄的现实问题,农村职业机构应该在原来的招生基础上,不断扩大对象,把农村的青壮年、中年人、残疾人等不同群体也吸收进来,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也是实现我国就地城镇化发展、促进精准脱贫的根本保证。

四是增加为农服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对于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而言,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应该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设置与本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对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课程设置而言,一是精准分类,根据受训群体特点和脱贫就业需求的差异,开发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又能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多种类型的课程资源。二是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完善培训课程内容。

五是构建一支专业化、本土化、信息化的涉农“双师型”师资队伍。发挥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机构的智力支持,与地方政府建立帮扶结对协作机制,选派培养与西部艰苦地区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聘请高等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备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专家,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教师参与到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并纳入本校工作考核;建立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岗位培训制度,构建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培训体系;建立涉农专业培训师资库,加强涉农专业培训教师队伍的人才储备。

六是构建一体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职业农民成为扎根农村、长期从事农业产业且把农民当成终身职业的人。其一,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二,培训方式上采取周期性的系统培训;其三,针对不同群体的农民文化程度、从业取向、年龄阶段、发展意向等进行有针对性分类分层培训;其四,打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其五,构建“村—乡(镇)—县” 一体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七是完善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其一,进一步加大国家公共财政投入,注重资金投入的公平性;其二,农村职业学校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其三,扩展多渠道经费筹措方式。

八是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转变单一的政府办学制度,鼓励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市场化运作;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创新农村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